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如此著名,但你真的了解它吗?

2017年05月22日 澳大利亚政府教育资讯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但你可知它背后的坎坷历史、今日的辉煌和面向未来的超前理念?


历时坎坷,终成经典


1959年3月的悉尼,雨声淅沥,一群聚集在伞下的人们正瞩目观望着歌剧院的动工仪式。在场的还有建筑师乔恩·乌特松,他早已于一周前抵达悉尼,此时一块青铜牌被放置在两个大厅轴线相交的位置。新南威尔士州首席总理约瑟夫·卡希尔将匾牌拧到位。今天如果去悉尼歌剧院参观,仍然可以看到那块历史性的匾牌。


然而遗憾的是在建造剧院过程中,由于改组后的澳大利亚新政府与乌特松失和,建筑师愤而于1966年离开澳大利亚,从此再未踏上这片土地,连自己的经典之作都无法亲眼目睹。之后的工作由澳大利亚建筑师群合力完成,1973年,历时14年耗资1亿多澳元的悉尼歌剧院终于建成。



如今悉尼歌剧院已经是澳大利亚首选旅游景点,每年接待820万游客,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艺术表演中心。当下的繁华和建造之初的耗费艰难对比,令人不胜唏嘘又对澳大利亚的先驱心生感激与敬佩。



盛大开幕,历史时刻


澳大利亚文化在1973年10月20日达到了里程碑式节点:作为20世纪最伟大建筑,歌剧院的完成标志了一种文化象征的诞生,系列表演就要在悉尼崭新的歌剧院拉开帷幕!


在春日狂风中公开揭幕这世纪杰作时,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悉尼歌剧院汇聚了整个世界的想象,尽管就我所知它的建造并非十全十美!”不过正如女王接着说到的:“人类精神必须时而展翅时而远航,去创造一些不仅仅是实用的只是司空见惯的东西。”


悉尼歌剧院的开幕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个文化事件,它的诞生是澳大利亚文化发展值得纪念的一刻。



首场演出,阵容空前


1973年的9月28日,也就是女王陛下参加开幕仪式一个月前,大剧院的大幕已由它的第一件作品拉开——澳大利亚戏剧、普罗科菲耶夫的史诗《战争与和平》。歌剧院的首秀是瓦格纳的一组作品,由悉尼交响乐团表演,由瑞士传奇女高音比尔格特·尼尔松和指挥家查尔斯·麦克拉合作演出。


当时的音乐室--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乌特松室。这个音乐房间组织在19世纪40年代由一名匈牙利难民建立,以满足欧洲移民日渐兴起的古典乐需要。而旧的手提包剧院--随后变身悉尼剧院公司--则搬到了戏剧院。



面向未来,理念先进


悉尼歌剧院在表演艺术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在支持国际研究和开展本地合作这两方面也尽职尽责,其中值得一提的当数由它支持的“未来学校”项目。


“未来学校”本身由教育专家委员会组成,探讨适合于未来人们进行学习的地点,探讨完善的学习空间,教师配置,技术和组织结构调整,需要做何调整以满足未来学生的需要。而悉尼歌剧院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这个委员会定期举办“未来学校”,让参加者进行两天的交流学习,通过头脑风暴,构建项目理念,回应当下的紧迫问题。



这种基于经验和创新的理念想法,既本土又具备国际视角,联合教育行业专家的支持,去融合、反复讨论这些新颖的想法。会议的目标就是促使参与者把理念想法带回学校,受到激励去创新,协助学校、师生、家长实施变革。

面向未来的创新教育理念,让悉尼歌剧院更加具有吸引力!



素材来源:sydneyoperahouse.com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澳大利亚政府教育资讯官方微信!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