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名“的烦恼:两个名字两种生活

2016年09月27日 走遍美国


来源:侨报网(ID: chinapress) 授权发布
凭借给中国孩子取英文名,英国年仅16岁的博•杰瑟普发了一笔横财,赚到了4.8万英镑。巨额的收入背后是一个更让人惊叹的数字, 她的客户已经超过20万人。

“拥有一个英文名”似乎将成为下一代的中国年轻人的标配。难怪有网民调侃:COCO李玟、GIGI梁咏琪、JJ林俊杰之类的称呼或许不将只是停留在娱乐主持们的播报里,走在大街上或许也能听见有人在叫,“嘿,那不是Jack张三,James李四吗?”

在全球化的当下,这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在大清朝,西方人都给当时的国际风云人物康熙大帝取了个英文名:Kayser。

然而,博•杰瑟普所发掘的这个看起来已经很可观的市场背后,一种烦恼正在中国年轻人中间蔓延。文化差异之下,英文名,在取与不取,该怎么取之间成为了一种困扰,更深层的是,一个小小的“洋名”不仅停留在简单的称谓上,而是与学业、事业、人际关系有着难以理清的纠缠。
“老外更喜欢我的中国名字”
在美国呆了四年,回到中国后依然“混迹”在老外圈子里,并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徐静开玩笑说,自己没有英文名,但好像也活得挺好。

尽管圈子里的几乎所有中国朋友都有英文名字,但徐静对此并不感冒,老外叫她“Jing”,中文稍好的甚至会尝试叫全名,记忆里人生最后一次被叫成“Jane”还在是高中英语课堂上,“以前在国内没有那个氛围,要是在课堂下也叫英文名,就太装(做作)了,所以基本那基本不算名字,只能算是上英语课的代号。”

实际上,是否该有一个英文名,在2009年准备前往美国留学前,徐静也曾有过纠结,“上托福补习班,老师和同学很多都会相互称呼英文名,就觉得老外念中国名字会不会有点难,是不是有个英文名会让老外感觉亲切一些。”

然而,当抵达纽约,开始留学生活后,徐静发现自己有些多虑了,有来自中国的同学向老师介绍自己时用了英文名,得到了回复是“NO,我更希望听你的中文名字。”

在中国,如果一个外国人做介绍时说出一个中国名字,中国人十有八九会觉得很有意思,并多多少少会被这个老外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而感动一把,瞬间就被当成了国际友人。加拿大学者马克•亨利•罗斯韦尔就是个典型的案例,在中国的主持演绎经历让他几乎家喻户晓,然而绝大部分人都只知道他的中文名“大山”。

但徐静说,美国人更喜欢她的中文名字,“如果我用英文名字介绍,很多人会觉得很没意思。读好中文名字虽然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虽然有些难度,但他们会觉得读起来很有意思,并会努力学习读对,有个同学每次叫我名字都时候都会问我他读对了没。”

在徐静看来,生存在一个移民国家,美国人似乎早已习惯了听到来自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名字,很多人甚至对读好这些名字有了天生的兴趣,“我的名字还好,有人的中文名对美国人来说真的太难,但很多人也会拼命卷着舌头学。”

中文名不但没有成为负担,还经常为徐静在与人交流时提供了谈资,她和老公就曾正儿八经地讨论过她的名字,从发音到来源,再到中国人取名字的方式,弄得她自己都上网好好研究一番。

而没有英文名也让徐静避免了另一种风险,在互联网上,因为不会取英文名而闹出的笑话段子比比皆是,“高中时很多同学叫自己Cherry、Candy、Juicy,到了美国才知道,这些是性工作者用的名字,很不雅,apple、rainbow之类的又太不正式了,会让别人觉得你狠业余。”

在徐静的同学里,大部分其他国家的同学都会用的本国名字,比如印度人、日本人,往往只有中国学生会有英文名,“不过也可以理解,中文名字有的实在太难度,而印度、日本的名字对于美国人来说读记都不是难事。”

不仅在国外,在中国国内,人们对英文名的追捧也在日趋高涨,而在热度升起之时,也总有人保持着警惕,有批评者知乎年轻一代“崇洋媚外”,“忘本”。

虽然自己并没有用英文名,但对于此类担忧徐静却并不认同,“就算我有英文名,我也不会不认同我的中国名字,而且它所在代表的亲情以及中国人的认同感是英文名所无法取代的。”

在徐静看来,英文名的取舍完全看个人喜好, 并不存在对错问题,“当然,你非要取一个让人难以接受或者不分场合,非得让三姑六婆叫你英文名,那就是有毛病了。”

如今,徐静将老公带到了中国,两人一起生活在北京,和自己一样,她没有为老公取一个中国名字,“其实学会叫别人的本名也是一种尊重。”

“两个名字两种生活”
“春节了,各路名媛贵妇被打回原形。不管平时装得多国际多上流多高端多大气多与众不同,这个时候都要:回浮来!回寨里!回店子!回村里!走泥路,跨阴沟,踩水塘,回到三姑六婶的怀抱!名字也从Kenny,Christina,Daisy,变成铁蛋,二狗子,大毛,萝卜头,大番薯,土妞……”

这是春节期间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而对陆琴来说,这是真实的生活。

陆琴在某国际知名酒店从事公关工作,上班时,总是面带微笑,一身利落的职业装,踩着高跟鞋走得自然利落,说起话来客客气气,标准的都市白领形象。

这时的陆琴不叫陆琴,酒店里所有人都会称她Nancy,和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妻子一样的名字。

如今,在中国,外企与英语有割不断的关联, 讲英文,读英文,要想应聘首先得看得懂英文招聘启事。而员工有一个英文名字已经渐渐被视为一种企业文化,入职第一天,人事就告诉陆琴,“我们是国际知名酒店,需要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

这并不像学生时代因为喜欢“007”就任性地称自己是James Bond,有过职场经验的陆琴清楚,这个名字将影响她在领导和客户心中的形象,“如果显得很随便或者名字有问题,印象分肯定会打折扣,再说这也算是正式的名字,得正儿八经地对待。”

经过一番研究后,陆琴最终选择了Nancy,时至今日,Nancy这个名字已经被叫了七年,“不能太怪,又不能太随便,总统的妻子都叫这个名字,总不会有问题吧。”

陆琴并非海归,大学毕业就在酒店业打拼至今,从未想过自己会改名,但工作需要也从未有过排斥,毕竟管理层有很多老外,客人里也有不少外国人,“刚开始时会有一些不适应,面对外国人还好,但跟中国人会有点尴尬,现在早已适应了。”

虽然对于一些同事的英文名也有吐槽,但陆琴对于酒店的这一做法并无太多意见,“作为企业形象和管理,不得不说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至少一些员工自己都会觉得很洋气,对企业的认同感自然加强不少。”

真正让陆琴感受颇深的是,就像段子所想表达的那样,两个名字将她的生活鲜明地分成了两个部分。作为Nancy的她出入酒会、发布会,接触高端人士,光鲜、干练,而作为陆琴她却是十足的“接地气”,挤地铁,回到出租屋,过“北漂”的生活。

工作上很多和陆琴打交道的人不知道她的本名,而家人和朋友也很少有人知道Nancy,她常跟人开玩笑说她是一个人格分裂者,一个叫Nancy,一个叫陆琴,一个高大上,一个大土妞。

当那个段子出现在微信朋友圈里时,她说她还留言称,Nancy要变身了陆琴了,“以前看电影里面,一帮美女靓男在公司里互叫英文名觉得好羡慕,现在才发现都是假象。”

接受采访时,陆琴正打算跳槽到另外一家酒店,她说她的履历里已经加进了自己的英文名字,“估计和陆琴一样,Nancy将相伴一生了。”

“他的未来离不开英文”
中文名由父母来定,陆琴手上还攥着取英文名的权利,但年仅3岁的裴理却连这一权利都被剥夺。

裴理的父母都是“80后”,当裴理出生后,“海归”父亲裴小平在取名的过程中突发奇想——“不如连英文名也一起取了”,于是还不懂何为名字的裴理就有了英文名“perry”。

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像裴理一样,从出生起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英文名字,而随着双语幼儿园、国际学校在中国的遍地开花,几乎所有孩子都注定将有一个“洋名“。其中很多是接受老师给予的“命运之英文名”,而也有越来越多父母开始为孩子的英文名操心。

博•杰瑟普的案例就是最好的佐证,因为她的客户基本都是新生儿。据说甚至有比较传统的父母如同取中文名一样,在取英文名时用上生辰八字,测个吉凶祸福,或者是喜欢与国外成功人士同名。

虽然裴小平说,给孩子取英文名只是一时兴起,而且只是取了一个谐音,并没有太多想法,但他也表示,希望能把取英文名变得更正式一些,“名字由父母给予更有一种仪式感。”

在裴小平看来,虽然现在家人基本不会叫孩子英文名,但在未来,这个名字肯定会排上用场,“上学就不说了,未来的一代和国外的人打交道的机会肯定会更多,他的未来离不开英文。”

似乎陆琴的路是很好的例子,很多家长都抱着待到找工作时再临时抱佛脚,为何不早作准备的心态,当然,这种准备在其中一些家长看来还包括上国际学校、留学甚至移民。

而对于这一趋势,有过出国经历的裴小平显得非常包容,“就像老一辈的人取名总喜欢取卫国、红兵、振华一样,下一代孩子都有一个英文名只不过是时代的烙印,而且英文名绝对不会完全取代中文名字,或许再过几十年,该轮到外国人集体取中文名了。”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