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名英国中学生每周8小时感受中文博大精深,但澳洲政府却为让澳洲人学中文操碎了心

2016年09月12日 澳洲新鲜事




近,中国人民再一次站起来了!


老牌资本主义帝国英国,正式对外宣布——


投资1000万英镑的中文项目启动。目的只有一个:在英国推广汉语的学习。


一时间舆论沸腾。




5000多名公立中学的学生将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并且将在接下来四年密集性学习汉语。


学校一周至少会给他们安排8小时的汉语学习时间,只为更好地感受中文的博大精深。


这个项目会先在英国15个中学开始试点,随后慢慢推广开来。


按照项目的目标,这5000多个中学生应该会在2020年熟练掌握汉语——


届时可与中国的华莱士谈笑风生。



然而,能在以一口伦敦腔傲娇世界的大英帝国内部推广中文教学,绝非一件易事。


所以如此艰巨的任务,自然交给了那个连英国脱欧公投都敢搞的男人——卡梅伦身上。


2013年,卡梅伦访问中国时用乒乓球播撒下了在英国普及中文教育的种子:


英国的学生应该要抛弃法语,开始学习中文。




后来,英国政坛的颜值担当财相George Osborne更是在公开场合直言:


希望英国的孩子们能在学校学习中文。


一言既出,无数大妈迷妹立即开始着手准备子女的中文补习班。



这还没完,就连一向以不正经搞怪而闻名的前伦敦市市长Boris johnson,


在面对是否要学习中文的问题上竟然一如反常地严肃:


英国应该要把中文当作一门标准课程放进英国学生的课程表中。




可是说,这一次高达1000万英镑的中文学习计划,是这三名有远见的政治家们不断努力的成果。


与这三名英国政客有着同样远见的,还有前澳洲总理艾伯特。


一次议论问询中,在谈到澳洲外语教育项目时,此前一直态度温和的艾伯特突然提高了音量,表情郑重,说出了他总理任期内最霸气的一句话:


“如果澳洲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请好好正视现在“亚洲世纪”的事实。”




艾伯特总理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如此激动,是因为在坐拥百万华人的澳洲大陆上,推广中文的进程却异常艰难。


与英国情况相似,艾伯特并不是第一个为澳洲人学中文伤透脑经的人。


新州州长贝尔德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贝尔德出访中国,到达的第一站就是北京教育局。


在那里,贝尔德迫不及待地向北京市长王安顺提出了自己一直以来构思的教师交流项目——


15名新州老师将在不久后赴中国受训,而两名中国老师则要来新州交流一年。




而贝尔德的随后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方表示:


澳洲如果不立即与中国建立亲密关系,将慢慢失去国际竞争力。语言是建立联系最有效的方式。


但15名教师未免有点太少,另一位新州议员Chris Minns则是想通过立法让澳洲的小孩学中文。


去年5年,Chris Minns向参议会提案,建议强制新州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学习中文。




可以说,在推广中文学习的努力程度上,澳洲政府与英国政府完全不相上下。


但……努力并不意味着回报,


英国那边5000名中学生已经单脚跨入了神秘中文的殿堂,


而反观澳洲,就像前文提到的一样,多个外语教育项目全部失败——


如今在澳洲那些将参加“高考”(HSC,12年级)的学生中,只有10%的人正在学习一门外语。其中学习中文的学生甚至不足千人。




而这些项目失败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另一些专业人士的反对。


众所周知,英国1000万英镑的投资绝对不是小数目,在澳洲推行也只多不少。


一旦涉及到钱的问题,就一定会有诸多类似于


  • 将纳税人的钱投入到中文的学习上真的值吗?


  • 那些需要说中文的工作回报有那么高吗?


  • 有这钱不如让他们学习英语,而不是我们去学习他们的语言!




其实他们的担忧和疑虑有错吗?


并没有,即使是英国和澳洲的政客如此卖力地宣传中文学习,


但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一个人学习外语的主要动力仍源于经济效用——


不是与他们现在的工作有关,就是与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有关。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此时学习中文所带来的经济效用并没有体现出来。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如今英语的普及程度要远远高于中文,


大部分澳洲人的想法是:


“如果我使用英语就可以和世界沟通,为什么我还要学习另一门外语呢?”


诚然,这些都是汉语推广在澳洲举步维艰的原因,但客观的原因永远挡不住中国这搜经济巨轮滚滚的洪流。


无论是Facebook的CEO马克扎尔伯格去年在清华大学的全中文演讲,




还是如今英国花巨款推动中文项目,其实都是在释放一个信号——


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正在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与日俱增着。


然而,我们在欢欣的同时也需要思考,


在语言的世界里,排除了经济的因素后,神秘的中文殿堂是否依然还能光芒万丈?


就像瑞典语学习者在拿起第一本瑞典语教科书时,可能喜欢风景如画的斯德哥尔摩街头;而学习昆雅语(Quenya,精灵语)的人或许痴迷于英国作家J.R.R.托尔金;对意大利语着迷的人可能是喜欢刺客信条的设定等等……


只有文化,才能让外语的学习真正脱去那一层铜臭的外衣。


然而,无数事实都证明了,在文化软实力上,当代的中国依然任重而道远。




图片均转自网络

原创文字,欢迎转发朋友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澳洲新鲜事」,ID:ausliving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