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移民时代怪像:那些留守新西兰的中国老人和他们无处安放的孤独

2016年05月09日 新西兰天维网




2016年5月8日,陈老太太颤颤巍巍地关上了自己位于奥克兰东区家的大门,坐上了老人院派来的车子。今天是母亲节,也是她去老人村报到的日子。

 
陈老太太今年刚满79岁,按照华人的习惯,这一年是要办80大寿的,而且要办得风光,但她说自己在新西兰生活了近15年,早就没了这些习惯,今年也就不办了。

但陈老太太的老朋友们都知道,其实是因为儿女们都不在身边,老太太也没了做寿的心思。
 

陈老太太算是老移民。2001年,陈老太太的小儿子因为媳妇怀了二胎,实在是对家里照顾不过来,就央求陈老太太和先生来新西兰生活,顺便带带孙子。老太太喜爱孩子,满心欢喜就来了,办理了家庭团聚移民,从中国人变成了一名华侨。
 
2010年,老伴去世,儿子和媳妇的进出口贸易生意上了个台阶,为了更好的发展,就带着两个宝贝回国了。陈老太太在新西兰生活了十多年,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朋友们也都在这边,家里人商量了好几次,决定让陈老太太留在新西兰,顺便打理东区的房子。
 

头几年,陈老太太的脑袋还算灵活,还能打理房子出租的事情,这几年,陈老太太似乎少了很多活力,独自生活带给她的不是自由,更多的是孤独,和家人商量过后,陈老太太决定去老人村生活。
 
在车上,陈老太太手握家里大门的钥匙,很用力很用力,她似乎预见自己以后再也不会使用这把钥匙了。
 
中国“留守老人”在新西兰
然而,陈老太太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特例。在新西兰,有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在悄然增长,也许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儿女不在新西兰,他们独自生活;或者在儿女不在新西兰的情况下带着孙子或孙女生活。
 

情况一:老人独自在新西兰生活。
天维菌了解到,有一部分“留守老人”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们随子女移民到新西兰后,由于子女谋求更好的发展,回国发展或者到澳洲等机遇更多的国家工作,而父母就被留在了新西兰。
 
新西兰一名83岁的李女士就是如此,她1988年随女儿移民新西兰,后来女儿去了澳洲,只剩她独自一人在奥克兰生活。

2011年,她无意中发现自己左侧乳房上有一小硬块,才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发现自己患有癌症。放疗16次,癌症手术2次,远在澳洲工作的女儿虽然孝顺,但不能时时陪伴在她左右,几次的陪伴就用完了她所有的年假,很多时候,都是李女士独自面对困境。
 

但幸运的是,新西兰癌症协会给予了她很多帮助,加上她本身的坚强和独立,李女士赢得了第二次生命。
 
然而,也有一些独居的老人没那么幸运。
 
2011年,在惠灵顿,一名叫迈克尔·克拉克的独居老人被发现死于出租屋里,而他尸体被发现的时间,距离他死亡已有14个月,他的邻居说,公寓年久失修,建筑工人准备拆除,通知住户过程中几次敲克拉克的房门没有得到回复,他们报警后才发现这样的惨剧。


我们活着像隐士,死时也像隐士,无人知晓。” 
迈克尔·克拉克的邻居,另一位独居老人这样评价他们这个人群。

情况二:老人带着孙子孙女生活。
还有一种情况,是老人的儿子女儿到其他国家发展,却把自己的孩子留在了新西兰,让自己的爸妈照顾。这一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回国工作的子女考虑到孩子的教育、国内的坏境等问题,选择让孩子在新西兰更好的坏境下成长,而自己要打拼,只好将孩子留给老人们照顾。
 
这种情况下,老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承担第三代的教育、生活、饮食等问题,生活更是不轻松。

有多少来自中国的“留守老人”?
 
目前,根据天维菌掌握的资料,我们很难判断新西兰到底有多少这样的“留守老人”,但一名一位移民专家表示,独自生活在新西兰的中国老年人越来越多,现在该问题令人担心
 

新西兰移民局数据显示,自2011年来,50岁以上移民到新西兰的中国人约1.1万人,该人数比英国和印度多出了4倍,占5年中该目录下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社工表示,很多人担保父母移民到新西兰是为了照顾小孩。但一旦孩子长大或不需要他们照顾的时候,往往父母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独居的心酸
梅西大学社会学家Paul Spoonley说,“孤独是老人们最主要的问题,如果他们不会说英语,那么这些中国老年人就容易缺乏社交,没有朋友。社区中心和一些活动对他们而言有益处,但是不能替代家人的陪伴。”

奥克兰老年人关怀组织首席执行官Kevin Lamb说:“据我们所知,65岁以上饱受孤独的老年人比例高达10%,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随着奥克兰的中国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也日益严重。”

Lamb认为,这些老年人因为语言交流障碍、文化背景隔阂或缺乏自信而不能主动社交,社会对他们的帮助显然是不够的。“即便是在新西兰的文化氛围里长大,老年化都会是一个问题,更何况那些缺乏文化融入的人,问题就更为严重。”


新西兰移民局一位发言人说,移民局现在还没有研究老年移民来新后的生活,因此无法提供相关信息。新西兰华社服表示,中国老年人是一群弱势群体,社会需要更好地去了解他们的需求。

我们可以做什么?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随着全球化的潮流,人们也随着这股“流”飘散在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国家,和父母分离反而成为了一件平常事,我们理解。

但如果你不得已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不能相伴左右,那么,能不能在天气冷的时候给他们多个电话?能不能用刷朋友圈的时间给他们多发一条微信消息?能不能多回家看看他们?


不管是“留守”在国内还是国外的老人们,他们其实只是期盼团聚,每次匆匆一聚,家里又变得冷冷清清,他们难免有些孤单。

我们知道离开家的孩子有许多“不得已”,只希望“不得已”不要变成“来不及”,不管你在哪里,常回家看看。


来源:新西兰天维网


合作推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