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圈︱你可能没注意到的网络大电影正在崛起:这里曾上演用28万赚1500万的神话

2016年05月11日 腾讯娱乐



腾讯娱乐专稿(文 | 陈媛 耿飏 责编 | 子时)


在书面解释中,“网大”是指那些时长至少60分钟、只通过视频网站发行、以在线有效点击量直接变现为收入的“电影”;在现实生活里,“网大”可以是网吧内一位游戏玩家打发等待时间的消遣,也可以是一位青年导演冲刺院线电影前试手练习的中转站;而在影视从业者遍地的北京市朝阳区,“网大”还是近期圈内人嘴中提及频次颇高、甚至取代网剧和电影的饭局热词。


  “网大”爆红的前夜,是院线电影90%亏本的残酷,和网剧成功上位的美好。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网大”以近乎野蛮生长的方式经历了从无到有,并在前两者的夹缝中,发展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中,不但诞生了以28万成本赚回1500万的都市传奇,同时也暗藏了互联网巨头纵横捭阖的野心。


 这样的情形,让我们熟悉又陌生。


28万成本赚回1500万的都市传奇


当昆汀走出录像带租赁店,成为一名电影导演时,他肯定没有想到,在地球对面的中国,一位视他为偶像的年轻人,掀起了一场关于网络电影的革命。


网大标杆的诞生


2014年10月的一天,张涛和几个圈内的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彼时,由他担任编剧的网剧《清除者T》才上线不久 ,由于制作方面的差强人意,让他心里一直不太痛快。席间,有朋友聊起了刚刚兴起的网大,一下击中了他的心弦:“好莱坞不是出了个昆汀吗?我也可以自己当导演啊。” 



▲《道士出山》导演张涛已成网大领军人物


回家后的张涛,开始翻看视频网站上的点击排行,他发现香港导演林正英执导的僵尸电影的播放量常年居高不下,片中的道士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便有了拍摄此题材的想法。随后,他找到了国内最早一批做网大的淘梦网CEO阴超,和他说了创意,两人一拍即合。


当晚,异常兴奋的张涛连夜赶出剧本发给阴超,并得到对方的回复“没问题”。只是剧本原来的名字叫做《茅山怪谈》,后来为了蹭陈凯歌执导的影片《道士下山》热度,在投资方的建议下,将片名改为了《道士出山》。


28万攒出的“业余”班底


当时的网大,还完全不成气候,拉投资就成了首要难题。张涛找到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希望他能出资10万元,几番劝说下来,还是被对方拒绝了。


最终,除了社交软件“派派”赞助的15万,张涛和阴超等几个朋友又一起凑了13万,总共的28万成了他网大处女作的全部资金。资金不够,拍摄团队就要打折扣,摄影师只能请跟焦员,灯光师也只能请助理。两个多月后,这个几乎由半专业人士拼凑出来的草台班底,在河北保定开机。


为了节省开支,影片的场景一律从简,片中的游泳馆、操场等外景地,是他托在当地大学当老师的发小搞定的。和学校领导吃饭时,张涛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街头智慧,忽悠对方说这是一部青春洋溢、充满正能量的电影。觥筹交错间,场地费用全免。



▲由于资金短缺,场景、道具一律从简


2015年1月,保定迎来了最近几年最冷的冬天。剧组在这种情况下连续开着大夜,终于赶在第8天杀青。要知道,第一次当导演的张涛,根本没有分镜头的概念,只会顺着剧本情节拍,结果把摄影组、灯光组折腾得够呛。说起这不堪回首的一幕,他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很自豪地说,“第二部的时候就懂了。”


从互联网里翻出特效师


拍摄完成后,影片大约有200个特效镜头需要完成。张涛没有那么多钱去请专业公司,便从网上几百个原创视频里挑出了一个颇有想法的作品,并辗转联系到它的主人——四川音乐学院动画制作系的大三学生胡珏,以极低的酬劳请他完成特效后期。如今,胡珏已经是张涛公司旗下TOZFX特效工作室的总监,承包了很多网大的特效制作。


▲影片的后期特效由一名大三学生完成


随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道士出山》在2015年4月3日全网上线,在没有什么宣传的情况下,两天便收回了成本,十天票房破300万,百度指数大幅超过《道士下山》。截至到今年5月1日,播放量1亿9825万,票房近5000万,张涛团队收入约1500万。


这部生产出奇迹的作品,后来被人们视为网大标杆。号角吹响,硝烟渐起。


网大出山,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28万成本赚取千万回报的神话迅速在网大生态中发酵,也让混迹片场多年的副导演、摄影师、小有名气的广告工作室、沉寂了一阵子的微电影团队,甚至是大批的DV爱好者们陆续粉墨登场。


一段时间内,张涛的朋友圈几乎天天都有网大剧组开机的消息,与他曾经合作过的工作人员也陆续攒起了自己的团队。所有人都在兴致勃勃地摸着石头过河,并暗中祈祷下一个爆款砸到自己头上。


根据腾讯视频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一整年,有231家新团队进入网大领域,共推出了600多部作品。其中,80%是在《道士出山》火爆之后的下半年上线的。成本低、周期短、回流快,决定了这个时期入局网大的门槛和代价都极低。


三教九流的网大团队


正在着手建立网大制作团队数据库的云幕后CEO苏敏皓,可能是目前圈内接触网大团队最多的人。按照属性不同,他把这些团队分为土、洋、新三个派别。


第一派是土派:核心主创的背景很杂,主要是DV爱好者、婚庆公司、电视广告团队这类的草台班子。他们对拍片过程有些了解,但是操作极其不专业。“我见过有把大摇臂或者绿幕弄到现场,现学拍摄方法的”,苏敏皓对此哭笑不得。一位业内人回忆起自己曾接触过的某个团队,一共5万元成本,男女主角在一张床上演完了全部60多分钟,这一幕至今仍牢牢占据他的三观下限。



▲一个网大剧组设置在露天的换衣间


第二派是洋派:以摄影师、特效师为主导的技术控团队。他们多数曾是微电影时代的生力军,有圈内人脉,能够组织资源,并且追求高大上的画面质感,动不动就要花20万去国外取景。但是由于剧本无趣缺乏网感,很难符合当下网络用户的需求。


第三派是新派:他们大多是科班出身,比较懂电影语言,技术过关,又有片场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网络文学,有养IP的概念。这是网大商业模式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在苏敏皓的预判中,土派和洋派会慢慢被淘汰掉,新派才是网大未来的主流。不过,在这个行业火爆的初期,土派却担任了不折不扣的先锋部队。


院线电影的跳板


资深媒体人马巍算是苏敏皓口中新派的代表,他曾在一家影视产业类媒体中担任要职。去年,马巍从原单位离职,开始向影视内容的开发、制作转型。


“几十万的投资,10天左右的拍摄时间,相对宽松的题材限制,只要两到三个月的周期就可以上线分账。原来拍一部网大竟如此简单。”这是马巍对网大的第一印象,那时圈内正盛传“60%的网大都能赚钱”的说法,这也是他愿意投身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制作、回收都很短平快”。


多年的行业经验让马巍心里清楚,筹拍院线电影是他的最终目标,网大只是其中一站。网大最能考验一个团队的执行力——如果一个导演能够在成本受制,工作强度极大的情况下,拍摄足够的素材剪辑出60分钟以上的成片,那么他未来成为成熟影视导演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他希望在网大导演中,找到一个执行力强、镜头语言经得起考验的导演苗子。


这时,导演余庆进入了他的视野。2015年8月的一天,在另一位出身传统电影业的“新派”网大制片人郭胜的大力攒局下,他们决定一起合作一部以轰动全国的“洛阳性奴案”为原型的网大《监禁风暴》,余庆担任编剧和导演。在半个月的故事构思后,余庆用了2天时间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监禁风暴》改编自社会新闻


这部以新闻IP为原型的网大,拍摄成本仅为40万,但是出品人却有7个。在该片制片人杨明的记账本上,清清楚楚地记录了全部投资的来源,都是1万、3万、4万、5万的数目。


2015年9月22号,电影在西安开机,剧组用11个通宵完成了剧本中的99场戏。其中有大量的动作戏、强暴戏、床戏、雨戏。


拍摄结束后,余庆又跟完了后期制作的全程,他连续住了60天酒店,只有两套衣服,鞋子都穿坏了。马巍形容那个状态充满了对于电影的原始情感,他们都希望《监禁风暴》能拍成一部“够猛”的作品。 


2016年1月15日,《监禁风暴》全网上线,目前播放量1204万,投资人所得收益超过60万。就在几周之前,马巍和余庆带着他们的新项目《钢铁斗士》参加了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项目创投。这是一部预算1000万的院线电影,马巍说,“我们想用《鸟人》的方式拍摄一部拳击题材电影”。


资本催生的网大泡沫


资本的嗅觉永远是最敏锐的。那些还在娱乐产业里没头苍蝇一般乱闯觅食的热钱,就像闻到了一盘香气四溢的小龙虾,迅速向网大聚拢过来。对于那些投资者来说,几十万的网大成本不过就是一块名表的价值,况且文化产业自带的光环又实在太迷人,某种程度上让数字上的投资回报都变得不那么重要。


想投资,“先排队吧”


《道士出山》之后,张涛再也没有主动找过投资,即使他如今的身价暴涨,与投资方的分账比例达到70%,提钱上门的人依旧络绎不绝。最夸张的一天,张涛在一家咖啡店里连续坐了六个小时没挪地。在这期间,他见了包括华策影视、慈文传媒、金融人士、煤老板等在内的六波投资人,每波人一个小时。那位煤老板刚落座,上来就开口询问张涛导演费多少钱一天?听了太多这种开场白的他有点抵触,随口一答“一天10万”,对方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2015年下半年,张涛的团队先后拍摄了4部网络大电影,平均一个半月出品一部


那位曾经拒绝给《道士出山》投资的房地产商,在得知网大的惊人盈利后,也给张涛打过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沉默了好久,憋了半天才问出一句“现在还能投吗?”而电话这头的张涛呵呵一笑,答道“先排队吧”。


“2013年找不到投资,2014年到处找投资,2015年投资到处找我。”与张涛合作最久的七娱乐总裁张斯斯回忆道。像她这样最早一批投身网大的人,三年时间里的大起大落,就像坐了趟过山车一样。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张涛马不停蹄地拍摄了《道士出山2》和《道士出山3》上下集,还有一部《阴阳先生》,平均一个半月出品一部。但即使以这种互联网特色的速度奔突,一个张涛也绝对无法满足资本庞大的胃口。


一个网大PPT就值120万


几年前,在传统影视圈的酒桌上,经常流传着类似这种开头的段子:“有一个煤老板……”,后来,段子中主人公逐渐被“有一个做金融的”取代。但是,就在最近的网大圈,“煤老板”又再次活跃了起来。


苏敏皓最近就听到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个煤老板,听说网大很赚钱,就托朋友找了一个在传统影视公司任职的小制片人合伙做网大。因为《道士出山》火爆,他也想跟风拍僵尸片,要求小制片回去给他做个PPT方案。苏敏皓见过这个PPT,乍一看特别牛逼,阵容署名不是院线级制片就是国际化导演,连后期都是国内顶尖级的。但是PPT上所谓国际级导演,目前为止只拍过一部网大,还是挂名的。“但煤老板不懂,就觉得挺牛逼。据说当场拿出了50万预算,结果片子拍完严重超支,最终他掏了120多万。”



▲《道士出山》的成功,引来大批山寨货的跟风围堵


“一个煤老板因为看了一个PPT就投钱了,这就叫行业泡沫。” 苏敏皓说。


内容同质化


对于网大“扎堆跟风、粗制滥造”的诟病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达到了顶峰。曾有媒体粗略统计,在2015年上线的网大中,含有道士、僵尸、伏魔元素的大约200多部,这些网大不仅有着高度相似的角色和剧情,连片名都雷同得让人怀疑自己的记忆力。作为网大僵尸片的始作俑者,张涛也体会到了被当作“热点”蹭的痛苦。那段时间,他非常讨厌被人问起紧跟《道士出山》上线的《道士降魔》《道姑下山》等作品,它们不仅分流了《道士出山》的播放量,还导致他不停被人误会拍了续集。在他看来,比跟风更不能容忍的是拍得太烂,在许多伏魔题材的作品中,演员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灯光都是刺眼的,“太烂了,简直是在砸这个题材的招牌。”



▲《道士出山》的成功,引来大批山寨货的跟风围堵


同质题材的大批涌现,也让网大作品的优劣差距更加明显,那些缺乏竞争力的内容被市场无情抛弃,迅速沉入到互联网的汪洋大海。天天被“鸡汤”洗脑的张涛义正言辞的劝告所有投资者,“盈利空间被稀释了,《道士出山》的投资回报绝对不可能再有!” 


一组数据也揭露了网大市场背后的残酷现实:在2015年上映的那600多部网大中,只有35部作品分账收入超过100万,但网大的成本却在节节攀升。北京的网大圈流传的最新报价是:100万起步了,50万以下的项目都别做了,20万左右的片子视频网站看都不看一眼…… 


真正的幕后推手


在整个网大生态系统形成的过程中,视频网站一直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关键性作用。爱奇艺就是最早挖掘出网大市场含金量的一家。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2014年3月18日。”对于爱奇艺影业投资项目部总经理窦黎黎来说,这个日期的意义非同小可。那一天,爱奇艺第一次为网络大电影举行高峰论坛,并提出网大区别于微电影的核心界限——“用付费点播模式进行分账”。正是这种商业模式的确立,让网大真正成为了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也是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淘金的根本原因。


视频网站资源争霸的新武器


中国网民付费观看习惯的养成,要归功于支付技术的便捷化和版权意识的加强。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在线视频用户付费市场规模为51.3亿元,付费用户规模达到2884.1万人。


这样的数字对于视频网站来说,还远远不够。如何用持续不断的优质内容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保证付费观看的良性循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各大平台在内容争夺上,已不亚于当年的美苏争霸战,你砸大钱拿《中国好声音》,他就砸大钱拍自制剧。



▲视频网站平台资源争夺愈发激烈


成本低廉但效果并不差的网大虽属新生事物,但有视频平台通过自制网络剧吸引付费会员的成功先河,网大也可以按图索骥。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腾讯视频、优酷土豆、搜狐视频、乐视网等视频网站也纷纷加入战局,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将网大市场推向爆发。


网大的6分钟生死线


那么网大到底是如何抓住观众,又如何盈利的?


安迪·沃霍尔留下了这个时代的15分钟定律,而在网大中,这个时间被缩短到了6分钟。60分钟时长的网大,收费节点被设置在了6分钟,6分钟以前的内容免费试看,而6分钟以后则必须付费。业内人形象地称其为网大的“6分钟生死线”。


▲6分钟,是决定网大生死的临界点


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一部网大的“票价”被定为5元。无论你是单片观看,还是充值会员,视频网站都会以这个价格和网大制作团队进行分账。以爱奇艺为例,在该平台上,非独家网大的一次有效点击能分到1.5元,独家2元/次。其中独家内容根据优劣还有所区别,B级片2元/次、A级片3元/次,像张涛这样的大咖,甚至能够拿到3.5元/次。


而在腾讯视频平台上,对于优质网大则采取了版权买断或者保底分成的方式。这样一来,有效缩短了制作团队的回款周期,降低了风险。


为了吊起用户的观影胃口、更多地吸引有效点击,网大制作团队在影片前6分钟的内容剪辑、故事线索上费尽心思。制片人也通常把控着这关键6分钟的最终剪辑权。记者通过检索几部热门网大发现,它们通常都在影片5分钟左右的时候,埋下一个悬念。比如《道士出山》中,剧中人物在6分钟的时候第一次“见鬼”,然后画面就此卡住。


余庆的《监禁风暴》同样兼顾到了这一点。6分钟的时间里,女主人公一步步陷入成为“性奴”的深渊。他并不否认这样的设计:“影片一开始就先声夺人,这也是类型片的特点之一。” 当然,也存在着制作粗劣的网大作品,将影片最有“技术含量”的镜头都集中在前6分钟。一旦用户付费观看,他们就会恍然大悟。


为观众量身打造娱乐感


用鼠标投票的用户成为了网大真正的需求者。他们是谁?在哪?最爱看什么?这一连串炙手可热的数据,决定着网大制作团队和视频平台的发展方向。


根据调查显示,2015年网大的受众70%是19-24岁的男性,绝大多数来自二三四线城市。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惊悚、悬疑题材,道士、僵尸、软色情元素,为何会成为爆款;而高达94%的用户选择在手机APP上观看网大,屏幕的缩小、娱乐时间的碎片化,也决定了质感并不是网大的王道。如何用节奏、悬念、笑料等一直抓住观众眼球才是网大“正义”。



▲网友已养成用手机观看网大的习惯


除此之外,“网感”是在采访过程中出镜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但包括张涛、张斯斯在内的成功导演和制片人,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他们认为网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依旧可以从爆款网大中寻找到一些端倪:《山炮进城》中的东北口音、《道士出山》里简陋到可爱的特效……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网感的正确注脚。


张涛认为,“网大就是要娱乐观众、让观众开心。在审查允许的范围内,观众爱看什么就拍什么,要思考还要教育人那不是网大该考虑的事。”


他口中提到的审查范围,指的是2014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补充通知》。其中强调:防止内容低俗、格调低下、渲染暴力色情的网络视听节目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通知下达后,各大视频网站立刻着手建立起完善的审查机制。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各家平台都有一套标准化流程,业务编辑们会根据网大内容进行多轮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严防违规内容上线。 


网大格局洗牌


泡沫泛起的时刻,也是洗牌启动的时刻。


在资本和视频网站的双重“加持”下,网大的制作数量和制作门槛都已大幅提升。然而,平台的推广资源和付费用户却没有成倍增长。渐渐地,网大团队和视频平台之间的供需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平台订制游戏新规则

为了获得更好的资源,许多网大团队开始放弃全网播放的利益,只选择和某一家平台签订独家协议。


能够调动大量社交平台推广资源的腾讯视频,通过独播的形式最直接地解决了竞品内容同质化的问题。目前,平台上独播的网大作品《再见美人鱼》和《深宫遗梦》,都杀入了全网累积播放量TOP10——且是TOP10中唯二的独播作品。这两部影片是腾讯视频率先在女性题材这片“蓝海”中试水的结果,超高的播放量坚定了平台挖掘女性用户的决心。



▲女性题材成为网大探索的新领域


 “今年我们有100部网络大电影的独播计划,并且强化了‘企鹅独播影院’的概念。4月已经全面实现每周一部独播影片,5月则开始实行每周播两部独播片的规划”,腾讯视频电影业务部总监常斌希望,自家平台出品的网大能够尝试不同题材,以满足网友更多的喜好口味。


爱奇艺也在近期重新调整了非独家网大的分成模式,在最低1.5元/每次有效点击的C级片之下,再增加一档0.5元/每次有效点击的D级片,简称“五毛档”。同时,将优质网大的付费周期上调到12个月。这两个举动,被业界解读为通过给予好作品更好的资源,压低劣质作品的生存空间,从而推动网大的精品化进程。那些资质平庸的网大终将会成为“一日游”的炮灰电影。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底以后拍摄的那批低成本网大,现在根本没有平台肯发……


传统影视团队入局补位


在大批低端制作团队被淘汰出局的同时,一些传统影视团队迅速入局补位,成为网大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他们有着专业的制作实力、丰富的艺人资源,想和他们PK,仅仅靠网感是不够的。


2015年10月,华谊兄弟、本山传媒联合七娱乐共同投资的《山炮进城》上线。赵本山弟子们的悉数出演,让这部网大在喜感方面有了质的飞跃,成为继《道士出山》后又一部现象级作品,迄今为止以破2亿的播放量稳居全网榜首。这次合作,打破了传统影视公司与网大团队之间互看不顺眼的尴尬僵局,为想要入局的传统影视团队提供了一个样本。


▲传统影视行业入局网大优势明显


在香港著名导演王晶的眼里,如今内地的网大市场和香港90年代初期的电影市场非常类似,都是类型片当道,且产量巨大。目前,他已签约了6部网大的拍摄计划,首部由他担任监制,郑伊健、周秀娜主演、据称成本近千万的网大《我的极品女士》即将上线。


就连《泰囧》的编剧束焕也提出,要将网大打造成相当于好莱坞上世纪90年代DVD租赁市场那样,与院线有所区别、又可以相互补充的B级片市场。


当然了,有主动拥抱的,就有保守观望的。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不久前接受腾讯娱乐专访时就明确表示,暂时不会考虑投资网大。


没有“导演椅”的网大江湖


《深宫遗梦》的导演徐飞在“五一”期间拍摄了他的第二部网大作品《Angela拉拉》。开机当天,记者受邀前往探班。第一个镜头过后,徐飞走回监视器前,邀请站在一旁等候采访的记者一起落座导演椅。记者不解地问“导演椅不是不能随便坐吗?”徐飞以一贯夸张的表情表示吃惊“谁说的啊?!”然后摆摆手笑着说,“坐,我们这可没这规矩。”


这是记者探班以来,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在这样一个半小时就可以铺好轨道、架起机器的不到100平方米的场景内,传统大片场森严的等级、繁复的规矩和人情世故全都不复存在。像徐飞这样非科班、非学徒出身,但凭网感闯天下的新人们,正在定义一个全新的江湖规则。


一如诞生于互联网的许多新生产业一样,一切都太原始粗放、灵活多变了,任何试图用传统思维去理解这件事的人,最终只会更加懵圈。


英达导演因为《我为喜剧狂》中与徐飞的师徒情分,担任了《深宫遗梦》的监制,但他根本不懂这样的剧本究竟想要表达什么。甚至导演经验为零的徐飞在开机前表现出来的放松,也让英达百思不得其解,“我第一次当导演的时候,都是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在英达眼里,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电影的敬畏感在慢慢消失,这让他难以对网大产生认同。“我对现在年轻人做的事情,是真的看不明白。”



▲虽然出任监制,但英达似乎并不认同网大


采访英达时,徐飞就坐在我们的旁边,他并没有因为这番言论而感到尴尬。接到通知现场准备就绪以后,他立刻就飞奔下楼了。这次他不仅是导演,还要出演主角“天使”。成名要趁早,24岁的徐飞刚刚尝到了“成名”的甜头,他要马不停蹄地把这个甜头无限扩大。


总结陈词


网大风靡的背后,其实是一次针对影视行业话语权的全面洗牌。在这个等级、规则越发模糊的舞台上,有多少行动迅速的年轻人意气风发地登台,就会有多少犹豫不决的老人渐渐醒悟自己已然失语。


在这个全新的江湖中,或许只有虚无缥缈的网感、层出不穷的创意和敢想敢干的执行力,才是一统天下的屠龙刀和倚天剑。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往期《贵圈》阅读:


外籍音乐人的北漂生活:也买不起房,常被要求学京剧还要假扮国外大明星


明星、网红、90后都中了手机直播的毒,这背后的套路我们全掌握


实地探访90后都在玩的B站:员工直播吃炸鸡也能变网红,穿汉服来上班很正常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网络大电影《深宫遗梦》,美色心机对决皇室权力。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