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有产权房来临 国外又是怎么玩转政府租赁的?

2017年10月10日 海外房产


国庆前夕,北京首个共有产权住房项目锦都家园举行公开摇号,12万多户家庭摇取427套住房,中签比例仅为0.35%。与此同时,新的共有住房土地也纷纷入市,海淀、朝阳、大兴、昌平四区共69万平方米新增共有产权住房土地已经挂牌,正式发布出让公告。



高房价是大城市的通病,如何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是大城市的共同议题。美国也有保障房,且已在保障住房方面探索多年,走过许多弯路,经验值得借鉴。


早在1949年,美国颁布《住房法》设定住房目标为:“让每一个美国家庭都能生活在宜居环境里的体面住房之中。”1990年,美国《国家可负担住房法》强调:“住房应该是可负担的”,可负担住房的标准是房租不超过收入的30%。然而,2015年美国仍有近26%的租房户将一半以上的收入用于支付房租。


历史上,美国政府推出过花式可负担住房政策,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用于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二是依靠复杂的住房金融工具调节,引入更多私营机构的参与。

 


接下来以纽约为例,聊聊美国的可负担住房政策,探寻中国适用的方法。


纽约一直是美国可负担住房领域的开创者,拥有美国史上第一个公共住房。近年来,纽约的房价称霸全球,持续增长的租金超过普通民众的承受范围,已建的可负担住房供不应求。


2014年,纽约政府公布了针对纽约五区的十年住房计划(Housing New York Plan),计划投入414亿美元,新建和改造20万套的可负担住房,满足超过50万纽约人的居住需求。根据今年7月公布的三年数据显示,纽约住房计划已经资助了77651套可负担住房,其中新建占比33%,改造占比67%。

 

Housing New York Plan


谁可以享受纽约住房计划?

   

美国利用“地区中等收入”(AMI)指标划分居民收入水平,80%AMI以下就属于“低收入家庭。

  

对于纽约这样住房需求压力巨大的城市来说,补贴范围扩大到了收入在165%AMI以下的家庭,即中等收入家庭也可以享受纽约住房计划。


纽约住房计划的目标家庭包括:收入极低(低于50%AMI),占20%;收入较低(50至80%AMI),占58%;中等收入(81至165%的AMI),占22%。

 


纽约的可负担住房包括哪些?


纽约的可负担住房主要分为四类:公共住宅18万套,租金优惠券住宅17.3万套,税收减免项目3万套,包容性区划项目1700套。


1. 公共住宅:美国版经适房

    

公共住房是指由政府建造,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售予低收入人群,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


纽约是第一个建设公共住宅的城市,第一幢公共住宅建于1935年,目前仍在使用中。目前,纽约共有2500多幢公共住宅楼,18万套住宅,居民40余万。

 

    

图中Alfred E. Smith是典型的公共住宅小区,位于曼哈顿下东区,始建于1950年,包括12幢17层高层住宅楼,共有1931套住宅,居民30%为老人。


公共住房在发展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政府资金投入过大、犯罪毒品问题严重等。因此,纽约政府已不再新建公共住房,只维护已有公共住房。


2. 租金优惠券:最接地气的减租方案    


1974年,纽约的住房政策从直接建设公共住宅转为发放租金优惠券。政府给受保障租户发放租金优惠券,优惠券可直接用来抵扣房租。


租金优惠券计划可以惠及更多群众,据统计该计划为480万低收入家庭提供了租金补贴,额度最高的优惠券为$2000/月。试想,如果真能够抵扣部分房租,生活水平可直线上升。

 


Manhattan Plaza建设始于1974年,本来是商品住宅,开发商破产后,政府将该项目用于租金优惠券型的可负担住房。


3、开发商税收抵免: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1986年的税务改革开启了低收入房屋税收抵免计划,通过减免税收,吸引开发商建设可负担住宅,提高可负担住宅的供应量。低收入房屋税收抵免计划成为了纽约提供可负担住房的重要工具,并在过去的30年多年一直不断被改进。

 


今年3月,民主党参议员坎特威尔(Maria Cantwell)提出548号法案,来解决目前低收入房屋税收抵免计划中的问题。


4、包容性区划:新型混合建筑


纽约还在部分地区实施包容性区划,要求开发商配建可负担住房并给予容积率奖励,配建的可负担住宅以低于市场价的标准租售给中低收入家庭,而且通常要求可负担住宅与商品住宅保证相同品质。


与其他配建项目不同的是,该项目建造的可负担住宅是永久性的,因此尽管目前建造数量不多,但总体呈增长趋势。


 

the Tapestry公寓共有185套住宅,50%商品住宅,50%为可负担住宅。


未来纽约的住房规划主要包括4点:1、保护现有可负担住房的质量;2、新建社会住房保障体系;3、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住房;4、利用金融杠杆,拓宽可负担住房的资金来源。


纽约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中,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呢?小M综合多位专家观点,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美国有划分居民收入水平的标准,但在纽约这样的高房价城市里,中等收入群体照样付不起房租。因此,纽约将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扩大到中等收入群体,让更多有需求的群体受益。


第二,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美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主要有三个层次构成: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公租房、公共住房和租金补贴;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低息贷款、首付担保及首付补贴;针对所有购房者的贷款利息抵个人所得税政策。而中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还主要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其他收入群体的保障房政策需要完善。


第三,增加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财政拨款和开发商配建,未来应通过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例如,吸引社会资本、非盈利组织等其他参与者加入保障房的建设中,采取政府出资或补贴方式,共同建房、租房和管房。


【知识贴:一文读懂共有产权房 看看你能买吗?】共有产权房到底是啥?如何申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微信公号(ID:missmoneytf 或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关键字“共有”,小M马上告诉你!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腾讯财经出品

Miss Money

有趣“财”快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