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宋人的风雅生活

2016年05月04日 今日头条


文章选自头条号“吴钩的钩沉 ”

宋代文人的生活非常风雅、雅致。怎么个风雅法?《梦粱录》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看看这宋朝文人四艺——“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你就知道了。

1、烧香

烧香即宋朝的香道。宋朝之前,烧香只限于贵族与佛堂,到了宋代,香道已扩展至整个士大夫阶层,成了典型的文人雅事之一。

宋人在家居、宴客、读书的时候,都会在香炉中点燃香料,让整个环境沉浸在沁人心脾的香气中。黄庭坚还提出“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可见宋人对香的珍爱。我们从宋画中也很容易找到宋人焚香的情景。

下图是传为赵佶绘画的《听琴图》局部。图中有一个十分雅致的香几,香几上搁着一个小巧的白瓷香炉,香炉正飘着袅袅轻烟:

南宋刘松年的《听琴图》(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也画有香几与香炉:

南宋李嵩的《听阮图》、传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焚香》都绘出了文人生活中的香炉:

2、点茶

只有宋人敢说:“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因为在中国茶艺史上,宋人的烹茶方式是独一无二的。

汉唐人虽然也饮茶,但饮用的方式比较“粗暴”:将茶叶放入锅里煮,并加入姜、葱、茱萸、薄荷、盐等佐料。陆羽将这种煮出来的茶汤直接贬斥为“沟渠间弃水”。元明时期形成、流传至今的泡茶法,则过于朴实、简易,难以发展成一套繁复的烹茶工艺。

宋人烹茶,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首先,茶叶用“团茶”,即茶叶采摘下来之后,不是直接焙干待用,而是经过复杂的工序,将茶叶制成茶饼,用专门的茶焙笼存放起来。烹茶之时,从茶焙笼取出茶饼,用茶槌捣成小块,再用茶磨或茶碾研成粉末,还要用罗合筛过,以确保茶末都是均匀的粉末状。茶末研好之后,便可以冲茶了。先用茶釜将净水烧开;随后马上调茶膏,每只茶盏舀一勺子茶末放入,注入少量开水,将其调成膏状。然后,一边冲入开水,一边用茶笕击拂,使水与茶末交融,并泛起茶沫。击拂数次,一盏清香四溢的宋式热茶就出炉了。这个烹茶的过程,宋人称之为“点茶”。

传为宋徽宗赵佶御笔的《文会图》、《十八学士图》与刘松年的《撵茶图》都有宋人烹茶的场景:

茶艺的发展,又促成一种斗茶的风气在宋朝社会的蔓延。刘松年《茗园赌市图》画的就是宋人斗茶:

3、挂画

挂画是鉴赏美术、书法卷轴。宋朝文人聚会,通常都要挂出自己的美术、书法作品,供文友品评;或者取出自己收藏的名画,供大伙鉴赏。这就是挂画的生活艺术。一般来说,在士大夫雅集或博古时,挂画是常见的节目。

传刘松年《十八学士图•观画》、刘松年摹周文矩《十八学士图》、传张训礼的《围炉博古图》、宋佚名《博古图》,都绘有挂画的情景。

4、插花

插花作为一种生活装饰品,广泛出现在不同阶层的宋朝家庭中。宋代之前,虽然也有插花艺术,但一般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家庭,或表现为佛堂供花。到了宋代,插花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深入到寻常百姓家。今天比较追求生活情趣的市民、白领、小资,经常会买一束鲜花回家,插在花瓶中,装饰生活。宋人也是这样。

我们从宋代苏汉臣的《妆靓仕女图》、南宋佚名《盥手观花图》、南宋《六尊者像》(此画作者原标注为唐代卢棱伽,但有学者根据画中多种家具的形制判断,图画应该出自南宋人之手)、马麟《松阁游艇图卷》,都可以看到宋人日常生活中的插花艺术。

从四艺到三雅道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此文人四艺,如今在中国早已失落了,不过却在日本发展光大。

日本有所谓的传统“ 三雅道”——花道、茶道与香道:

其实,这日式的“三雅道”,就是从传统中国文人四艺中的“烧香、点茶、插花”演变过去的。华夏的雅道,最终成了日本的雅道。想想真令人惋惜。



长按二维码,勾搭头条君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丨今日头条

↓点击查看“吴钩的钩沉”头条号更多精彩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