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父亲不懂英语,儿子不会中文,20年形同陌路,让他们打开心结的竟是……

2016年10月04日 加拿大蒙特利尔蒙城汇网


转载声明

作者:周乾宪

来源:中国侨网(ID:qiaowangzhongguo)


一个移民纽约的中国父亲不懂英语,与不会说中文的儿子形同陌路,20年不曾沟通。是什么让他们最终消除了隔阂?


父亲来自福州长乐,1980年代移民来美国时,身无分文,在外卖中餐馆司职炒锅,每天工作15小时。



(图文无关)


父亲从来不教儿子说中文,以为小孩子听父母交谈自然能说双语。然而,儿子渐渐长大,一句中文也不会。


父亲完全不会讲英文,全是靠英语流利的母亲负责与儿子沟通。父子俩的对话仅限于“吃饱没”、“身体好不好”等,没有任何交流。


“我没法与爸爸有视线接触,太尴尬了,就像在地铁上与陌生人互视,马上移开目光。”



(图片来自电影《父子》)


后来弟弟出生。这次父母知道孩子必须从小学中文,把弟弟送至曼哈顿华埠的中文学校。


“看到爸爸和弟弟用中文有说有笑时,我觉得自己不是这家庭的一分子,我好像只是个失败品,爸爸根本就不关心我。”



(图片来自电影《父子》)


父子间如同冰山的关系在孩子14岁那年出现变化。父亲在老家的家族经营建筑公司,生意蓬勃发展,考虑到返乡能赚更多钱养家,挣扎了许久决定回中国。


在临别前,父亲决定用中文写一封信给长子,再由亲戚翻译为英文。


信中述说着他的担忧,他害怕孩子缺乏父爱、不能学会待人接物、未来该如何在社会生存。


字里行间充满愧疚与忏悔。文末,父亲坦承对长子充满亏欠,并写下“我爱你”。



(父亲对儿子饱含深情的离别信)


“第一次读完信,我止不住泪水,这是第一次听到爸爸的心声。”

 

儿子深感愧疚,多年来对父亲不理不睬,竟没想到他如此深爱自己,因此许了个愿:“总有一天我要用中文跟爸爸说话”。


时光飞逝,儿子上纽约大学的第一个学期,选修了中文课程。


--------我是一个安静的广告位--------


经过苦读,终于能用浓厚口音说出简单中文。儿子给父亲写了一封回信,打电话用中文念给父亲听:


“亲爱的爸爸,回忆起儿时,就会想到母亲做的豉油鸡,亲人在餐桌上扯开嗓门,说着吵杂的福州话,以及你坐在角落安静地读书;母亲有时会说,去陪爸爸,但我认为毫无意义,因为我不会讲中文,最后都是独自回房。五年前的临别信,我读了上百回,感觉你第一次跟我说话,感受到爱子心切。而过去近20年却彻底误解你,深感抱歉,现在有好多问题想问你,希望了解你的人生,也盼望我们能用中文交谈,爸,我爱你。”




父子俩关系解冻,经常用微信联络。


去年儿子到上海游学,中文越来越流利,他们还到福州参观父亲老家,父子俩人促膝长谈,终享天伦之乐。


新移民家庭沟通难

和这对父子一样,不少移民家庭都遇到不同程度与子女沟通的问题。


最经常出现的,是子女不肯说中文,家长不会说当地语言。


父母失去了与子女对话的能力,也等同于失去了他们。



 

移民一段时间后,长时间接触西方文化的子女渐长,与仍保存传统中国文化思想的父母,话题愈来愈少,甚至感到难以沟通。 


这导致,华人新移民与子女之间普遍存在着双重代沟:长辈与子女间的代沟,文化冲突引发的隔阂摩擦。


小侨支个招

 >>>> 扫除语言文化障碍


家长主动学习当地语言:有的学校或社区开设有夜间免费成人语言课程,家长应抽出时间主动学习当地语言。一方面扫除和孩子的沟通障碍,另一方面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让孩子学中文:“中文热”近年横扫全球,双重文化背景,可以成为华人新移民子女未来发展的“两把利器”,既熟悉住在国环境,中文好又可以开拓亚洲市场。


在言传身教中树立起子女的文化认同:一些华裔新移民开始带领孩子参加“寻根夏令营”,利用假期时间回到故土,感受纯正而又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



 >>>> 注重孩子心理需求,平等沟通 


在教育问题上,当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对待孩子并与之交朋友。


青春期的华裔孩子面临身份认定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需要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选择究竟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月是故乡明,他乡月也明!”




做父母的尽管在海外的生活中要时常忙于生计,但再忙,也应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对于有厌学等叛逆心理的青少年,不妨让其参加教会、小区机构等做义工,多和不同人接触。


此外,在拥有多个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也应该注意,不能因为照顾年纪较小的孩子而忽视对年纪较大孩子的关心,他们经历过“缺爱”的童年,正值青春期的这一群体,敏感程度会比其他时期更强烈。


    


总之,家长可以采用柔性方式,助华裔在融入当地和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间找到平衡,让侨二代成为优秀的新生力量。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