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 海归归不归?难获重用、薪资不及预期

2016年05月14日 美国CCHP地产网



又到一年毕业季,美中两国的大学生都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对很多留学美国的中国学子而言,一方面是想回中国大陆就业,但又顾虑重重:“镀金”回到中国后不被重用的心理落差,薪资不及预期,在公司难拥平等话语权……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否能够有效利用海外学习这一经历实现自我与职业发展的共同成长成为了每一个海归需要思考的问题。

别回来,在美国呆着

“别回来,在美国呆着。”面对《侨报》记者询问新一轮毕业季即将到来,作为已经毕业一年在中国工作的学姐想要给即将归国的学弟学妹们什么忠告时,刘玉(化名)这样对记者说道。


刘玉是美国一所综合排名100的公共关系学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家人的安排下,到北京一家国企银行旗下的旅游事业部工作。虽从事的不是本专业工作,且所工作的部门也不是核心岗位,可听从了父母那句“解决户口好找对象”的劝告,刘玉下定决心先安稳下来,在毕业回中国后的第一份工作中大展拳脚实现自我价值。


可很快,与同事相处困难、上级领导对于自己的不理解、无条件的加班使刘玉深感不适应。刘玉父母心疼女儿每每往家打电话时略带哭腔的嗓音,最终决定尊重女儿意见,在上班不到半年后跳槽到一家私企做公关工作。


刘玉告诉《侨报》记者,新的企业比之前的国企条条框框少很多,同事大多年轻人,相处起来也舒服很多,可是问题在于刘玉的直系领导是一位年纪不大,但非常自以为是的女主管。“其实我知道其他同事也不喜欢她,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刘玉说,“其他人不敢说她,我可没什么好怕她的,大不了一走了之,如果大家都不出头,那单位里这种人最终会越来越多,岂不是小人当道。”


最终,刘玉与女主管之间因一份表格发生争执,她与女主管针锋相对,在办公室各不相让,上演一场职场闹剧。事后刘玉委屈之余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刘玉给更高一级的主管发微信,试探性询问自己的行为是否太过刚直不阿,主管回复刘玉不要多想,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一个星期后一纸调令发到刘玉办公桌前,上级在慎重考虑下,决定调刘玉到公司其它分部门工作,暂离本职岗位。


《侨报》记者继续追问,为何要劝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留在美国?刘玉回答:“在中国做事心累,还是美国舒服。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卓聘在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指出,八成海归认为自己的薪资没有达到预期,且回中国后2年内跳槽的人数比例达39.5%。


与刘玉一样,薪资并不是众多海归选择跳槽的主因在单位感觉没有得到重视,与同事相处的矛盾,回国以后不能在单位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无限期的加班和并不均衡的福利,都使海归派备感挫败。在接连跳槽不同公司以后,她对每一家的企业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和感到难以融合,这也迫使她开始思考是否是自己身上出现了问题。


与直接录取刘玉这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海归相比,很多企业倾向于走社会招聘录取在海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留学生,相较刘玉,有工作经验的海归们在工作中更懂得与同事相互配合,工作能力更强。


海外经验成鸡肋

黄易(化名)是一名传媒专业研究生,在美国毕业以后,投了近100份简历的她非常幸运得到产品编辑这一岗位,工作一年后黄易决定回到北京。她告诉《侨报》记者:“世界那么大,我想回国了。”


回到北京后的黄易发现自己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虽然此前曾经有明文规定很多中央部委在海归毕业1年内仍算做应届生,公务员报名资格审查可以通过,可是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HR(人力资源部)制定了严格的校园招聘规定,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政策标准,像黄易这样已经毕业一年的海归,只能通过社会招聘进入部委单位。


黄易告诉《侨报》记者,她对自己的实力有信心,通过哪种方式都可以找到工作,但是区别在于,校园招聘所提供的应届生福利,特别是在解决户口方面的优惠政策黄易无法享受了。


此外,刘玉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境,黄易在工作过程中同样存在。黄易表示,在美国工作时工作与生活分得很开,只要完成基本工作下班以后可以享受休闲时光,即便偶尔加班上司也会主动提出调休或补休。“回中国以后我发现加班是一种常态,甚至已经习惯于将手机放在随手可以够到的位置,”黄易说,“因为微信群里总有同事在讨论工作,几个小时的脱离都可能会搞不清楚状况。”


对于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比完全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更吃香这一问题,黄易持保留态度。在黄易看来,海外的工作经验确实会为履历增色,但是这对于是否能够顺利融入中国的企业并没有直接帮助,相反,在海外的工作经验会使海归们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从而加大与同事相处难度。

《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中指出,超过八成的海归回中国后都能实现再融入。渐渐地融入是主要类型,占54.4%,较快地融入的占32.7%。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9%。《报告》分析,海归人员需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等活动,以便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回来为了还能出去

在回中国3年之后,陈晨(化名)成为了一直很难融入的12.9%中的一员,刚刚从上一个单位离职的陈晨,找寻下一个工作的全部动力和目的,在于再次回到海外,回到那片让他相信能更好施展自我才华的土地上。


坐在《侨报》记者对面的陈晨,上衣身穿英式亚麻衬衫,下装着窄腿休闲裤,脚蹬牛津皮鞋,即便立刻将陈晨放在英国街头的时尚衣橱展示柜里,陈晨的装扮也毫无违和感,再加上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是陈晨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


陈晨却告诉《侨报》记者,长期外企的工作经验使他说中文时经常夹杂英语单词,这在陈晨的朋友看来略显“装B”。


陈晨从英国诺丁汉大学食品法规专业毕业以后,先是进入一家老牌英国食品公司,担任其食品法规顾问,工作2年后,回到中国继续从事食品安全法规方面的咨询工作。熟练的英语以及小众的专业使得陈晨很快在行业内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那时的陈晨在同学中间风光一时,收入也是同届人中没有出国者的2到3倍。


然而,陈晨敢于反驳上司的意见这一性格特点在单位并不招人喜欢,在一次次矛盾冲突中,陈晨均认为是上司的指示不够清楚明白,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导致问题发生,且陈晨认为很多小事凭借自己的经验就可以决定,通过上司拍板这一方式缺乏效率且不够民主。最终矛盾加剧,最后连陈晨自己都意识到,他与单位上司的矛盾导致不是他炒单位鱿鱼,就是单位即将炒了他。


终于,在拿到了去年的年终奖之后,陈晨向单位提出了辞职。在找寻下一份工作时陈晨发现,行业小众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优势在于每年对口毕业生不多,陈晨等成绩优异者可迅速展露头角,而劣势恰恰也在于行业不大,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产生一连串蝴蝶效应。没有与前单位上司处理好关系的陈晨如今在找寻下一份工作时步履艰难,处处碰壁。


路在何方

对于刘玉、黄易和陈晨所遭遇的职场困境,智联招聘海外部负责人Gerrard告诉《侨报》记者,她们的这些问题在海归群体中并不在少数,许多海归并不是自身的性格本就孤傲清高,而是对于职场规则没有进行很好的把握。有些问题是每一个初入职场的人都会遇到的,而有些问题是留学海外这一经历导致的,种种因素加起来使得海归群体被标签化更加明显。


Gerrard说,他本人在智联招聘负责海外部,同时也是一个海归,对于刘玉、黄易和陈晨的很多经历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也跳过槽,我也经历过同事不和、领导不待见的阶段,目前的我已稳定下来,并在现在这个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想说,适应中国的工作环境是每一个海归必须要面对的过程。”

脱离自身,从工作以及研究角度出发,Gerrard发现,一旦海归们摆正姿态,认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在职场中还是有发展潜力的。“毕竟出国的优势大家都知道,首先英语比较好,其次拥有国际视野,如果海归们能够将眼光放长远,有效利用自身优势,那些适应了工作环境的海归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可以成为非常杰出的人才。”


海归到底归不归,归到哪里,已经不是大多数海归最为困难的选择。很多人无论是顺应时代潮流落脚于“北上广”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在父母的安排下享受毕业即有房有车的待遇。普遍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海归们大多能够较好地整合资源,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然而,回到中国以后的发展,与同事和领导之间的磨合,出国镀金后回到中国不被重用的心理落差,才是击垮海归们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众多从海外归来的职场新人们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够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位置,而是否能够有效利用海外学习这一经历实现自我与职业发展的共同成长则是每一个海归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章来源于侨报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