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一名被嫌弃的伪勤奋患者

2018年04月17日 TTL星腾科高端留美



高中时代,我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同学,


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板书,他一定会原封不动地全部抄在笔记本上,


老师上课时用到的PPT课件,他一定会在下课时拿上自己的U盘,找老师拷回家,


甚至会带一只录音笔,上课的时候放在桌角,


如果我们问他,下课了真的还会再听一遍吗?你的时间够吗?


他会说: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听,我每天都学到一两点...


对,没错,尽管这样,


他的考试成绩依然没有起色,一直在中下游徘徊。



没错,在他表面看似努力的背后其实还有真实的一面:


上课只顾着记笔记,没有听到老师梳理重点;


课件拷回了家,却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没有加以思考;


睡觉的时候听录音,却越听越焦虑,越焦虑就越睡不着......


第二天上课状态低迷,又指望于复习课件和语音,这样恶性循环...



毫无疑问,我们身处在一个容易被自己感动的时代,


但是这份感动就真的有意义吗?


作家李尚龙描述这样的现象说:


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


看起来那么早去上课,却只是在课堂里补昨天晚上的觉;


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


当我们的勤奋不能转化为价值时,我们的勤奋只是低端的伪勤奋。


这种勤奋,常常会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却效果甚微。



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同学,请不要再嫌弃他,请给他一些靠谱的建议,消灭“伪勤奋”我们能做什么?


两种未来视角下的思维方式,克服拖延懒惰


最早,1989年,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利伯曼和特普博士就发现了“近期未来”(near future)和远期未来(distant furture)两种未来视角,而且他们还发现,人们在这两种视角下形成的不同心理表征非常有趣。


在远期未来视角下,我们倾向于用概括的方式的去思考,比如我要考上清华,我要成为心理学博士,我要成为全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我要练就一身的完美的身材......但是在这种视角下,我们很少去想“我该怎么做呢?”,最多只是想了想,“我足够努力就好了”,但又不知道自己又该如何努力


但这种目标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慰藉,没事儿就想想多年后自己的目标达成,就能喜笑颜开。


而在近期未来视角下,我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怎么去做是这个时候我们考虑的问题,“这道几何题我该怎么做,从哪个条件入手?”“这个单词我该怎么背,该放到什么样的语境里去记?”“写文章我平时应该多做哪些具体的积累?我的肱二头肌锻炼需要做什么动作?一组几个,该做多少组?”


这两种未来视角充满矛盾,积生拖延和焦虑


反正时间还长;我下次努力也不晚”;“我偷看一眼答案,给自己个思路吧”;“单词明天再背也来得及,要把今天落下的都补上”;“下次再好好练也没关系.......那是我的全部,如果不实现我就全完了........”,随着时间的消逝,离目标渐行渐远的我们就只能越来越焦虑了


近期未来视角下我们遇到实际阻碍的时候,更便利的替代性活动就会趁虚而入......“不如先追会儿剧吧,不如先打把游戏吧......不如先发会儿呆吧”,因为发呆也是某种远期未来视角下更便利选择。



我们应当怎么做


  1.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化;

  2.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 “非期望行为 ”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一方面对于远期未来视角,我们要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不要一个劲的担心,没有完成目标会怎么样,多想想,“实现目标我应该用哪些方法;我现在需要做什么;我立即可以做什么


另外,对于近期未来视角,我们应该提高逃避的成本,爱玩游戏就把游戏删掉,爱看剧就把剧删掉,把网断了,爱玩手机就把手机换成非智能的.......尽管你有可能还会数次的重蹈覆辙,但你至少加大了逃避的成本,以前简单的替代行为就变得麻烦多了


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拖延症,花长时间学个新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等,都可以利用这两种未来视角取得进步。



该如何判断你做的每件事儿都是值得的?


通过两个层面,


  1. 这件事儿在当下带给我们自己的收益大小,可以是心智、情感,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们称之为“收益值”。

  2. 这项收益值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们称之为“收益半衰期”。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通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刻带给我们的即刻好处,而忽略了这个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


就拿玩游戏和看综艺节目来说,这些事情带来的巨大愉悦感是其他很多事情的都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愉悦感就迅速消失了,第二天甚至都想不起来,如果还想获得这种愉悦感,就只能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像这样的事情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以此类推,我们就会明白,我们要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而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背一个单词,做一道难题,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尽管每一件长半衰期的看起来都微不足道,但只要它是长期受益的,这些效益都能持续累积的传递下去,服务于你的未来。


采铜的《精进》为我们列了一个“长半衰期事件指南”的名单,为我们提供参考: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品位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获得高峰体验

......


用这把“时间之尺”来辨别我们生活中的信息哪些是“噪音”,哪些是对我们真正有效的优质内容,也是轻而易举的。


生活的“”与“”该如何调节?


工作要快,但生活要慢。


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就给过我们建议,“我们应该从一味求快的心理习惯中跳出来,让生活变得更有节奏感,而不是一味的和时间做竞赛。


想让自己慢下来,每天就抽一点时间把自己沉浸在私人的空间里,放任自己顺着自己的内心无忧无虑的飘下去,真正的享受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这样反而能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时尚专家弗洛克在《享乐主义手册》给了我们一些有趣的建议,都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调整,


找一把公园长椅,坐下来,观察来去的行人

躺在地上看星星

漫无目的的散步

在完全寂静中读一本书

在阳光里小睡一会儿

进行一次烛光晚餐

睡到自然醒


其实很简单,一点也不难,对么?



如何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说到时间深度问题,就不得不提“心流”二字。


“心流”(Mental flow)是由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齐克森米哈里开创的著名理论,他在他的著作《心流》中给出的专业解释是这样的,


“在这种(心流)状态下,动作与动作之间似乎受到一种内在逻辑的指引,而无须行为主体进行有意识的干预。


他感受到的是贯穿各动作间的一股整体的流,并受控于自己的行为。此时,自我和环境之间、刺激与反应之间、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



所以“心流”也被称为“最优体验心理学”,说白了就是“忘我”、“忘记时间流逝”“抗拒被打断”的感觉,想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考试的时候”、“看自己喜欢的电影的时候”、“打球,踢球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和喜欢的人共度时间”、“玩游戏的时候”......


如果这种状态出现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就能够说明:我们已经开始获得自信,开始进入良性的工作状态了


如何做到“心流”,以下建议不妨一看,


1.设定目标,拆解具体


不妨问问自己:今天的学习、工作内容要在什么时间内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拆分成什么样的小目标?一旦确立,我们就要时刻保持专注,想方设法逐个击破。


2.即时反馈


举个例子,同样是做一份试题,如果你从难题开始做和从中等难度的题开始做你会有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攻克一道习题你会收到“自己努力”的及时反馈,这样自己会更有信心的投入到新的习题中去,而不是一上来就做自己不会的题,然后生无可恋的失去信心。


工作也是一样,从自己感兴趣和最容易切入的环节有设计的入手一定会比按部就班更容易产生成效,实际上,及时反馈”的应用提高的正是我们对事物的“控制感”


3.减少干扰


排除手机信息、微信信息、外在环境对自己的干扰,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工作开始的时候做好必要的“cut”。


4.提升技能


平时我们应更多的提升自己工作和学习能力,因为心流状态恰恰是我们的挑战难度和我们的技能相匹配的状态,高技能解决高挑战难题,便是最佳的“心流”体验。



那么,你还要继续伪勤奋吗?



- End -




 往期推荐 


·USNews发布 | 2018全球大学排名出炉,哈佛稳坐头把交椅

·知名美媒NBC官方推介 | 马振翼与他的保证制留学服务

·关于315,我们只说2个数字

·据说,家长做了这件事儿,后来他们的孩子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小白留学 | 美国留学需要跨过哪些“门槛儿”


后台回复关键词“礼物”领取留学“黑科技”


快戳阅读原文和美籍顾问1V1聊聊天~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