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医疗体系和中国的医疗体系,到底哪个好?

2016年01月27日 澳洲阿凡姐



近来明星李冰冰在澳洲因为发烧治疗不及时而只能回国就医的新闻沸沸扬扬,掀起了在澳洲和中国的国人对两国医疗制度的评比大讨论,同时在美国的五毛和大v们也纷纷加入互相攻击,无非就是有人说澳洲医疗好,有人说中国医疗好,樊霖姐也此时加入口水战,不知道会不会惹得无数“攻击”?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论点,便是特权阶级的明星阶层,到了一视同仁的澳洲,不得不遵从澳洲的医疗体系,没有特权可享,所以急于回国去享受特权治病了,这又把国内的另一个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搬出来了。


在讨论澳洲的医疗体系和中国的医疗体系到底孰好孰列的时候、我还是先说说我家先生在两国的看病感受。首先说明一下,姐在国内并不是特权阶层,是纯五毛党一枚。在国内的时候,没有医院的关系,也没有特权的关系,都是按部就班挂号看病的。


我家先生在国内的时候,正好有静脉曲张这个毛病,当时在仙霞路上的和睦家医院就诊。和睦家医院是一家比较贵的私人医院,医生确诊认为需要手术,这个手术的费用在5年前是10万人民币,医院因为收费高些,服务态度非常好,也不用排队。于是从确诊到手术结束,大概有两周的时间就安排完了手术,并且非常成功,手术前也没有塞红包。虽然是费用贵了,好在有保险报销,自身没有觉得有很大经济压力。最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痛苦很快得到了解决,心里的压力解决比钱要轻松。


来澳洲后在李冰冰因为澳洲治疗不利的论调同时,我家先生的另一条腿的静脉曲张已经折磨了两个多月了,从开始的喷血不止到预约专科医生,大约是40天的时间。这中间被其他医生误诊和无端乱收费的故事就不说了。而从专科医生的门诊到手术又是20天的时间. 可怜老公的腿天天肿着打着包扎渗着血脓直到今天还没有愈合。至于费用,也是因为澳洲的医疗免费,我们没有花什么钱,但是这病人所受的罪过,作为家人,每天的心里压力太大了。


而被国人最为诟病的有关国外都不输液,而国内输液是找死的罪状,我本人的经历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突然高烧,浑身疼痛不已,但是隔两天就要出差做事。于是便在家门口的一家武警医院决定输液两天。到第三天去机场出差的时候,身体基本已经无碍了。如果是这种发烧放在澳洲,估计只是吃必理痛熬个一周也能康复了,但是出差就吹了,工作就要拖后了。


樊霖姐写到现在,好像是在抱怨澳洲的医疗体系并不如国内的好。以我的经历来说,确实如此。但是我的经历不代表其他人对澳洲医疗和国内医疗体系评判的标准,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以我而言,国内的就诊经历大多比较顺畅并且治愈速度快,所以对比澳洲的医疗来说,自然觉得国内医疗好。而对于在国内有痛苦治疗经历而在澳洲顺利高效的亲们,自然会觉得澳洲的医疗制度比国内高了不少。


这几年在澳洲的生活与国内比较,其实国内的高速度和高节奏的生活步奏,我们不能接受生病要自己扛要慢慢治这个事实,而是连生病都要高速度的治愈,这是国内的生活节奏造就的。而在澳洲,即便是到了急诊室,如果不是失血马上挂了,等上三五个小时也是家常便饭。这是澳洲循规蹈矩的预约制度和慢节奏生活造就的。过去欧美150年的慢发展换来今天的所谓优越的现代生活,我们用了不到30年就达到了,所以我们国人里“急”“马上”的心理,在澳洲实在是很难马上一蹴而就。


就譬如在投资房产这个上面,如果脑子一拍决定买房了,有些人就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恨不得在10天内就能搬进家具齐全,网络发达的新屋。这对于澳洲的购房来说,如同看病了要先预约家庭医生一样,需要一样一样按部就班。你最终在澳洲人性化的医院里能治愈疑难杂症,但是花的时间肯定比国内长,因为制度和法规摆在那里;你最终能搬进满意的高级装修的新屋,但是也是需要盖房,贷款,土地过户等各种手续,因为只顾和法规也摆在那里。


所以究其讨论的结果,澳洲医疗制度只能是说和中国大不同,并没有优劣之分,就如同买房的规矩,也是大不同罢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