美国人为什么不“离婚买房”?

2016年09月15日 走遍美国


侨报网(ID:chinapress)  授权发布
一则楼市调控的传言,使得民众对假离婚趋之若鹜,这不能不让人感概资本的力量。对此,有分析认为,人性是最禁不起考验的,所以最好不去尝试试探人性。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面前,一纸婚书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与其说“离婚买房”是道德的沦丧,不如说是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政策性失灵。
假离婚“魔幻闹剧”如何才能收场?经济学家开出的药方是,要改变房价上涨过快过猛,改变房子的供求关系。像上海等地不是要去库存,而是要增加库存,增加土地的供应量。一旦大批量的土地供应上来,房价毫无疑问就降下来了。
曾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童话,在房价面前不堪一击(图片来源:中新网)
道德沦丧 or 政策失控
有美国婚姻学者曾说过,婚姻在“一次性社会”(Throwaway Society)中是反文化的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婚姻是功利性社会里为数不多的美好存在。无论是为下一代买房还是为了投资理财,中国人对房屋的执着居世界之首,而近年房价的非理性增长也为国人提供了买到就是赚到的理论依据。

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面前,一纸婚书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与其说“离婚买房”是道德的沦丧或是政策的失控,不如说是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政策性失灵现象。

上海离婚高潮与近期上海的房价猛涨有直接关系。房价猛涨,预示着上海未来的房价还存在升值空间,因为房价的捆绑,婚姻也变的不冷静了。畸形制度下,房价的涨跌是不冷静的,如果婚姻都在制度下变得儿戏的话,这个制度就是作了恶。

在全国政协委员、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看来,用政策去抑制房价上涨过快,本身是值得肯定的行为。但是用户籍制度、婚姻状况去绑定房地产购买行为,是懒政,是制度扭曲人性。人的行为是在一定制度下产生,制度决定人的行为,一旦把买房跟婚姻制度捆绑在一起的时候,虽然通过改变婚姻契约变更的方式来获取利益是符合人性的,从经济利益上来说也是合理的,但在伦理上不应该被鼓励。

“制度好不好,关键看他是否符合人性,符合人性的制度,在执行中,会有更好的道德溢出效应。”刘志彪举例说,在英国历史上,曾经把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亚,最初在出发之时,按照一条船装多少人来收取费用,造成犯人在航海途中大量死亡。一旦制度改为到了澳大利亚,再按照活着人数收钱,船主就会想尽办法保证犯人的生命,犯人死亡人数就大大下降,这就是优秀制度的榜样。
美国人为何不“离婚买房”
当然,对购房感到吃力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许多美国人也将拥有一套房屋作为自己的“美国梦”。不过,美国并没有出现“离婚买房”现象。美国人的婚姻甚少受到房屋绑架,不仅没有“离婚买房”,甚至连结婚需买房也不普遍。

在美国,名下房产较多者需要缴纳更多税款,可是很少有人会通过离婚来避税,更不会出现类似上海等地的大规模假离婚事件。因为无论是假结婚还是假离婚,一旦被相关部门查出,即涉及信用问题,而个人信用等级高低,对银行贷款甚至找工作等都将产生深刻影响,造假者轻则罚款,重则承担刑事责任。

据美国法律和政治学者张军介绍,美国人结婚在物质层面要求不高,如果没有现成的房屋居住,租房也可以。美国没有楼市限购政策,但是自住房和商用房所需缴纳税款有所不同,前者纳税额较低。“如果仅仅为了避税或省钱,在美国人不敢轻易用婚姻来造假,得不偿失。”张军说。

美国湾区房屋投资顾问田霞也表示,中国部分年轻人来美国后,逐渐入乡随俗,不再对房屋有刚性需求。中国留学生毕业以后,在异国他乡遇到人生的伴侣。如果双方结婚后选择留在美国发展,一般选择在距离单位上班较近的地方租房居住,就算买房也是中国国内的父母想要为留学生们安家置业。受大环境影响,年轻人本身对于结婚必须有房的要求并不强烈。

田霞表示,从中国刚来美国的新移民们是购房主力军。近年来,华人聚集区洛杉矶周边等城市房价有所上涨,特别是移民较为扎堆的核桃市等地区更出现了中国人心中的“学区房”。有房屋中介顾问表示,中国人涌入抬高了房价,中国“土豪”走到哪房屋就买到哪,甚至在某些区域,过高的房价租金挤走了原本在当地居住多年的美国白人,出现了小区近半数住户都是中国人的现象。

离婚潮发兴,并非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在中国,政策的出台,仅代表凡是政策里规定的事情都不可以做,而凡是政策没有写到的事情都可以做。更何况,法难责众,在离婚这件极具个人隐私的事件里面,难以核实一对夫妻离婚的真正原因。所以,借鉴美国的法律制度,考虑中国的现实文化因素,根据国情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才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最大保障。
人性禁不起考验
“假离婚是很危险的!”葛珊南律师是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30多年来,她一直打离婚官司、遗产官司、分家官司,介入了一个家庭中最痛的事。她这样告诫结试图假离婚夫妇:如果老年人没有生活保障,或者收入比较低的妇女离婚并有小孩,如另一方再婚,是没有办法来保障她们的生活。

当下而言,在投资渠道枯竭的情况下,买一套房子,既可出租赚租金,未来房价上涨还可卖掉赚取可观的差价。

但实现这个“发财计划”的前提条件是夫妻离婚,是在利用法律漏洞情况下的道德考题。这无疑会产生风险,比如在进入离婚状态后,其中一方很有可能背信弃义,不愿与原配复婚,甚至将对方的财产席卷一空。

“签订了离婚协议以后,一方不肯跟对方复婚,另一方想要推翻离婚协议,用之前夫妻双方是假离婚的理由,法律是不认可的。”葛珊南指出,法律上没有假离婚一说,一旦拿到离婚证,夫妻双方就解除了婚姻契约关系。假如离婚夫妇的财产没有得到合理的分割,其风险性就开始增大,如果对方不愿意跟你复婚,那就永远不公平下去了,假的就变成了真的。

人性是最禁不起考验的,所以最好不去尝试试探人性。葛珊南说,“大家要慎重对待自己的婚姻。如果夫妻双方的感情确实破裂了,一定要考虑到妇女儿童的利益,尤其让未成年的子女将来的学习生活要有保障,我建议真正要离婚的夫妻,一定要请律师代写离婚协议书,以免将来发生矛盾和纠纷。”

值得指出的是,有30多年离婚案经验的葛珊南律师表示,假离婚风波,可能是房产中介公司为了销售业绩和营业额,放出的一枚烟雾弹,9月1日之后,上海市政府别没有出台针对一个家庭的限购政策。现在看来,所谓的离婚后不受限,能够多买房的说法未必正确。
“魔幻闹剧”咋收场?
对于上海假离婚的社会闹剧,中国社会学家周孝正表示批判,因为假离婚夫妻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破裂,离婚伤害了婚姻,这是不择手段。就像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所说,“人们无法用邪恶手段达到美好目的,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木,邪恶的种子发不出善意的芽儿,也结不出好的果”。

周孝正称,就社会学而言,假离婚是典型的政策性恶性互动,是一种两败俱伤的社会关系,为了达到社会的良性互动双赢,催生假离婚的政策要赶快调整或者废除,主政者也要提高执政能力。“政府制定规则的人缺乏人文精神,找一帮折腾民众的人制定政策。假设没有政策的空子,谁会假离婚,一个巴掌拍不响。”

周孝正说,这样的案例并不是上海独家仅有,此前在中国实施计划生育的年代,也出现夫妻双方为了生二胎而假离婚。“这次的假离婚是小事,背后大事是中国的土地政策,凭什么房子这么贵?凭什么土地这么贵?腐败和开发商难以逃脱责任,收上来的一亩地给农民很少的钱,一转手就涨十倍,房价这么高,人们的投资手段单一,法律和政策是有漏洞的。”

针对制度性的假离婚,中国经济学家刘志彪开出了药方,根本面是要改变房价上涨过快过猛,改变房子的供求关系。像上海等地不是要去库存,而是要增加库存,增加土地的供应量。一旦大批量的土地供应上来,房价毫无疑问就降下来了。当然也要抑制对房价的过度炒作,从经济方面来讲,改变用离婚换取房子购买优惠的“魔幻闹剧”,不是用政策来限购和限价,而是限制贷款。

“因为许多房价的炒作,是通过银行信贷杠杆来实施,没有银行的贷款杠杆,是很难操作起来的。”刘志彪指出,从调控经济成本来讲,限贷的方式是最有效果的,只要把贷款和杠杆限制住了,楼市炒作就很难了。少用跟婚姻捆绑、跟户籍挂钩等调控政策,尽量多用一些经济的、符合人性的手段。“根本还是要增加土地供应,防止房价炒作,这样会更节省调整成本,更加符合人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