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洋事件 | 一位海外华人的一些看法......

2016年05月12日 发现新西兰


| 海外 | 旅行 | 生活 | 美学 |

投稿请微信联系 gokiwi_phil




投稿 | Alex.Z


最近几天的朋友圈,被国内的小伙伴竞相转发的“雷洋”事件刷屏了。

在自诩司法独立的西方,自由与公正之路也从来都不是平坦的。


此刻,距离北京居民雷洋在警方抓捕途中猝死已经过去5天了。


身在海外的我,自事发起第一时间就开始通过google探寻着事件的真相。翻开一个个帖子,“呼吁”、“指责”、“推测”、“攻击”,各种声音都竞相在媒体的聚光灯下被不断发酵......


让我有时候以为自己离真相很近,又似乎在各种声音的交错中迷糊了视线。


▼ 澎湃新闻对“雷洋事件”做了简明扼要的回顾




不要岔开话题,我们谈论的是“公正”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那就是吸引很多关注目光的似乎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者身上的学历、学位、工作的标签,甚至个人隐私。


“人大硕士”、“嫖娼”、“热衷环保”、“暴力抗法"这些敏感词,似乎变成了很多人讨论这件事情的原因,而非“死亡”这个冰冷事实的背后原因。


这就好像要告诉我们,如果死者不是雷洋,不是一位优秀的人大硕士毕业生,不是因为“嫖娼”被“盘问”,没有“热衷于环保”,而只是因为“不明原因”死在了执法过程中,这则新闻就应该被湮没在众多头条中。


“生存”是生而为人的最低权利要求,这一次,我们谈论的是“公正”。


西方世界也偶发后果严重的执法冲突事件,几乎每年,美国都会爆发因为类似执法问题带来的抗议示威,一些事件甚至酿成恶性冲突和骚乱:


1992年洛杉矶大骚乱:

1991年3月3日,黑人青年罗德尼•金酒驾被查,遭白人警察轮番棒打,4名警察在被捕一年后无罪释放。1992年4月29日,洛杉矶暴发20世纪以来最大的骚乱,在不足24小时蔓延到全美19个州。最终酿成58人死亡,2300多人受伤,11900多人被捕,5000多座建筑物被毁。


2015年巴尔迪莫大骚乱:

2015年4月12日,25岁的弗雷迪·格雷在西巴尔的摩地区遭警方查问,他在试图逃跑的过程中被警方逮捕。本月19日,格雷在被捕一周后在当地一家医院死亡,死因是脊柱严重受伤,同样也是没有执法记录仪和摄像头还原真相。27日,葬礼之后,大批示威者聚集在北巴尔的摩地区,15名警察在冲突中受伤。




但是,与中国的媒体舆论有所不同的是,全美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都试图理清警察到底做了什么,是否存在暴力执法问题,而鲜有文章讨论分析死者的生平。


无论事件的主人公有没有犯罪前科,是否触犯法律,都不应该影响媒体和民众的舆论导向。当事人警察逮捕过程中死亡才应该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来主持公正?


事件持续发酵期间,涉事警方前后几次的“通报”、“续报”,以及接受媒体采访还原事情经过,发布“卖淫女审讯视频”,这非但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条,反而引发了民众的更大质疑。


除了质疑案件本身的诸多疑点外,人们还在质疑:“为什么发声的不是主持调查的第三方机构?”


有法律专家质疑,本次事件昌平公安局有直接嫌疑,不仅不能够介入侦查,更没有权力发表对外的权威说法。特别是,当检察机关已经介入调查,昌平公安再做公开新闻发布,颇不合理。




对公共暴力机关的约束和监管,西方也许已经踏出了一条可寻的路。


在美国,公民可以向执法机构附属的内政部检举警察的不当行为。平民复审委员会(Civilian Review Board)作为第三方组织,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处理警察投诉案。内政部和平民复审委员会两个机构独立展开调查,会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在审理中,其它州县的警察也可能会介入调查。如果调查结果确认警察确有不当行为而且已经违反法律,地区检察官会发起诉讼。


在笔者所在的新西兰,我特别查阅了警察局的官方网站。为了照顾华人居民,这里还额外提供中文信息。网站上显示,在新西兰当地遇到警方询问、拘留或逮捕的时候,你的合法权利包括:


有权立刻向律师私下咨询并提出要求;

有权拒绝做出陈述;

有权质问被审问、拘留或逮捕的原因。


很早以前就从朋友处得知,新西兰设有独立于警察机构以外的第三方警方独立监察局(IPCA),公民可以拨打免费电话进行投诉。我点击进入了监察局的官方网站,看到这里正在持续跟踪并发布着本地居民对警察检举投诉案件的历史消息和最新进展。




除此之外,为了有效监管,警察局的网站甚至明示了投诉警方的各种可能方式,用到的地址和电话,至少做出了姿态:




有真相!唯有呼吁!唯有纪念!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在一本名为《人权与执法》的书中写到:


警察侵权的实际影响是多方面的:

-侵蚀公众的信任;

-加剧社会的动荡;

-妨碍切实有效的法庭诉讼;

-造成警察脱离人民群众;

-导致罪犯逍遥法外,而无辜的人却遭受惩罚。


在走向“司法公正,执法适当”的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在这条路上,媒体是“第一先锋”。


在美国,随着涉警命案的持续曝光,《华盛顿邮报》建立了死于警察枪下的命案数据库,通过一系列合理、深入、故事性的报道,不仅开辟了以数据新闻荣获“普利策奖”的先例,更不断倒逼政府进行信息公开,促进着对公权力的制约。


▼ 《华盛顿邮报》官网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已经有352名美国居民死于警察的枪口(分布图见下方)。而去年全年这个数字是990个。




在这条路上,我们每一个人的观点都体现着“世情“和”民心”,影响着事态的发展。


事实上,是民众对真相的执着、对亡者的纪念在真实地推动着一次次的社会进步。从14年前的《南方周末》聚焦的湖北教授嫖娼致死案,到09年的热搜词“躲猫猫”、“噩梦死”,我们可能要经历很多个案例,才能最终实现,对警察执法过程的有效监督,和对嫌疑人的适当司法保护。




百度or谷歌?聪明or善良?哈佛学子这样选择…...

别纠结了,也许你并不适合移民新西兰!

一条微信告诉你 | 在新西兰盖房子的全部流程

新西兰什么职位最缺人?什么工作最赚钱?

回复以下关键词收看更多实用信息

签证 | 交规 | 入境 | 奥克兰 | 皇后镇 | 罗托鲁瓦 | 惠灵顿 | 基督城 | 但尼丁 | 怀卡托 | 南岛 | 北岛 | 国家公园 | 高尔夫 | 入境卡 | 驾照 | 交通 | 大学

发现新西兰

| 新西兰第一微信公号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