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不要做中国人”

2017年05月22日 发现新西兰





如果爸爸是外国人,妈妈是中国人,你是不是外国人?这个小女孩拍着桌子这样大喊:



这个视频逗乐了许多人。然而另外一个美国小朋友,却比她更坚定的对爸爸说:“我再也不想当中国人了!



为什么?因为她看的童话故事书里的主人公,无论是Madeline还是Eloise,各个都是金发碧眼,人长得漂亮,法力高超,生活还都特别幸福。而童话故事里,从来没有黑头发黑眼睛的亚洲小朋友!她不要做中国人,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美美的小公主!



他的老爸Jerry Zhang是一位中国移民,搞懂了女儿闹情绪的前因后果,于是就跑去想给她买本亚洲小朋友做主角的童话书,却尴尬的发现:2016年美国出版的3200本儿童读物中,只有7%左右才有亚洲小朋友面孔,而且几乎没有亚洲小朋友做主角的童话书!



但是这位老爸并没有气馁,而是换了一种方式:买不到,我就自己做一本出来给女儿看!


于是他找来了一位亚裔插画师朋友,一起合作。


插画师 Trisha Hautea



出版了一本真真正正以亚裔小朋友为主角的童话故事书—— Pepper Zhang, Artist Extraodrinaire!



这本可爱的童话书,讲述了亚裔小姑娘Pepper Zhang的成长故事。




黑头发黑眼睛的小姑娘Pepper Zhang,俏皮可爱,从小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



在经历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成长故事之后,最终变成令人艳羡的顶尖艺术家。



领着女儿一起看完了Pepper Zhang的故事,女儿不仅不再讲之前“不愿做中国人”的话,甚至主动要求老爸教她学中文。



面对女儿态度的转变,他开心得不得了。为了带给更多对自己身份认同有困惑的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他发起了众筹,想要把这个想法变成一个系列的童话书,在网络上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助和支持。



大家纷纷称赞这个老爸的教育方式:面对女儿的诘问,不是靠反驳,而是靠实际的言传身教和别出心裁的创意,主动、正向地引导孩子去面对成长中的困惑,是种非常棒的教育方式。


怎样“融入”当地文化,是每个移民都要面对的问题


这两个小故事,除了引发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更折射出了一个移民们都要面对的问题:要怎样“融入”当地的文化之中?


一代移民:既然我无法融入,就寄希望于下一代


许多初来乍到的移民,抱着一颗红心,本以为在国外,“融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待几年就可以再次扎根。然而当人们最终决定连根拔起,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一个崭新的国度,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如《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一篇报道中所描述的“融入”困境:

“很多华裔一直都生活在中文的文化背景中,他们除了工作中讲英文之外,回到家就说中文,娱乐看的是中国电影和中国电视剧,吃饭大多是中餐,对于他们来说,融入是一件困难的以及不怎么有必要的事情,他们不看歌剧、不听脱口秀、不会去看橄榄球,也不爱吃西餐。事实上,他们已经放弃了那个叫做“融入”的概念,他们就生活在自己的“中国世界”里。”



因此,无法融入的第一代移民中,许多人把注意力都转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毕竟对于许多中国家长而言,下一代的福祉,才是移民最核心的考量和最关键的驱动力。


然而孩子们真的可以不负期望,很好地“融入”到这异域的文化之中么?


二代移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要到哪里去?


对二代移民们来说,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与文化和传统之间形成了藕断丝连的关系,让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其实并非像父辈想象得那么乐观,反而是一种“夹缝”中的困惑。



正如一位出生在台湾,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1.5代移民Chin Lu这样描述她和哥哥的困境:

“我们学习英语,努力比父母更快融入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在学校从未做到和美国孩子们打成一片。事实上,当我们回台湾的时候,我们也有点格格不入了。我们迅速接受了那么多美国文化,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也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


一位新西兰的华裔中学生也表达了同样的苦恼:“在新西兰生活14年,需要平衡骨子里接受的中国文化,与长期生活形成的新西兰思考方式。”



出生在新西兰,小学三年级回到国内直到读完初中,高中就读于英国,现在美国深造的姑娘Tina,是这么理解“身份认同”的:

“我还是倾向于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虽然在新西兰长大,但平时跟父母交流都是讲中文,吃的也是中国菜,加上平时也会刷微博看中文书,跟中国文化都比较贴近,不会觉得太有隔阂,虽然有时候,很多我习以为常的笑点他们会get不到。


我没觉得我需要刻意融入新西兰的文化。我在新西兰虽然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但我的文化意识都是由新西兰环境塑造的,所以我当时的意识就是“我就是个新西兰人”,身边最好的朋友也都是kiwi。


之后我到中国念书了以后,跟中国文化接触比较深,曾出现过identity crisis,觉得自己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新西兰人。虽然渐渐地融入和适应了中国的文化,但潜意识里还是有点“我心里还是个外国人”的感觉。


到英国念书之后,发现因为在国内待太久了,虽说我的英语还是妥妥的,但是文化差异还是有点大,突然不敢跟当地人交流,而且总感觉没话说。在英国两年之后,掌握了跟本地人打交道的技能,才能正常和当地人沟通。现在在美国念书就如鱼得水,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交流都没啥问题了。


她同时告诉发现君,在美国很多华人朋友连中文都不会说,交流全都用英语,在她看来,他们应该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美国人”。


“融入”还是“融合”


在美国,有一家几乎人尽皆知,深受本地人欢迎的中餐连锁品牌“Panda Express”。不仅在美国,它在全球有超过2000家的分店,他们的口号是:“我们要做中餐馆的麦当劳!”



然而许多吃过它的中国人都纷纷摇头:这哪里是中餐啊!酸甜微辣的口味,而且像食堂一样的风格,一点都不是正宗中餐该有的样子!


而它的创始人程正昌却表示:“我这就不是做给中国人吃的快餐,什么是“正宗”?卖得掉就是正宗啊,卖不掉就不正宗!”


而且他也明确表示,熊猫快餐不会“回到”中国,因为“中国不需要熊猫快餐,那里的竞争也太过激烈,我们是做给外国人吃的。”



他的这番言论也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想要“融入”,就需要先学会“融合”。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展现自己的特点,却又不委曲求全。用一个更为恰当的词来形容,就是“自洽”。端正自己的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再去看待新环境中的人与事,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当然,在两种文化之中找到自己的平衡与位置,是一门真正的“生活的艺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正如一位二代移民所说,“作为一个华裔,你的身份是一把双刃剑,你需要知道在不同情况下怎么用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时我会夸张我的‘老外口音’,但是当别人问我来自哪里,我会认真地回答说:‘外国人,中国心。’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请留言


Reference:

http://www.chnet.co.nz/html/2016-4-7/News_128359.Html

http://www.chinanews.com/m/hr/2016/05-25/7882517.shtml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34733.html
http://news.qq.com/cross/20160422/7O69DHb1.html

http://www.gqb.gov.cn/news/2016/0407/38735.shtml



再有人问新西兰怎么玩,就把这条微信甩给Ta

我们在拼命炒房,这对新西兰夫妻却在做这事

最新最全!2017年移民新西兰的所有方式

美女摄影师:这是我爱上新西兰的28个瞬间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更多实用信息

移民 | 签证 | 交规 | 入境 | 奥克兰 | 皇后镇 | 罗托鲁瓦 | 惠灵顿 | 基督城 | 但尼丁 | 怀卡托 | 南岛 | 北岛 | 国家公园 | 高尔夫 | 入境卡 | 驾照 | 交通 | 大学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