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倒50万老外的数学题 ,老外算数真的很差?真相在这里!

2016年09月22日 美国新阳光国际


继一系列的脑筋急转弯席卷网络后,网友们近日被一个最新的令人费解的谜题难住了。


这个迷题需要算出三个符号的数值——一匹马,一个马蹄和一个牛仔靴。这个题看上去非常的简单,但是这个令人恼火且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答案诱使很多人尝试去完成。

自从在脸书发布以后已经收到超过50万的评论和1万3500次分享。

这个迷题包含四个问题,前面三个已经有答案了。最后一个问题要求你将牛仔靴和马相加然后乘以马蹄铁得出相应的数值。


评论部分的留言答案差异很大,从12到48的都有。但是,最初迹象表明,正确答案是21。

一些数学好的人能马上算出这个难题的答案。


一些人在跟他们解释了答案是怎么得出来以后还是非常的迷惑。

Alex坚持认为正确答案“不存在”!


那么,这种国内初中生都会解的题,为什么能难倒50万老外?老外算数真的很差?

来来来,小板凳准备好,听听旅居国外的博士怎么说~

如果您问的是老外中一般路人的算术平均水平的话。


特别当你一直在中国长大,而且不幸地还上过奥数班什么的,那等你一到国外,跟老外一接触,你就会惊讶于老外怎么这么“笨”!特别是在算术上。


我就经常拿以下几个例子跟朋友聊,以彰显我的智商。


有次实习时,算打针的剂量,老师考我们:30分钟打50 ml,问一个小时打多少ml?我张口就说100ml,各位中国同胞是不是觉得无需解释。可是老师和几个同学诧异的看着我,意思是:你乱猜的吧?其中一个同学立即行动,一边套用公式,一边按计算器:“50ml除以30 分钟,每分钟打1.66666666ml,再乘以60分钟,就是一小时,打99.999999ml”。算完,他满脸喜悦的望着我说:“You almost right!(你几乎全对啦!)” tmd,你才几乎全对呢!面对这样的老师和同学,我放弃解释的权利。


还有一次,考试药剂学的计算部分,中国同学考完几乎要睡着了,几大张卷子除了开头几个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后面全是简单的体重啦,浓度啦,剂量啦的比例问题,贼简单。如果没得满分,绝对是看错题了。等考完出来,老外同学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答案。我好奇地从旁边飘过,听到他们在讨论前面的一个计算题:三分之二除以0.8。一个老外激动地说:“怎么可能用分数除以小数?题目错了吧?”哎-----,真是绝望!


不但加拿大的老外,我在英国读书时,发现英国人也一样绝。到超市买点东西,算下来一共4.02英镑。我给收银员(一白人小哥)一张50英镑,又很知趣的找出2便士,也递给他,好找钱。他一脸迷茫地先把2便士退给我,然后按照计价器上面的金额,找给我45英镑98便士。我无奈地望着那堆金灿灿银花花的便士,只想对这位白人小哥说:“你开心就好!”。


这让我无比怀恋国内我家楼下菜市场卖菜的老婆婆。我去买菜,一块三毛一斤的白菜,她一称,一边嘴里飞快的说:“一斤二两,一块五毛六,看你老顾客了,就收你一块五,只算了你一块两毛五一斤,不谢!”我默默给钱,一边盘算我读博士的意义何在?


好啦,看出老外算术有多差了吧?优越感立马提升了吧?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老外们这么笨,为什么科学界甚至数学界最牛逼的人才却还是老外?


好吧,简单点回答这个问题就是:


第一, 算术≠数学


先看看算术和数学。算术,特别是加减乘除啥的,咱们中国人从小就做过不计其数,考试还不让用计算器,这么几十年如一日的下来,个个都成了算术熟练工。跟那些从小就用计算器的老外一比,当然是显得驾轻就熟啦。可是说到数学,包含的内容可是多了去了。举个例子,应用数学就包括微分方程、向量分析、矩阵、傅里叶变换、复变分析、数值方法、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控制理论、组合数学、信息论、计算数学等许多数学分支。你看,傻了吧?请问各位,这些数学问题你懂几个啊?在数学上,是中国人好还是老外好,这个就不那么容易比较了吧?所以,以后说话得小心点,说老外“算术”差,还算说得过去。敢说老外“数学”差,呵呵,那您数学好,您帮我解个傅立叶函数,先?什么?您不知道什么是傅立叶函数?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第二, 平均水平≠绝对水平


实话说,到了加拿大,我的一大发现就是:老外真是千奇百怪。不管是体积、海拔、质量、色差,还是智力、心理,他们都差异巨大。除开智力,其他的差异,那是基因原因还是后天环境导致,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明白。但是智力上,笨的,真是笨死过去,聪明的,简直像是神话,例子就不举了。关于“智力”上,为什么老外跟老外差异巨大,在加拿大这么多年再加上主动向丫丫打探,我算弄明白了,这个差距应该是环境所致,特别是教育环境。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的教育理念是“培养”是“琢”,产品比较整齐划一。


换句话说,在中国,学校、老师一门心思想的是怎么把你“琢”成“器”。所以,不管你是烂泥还是碧玉,都给你琢成瓦缸。看上去外形都差不多,可是烂泥作的瓦缸一装水就稀烂;而把碧玉琢成瓦缸,你说浪费不浪费吧!拿数学来说,管你什么脑袋,全中国的同年级的学生都基本按一个大纲、一个进度和难度来学。学不会的?不好意思,继续学,您必须会。一学就会的?不好意思,您还得坐在教室继续陪读。


而欧美的教育核心是“发现”是“筛”,产品固然高高低低。欧美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和特长,把某个领域最优秀的大脑“筛”选出来是学校的责任。


以数学为例,丫丫刚到加拿大读四年级时,老师在课堂上会讲一些基本的数学计算,超简单。之后,老师就发一些练习题给学生做。练习题有意思,不是每人发一样的。老师大体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先发简单的,一部分学生基本就跟这张练习搏斗到下课。而另一些学生轻松做完了这部分,老师就又给发一些难度更大的做。而刚从中国接受数学洗礼的丫丫又很快做完了,老师只好又发了一张难度更大的给她,直到没有试题可以做为止。做完的习题,老师也并不打分,更不告诉学生分数,只是就此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了。确实连最简单的计算都跟不上的,数学课会到另外的教室,由专门的老师辅导。数学超常的,比方说,丫丫现在9年级班上的一个同学,数学天赋特别好,数学课也是单独到另外的教室去学,学什么呢?12年级的数学已经学完了,现在在学高等数学---微积分,据说玩微积分跟咱们算四则运算一样溜了。高大上吧?!请问各位在国内上中学时,谁学过微积分了?而微积分可是在理工科、经济学上有广泛的应用哦。到了高中阶段,各门功课几乎都有不同难度层次,自己选。比如像丫丫这种画画牛逼,智商却能把整条街都拉低的学渣,数学就选那种最低程度的,大概相当于国内初一水平。学完一样毕业,不耽误申请大学。智商高的,想学微积分?没问题。就算您是爱因斯坦,也一样,上不封顶,您随意。


看出来了吧,欧美强调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去发展个人的天赋。尽管欧美绝大部分人的数学水平很差,但凡是真正愿意钻研数学的那一小部分人往往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诺贝尔经济学奖或菲尔兹奖不就还是老外的天下嘛。其他人糟糕的数学成绩也并不妨碍他们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总之呢,烂泥是糊墙的好材料,而碧玉,还是做高档工艺品比较有道理。


所以,回到咱们的题目,老外的算术真的很差吗?嗯,平均而言,四则运算是差点。不过要是说到数学和那顶尖的人才,我劝大家还是跟我一样,省点口水、小心为妙。万一人家向您请教微积分呢?到时候可别问我这是什么仇什么怨的!

(本文由旅居加拿大十多年的华侨范傥博士根据自己和她女儿的亲身经历所写)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