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评:澳媒炮阵齐射下的那些吃瓜群众们!

2016年10月03日 今日墨尔本




今日社评

过去的2个多月可谓多事之秋。从南海仲裁到奥运,从人口普查到参议员邓森辞职。通过旗帜鲜明地向中国和华人社区开炮,澳洲各大媒体无不赚足了眼球,步调一致将反华情绪推向高潮。有评论员称,“澳中关系正经历着近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在此期间,韩森和她的一国党20年后卷土重来,轻松抢走国会4席,成了足以左右政局的一股力量。


这一切似乎预示着,种族主义和狭隘民族观在这个原本祥和的国家正蠢蠢欲动,“白澳政策”势要抬头

01
三大事件持续升温


早在今年7月,随着国际法庭所谓南海“仲裁结果”的出炉,澳洲政府和几家主要媒体便如打了鸡血般兴奋。且不说以外长毕晓普为主的政客们多次“敦促”中国执行裁决,仅从媒体报道来看,透露出的讯息除了指责质问,更多的是一片“恐慌”


恐慌本无罪,但恐慌是发自内心还是有意为之,动辄扣上“世界大战”的帽子,时不时就一片血红配图,就不得而知了。



南海之后是奥运,围绕着孙杨“兴奋剂史”的一系列口水仗此起彼伏。澳媒口诛笔伐,华媒奋起反击,两国网友分别抱团互喷。其中澳洲选手霍顿的一张Instagram照片下,短时间内骂帖留言多达近50万条之巨。几个回合下来,输家赢家很难界定,但有一点倒可以肯定,中澳之间原本良好紧密的双边关系,硬生生被撕了个大口子


接下来的澳洲人口普查网站“宕机”事件,将这一系列闹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昆士兰科技大学的Nigel Stobbs教授称,来自中国的黑客攻击导致普查网瘫痪,但攻击数字地图则显示,当日澳洲并无黑客活动的迹象。副总理Michael McCormak和澳洲国家统计局负责人DavidKalisch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于是网友们不得不质疑,为何单单把中国黑客拎出来“背锅”?两国领导人不久前刚表态双边关系达到了新高度,这如今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恨?

02
两百年门脸两周砸碎


澳洲媒体针对中国和华人社区最为声势浩大的一波攻势,源自8月底多家媒体指向联邦工党议员邓森的几篇讨伐檄文。要求华人企业代付1670澳元差旅费,收受数瓶红酒,以及在华文媒体上发表“与工党政策不一致”的南海评论,这都把邓森推到了聚光灯下。


 

邓森一度辩解,这些“好处”都已申报且不违法,工党反对党领袖薛顿也出面力挺。拆开单独来看,这些事情似乎都不“致命”,不过相互之间一旦被扯上“拿人钱替人说话”的“逻辑”关系,加上大小澳媒每日高频率轮番“无差别轰炸”,邓森最终难敌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数日后引咎辞职,退居后排休养生息。然而,在这轮传媒界的全民高潮中,这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在随后的两个星期时间里,澳媒的矛头开始转移向华人社区和跟中国有关的机构,玉湖集团董事长黄向墨等几位华裔商人被反复点名,海外政治捐款是否应该被禁成为热门话题,社区纳税人的政治捐款和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捐献,被有意无意画上了等号;


之后,华人议员和早先联邦大选华裔候选人的照片一张张上报,他们成为第二轮打击对象;再往后,多间澳大利亚高校被批,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和西悉尼大学澳中文化艺术研究院都被贴上“亲华”标签。


在这场风波里,在澳华文媒体也被卷入,被指已成为中国政府在海外发声的“喉舌”,而网络新媒体更是首当其冲……


于是,在9月份的中上旬,整个华人社区风声鹤唳,一片瑟瑟。敏感人物和机构纷纷噤声,人人自危。为了避开是非,那些常常将华人对澳洲功绩挂在嘴边的主流政客们,多数也固步观望,不愿上前声援。一时间,仿佛华人在澳两百年所辛苦攒下的家业和门脸,在短短两周内被砸了个稀烂



没有人再提自淘金潮以来的近200年间,华人为建设澳洲社会所做出的努力,尽管前总理艾伯特在公开场合高度肯定华社贡献的演讲仍言犹在耳,现任总理谭保今年4月出访中国时,也刚大谈在澳华人为推动中澳交往所做出的成绩


在一些媒体笔下,华人作为澳洲建设者的形象已被颠覆,他们成了敲骨吸髓的享乐者和资源掠夺者,这也引发了澳洲民间的抵触和情绪反弹。


03
到底是恐华还是反华?


细究澳洲到底是“恐华”还是“反华”,其实意义并不大,区别只在于是否付诸了言论或行动。不过,澳洲政界和学术界对中国心存高度戒心,以及一群冷战分子在通过媒体表达针对中国的负面观点,这是不争的事实。


早在8月底,新届联邦国会重开前,国会图书馆曾发布一份简报,警告新届议员们,不要被一些商业团体推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将带来的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而没有意识到,北京是在试图构建一个新的战略集团以对抗美国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8月30日报道,简报作者是国会图书馆的Geoff Wade。他称中国“雄心勃勃”,试图用“一带一路”来构建一个新的战略集团以对抗美国,还称中国在亚太地区投资数十亿澳元于基建设施方面,其中包括澳洲的北部地区,这都是为了赢得战略优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负责人Rory Medcalf认为,“中国软实力和政治捐款的最终目的,是让澳大利亚政府脱离美国,减少澳大利亚反对中国的南海立场的可能性。”



曾担任北京福特基金会会长的斯威本大学中国专家John Fitzgerald认为,中国在过去的10年里都在尝试影响澳洲的教育机构


据《澳大利亚人报》9月6日报道,澳大利亚国防部前雇员、战略学者Paul Dibb指出,很多在澳华人效忠于北京而非澳洲。迪布罗指出,目前约100万在澳华人中,超过三成出生在中国,此外还有14万中国留学生


04
“无需对华过度恐慌,中国不是IS”


针对风起云涌的排华浪潮,前外长、澳中关系研究院院长Bob Carr本月10日在《澳大利亚人报》上发表题为《无需对华过度恐慌,中国不是IS》的评论文章,指责冷战分子的偏激言论


Carr批评《悉尼晨锋报》的Peter Hartcher,后者将中国与IS相比,将乐观积极看待中澳关系的人视为“老鼠、苍蝇、蚊子或麻雀”。


针对有消息称中国游客带来间谍风险,Carr反驳称,“如果中国游客真的对澳洲国家安全带来威胁,那日本也太大意了。去年共有378万中国游客访日,几乎是访澳人数的4倍之多。如果《澳洲金融评论报》的文章不是在散布可笑的谣言,那只有一种方法应对,即对华取消旅游签证。”


本月16日在《悉尼晨锋报》发表的题为《影响力特务的回归》一文中,Paul Malone指出,“妖魔化华人活动最积极的是澳战略政策智库的执行院长Peter Jennings”。前总理办公室负责人JohnMenadue则表示,Jennings的智库受到美方影响,其22%的赞助资金来自与全球军事武器制造与服务相关公司,例如空客、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等。


除了政治上的排华,澳洲民间近年来一直在传递着针对中国方方面面的恐慌,如海外投资,“中国人快要买下澳洲”的言论沸反盈天。不过,联邦财长Scott Morrison本月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投资者在澳拥有的农地面积仅占不到0.5%,以146万公顷排名第五,远远少于英国的2750万公顷和美国的772万公顷。


05
华人吃瓜围观忘了伤疤


被过分渲染也好,被误读也好,这场沸沸扬扬的“运动”,导致“澳中关系面临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韩森和她的一国党20年后卷土重来。不仅如愿拿到国会4席,也轻松避开舆论锋芒,利用近来甚嚣尘上的各国恐袭事件做文章,一时竟貌似占领了道德的高地。


自入主国会以来,韩森便开始旗帜鲜明地抵制穆斯林。她在参议院发表相关演讲的一周之后,Essential Research发布的一份民调结果显示,49%的澳人支持禁止穆斯林移民。


不得不提的是,越来越多在澳华人也开始对韩森“刮目相看”,在本网和其他网站新闻下留言,对韩森炮轰穆斯林的做法表示赞同和支持,对韩森个人也开始持接受态度。有网友说,“我开始越来越喜欢她了”。也有人表示,“韩森敢说敢做,比其他政客真实多了。”



他们或许并不清楚,早在20年前韩森第一次进入国会并发表处女演讲时,曾高调呼吁澳洲政府检讨移民政策,废除多元文化,称“亚洲人正淹没澳洲”;这些网友也许也没有留意到,就在本届联邦大选投票日后的两天之际,成功锁定一个参议院议席的韩森再次曝出惊人言论,点名悉尼华人区Hurstville,称“亚洲人正疯狂涌入,恐怖分子就行走在澳洲的大街上”,并且“亚洲人正在不断买走澳洲的农地和房产”。


对有些社区老移民,我们可以说,他们或许“好了伤疤忘了痛”,不记得当年摇旗呐喊的热血。当所有焦点集中在穆斯林身上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年轻一代而言,他们从来就没有过伤疤,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


对一个靠攻击他人谋取政治利益的政客来说,韩森考虑的是如何获取最大的社会关注和认同。全球恐袭频发的当下,穆斯林社区自然首当其冲。不过,枪口迟早会调转,也许下一个目标的切换,便就是那些围观看热闹的华人吃瓜群众了。


打击恐怖主义,这基本已是全民共识。不过,以恐怖主义为由头,拿宗教和种族歧视当枪使,这种做法比起真枪实弹的恐怖袭击来,杀伤力一点都不会更弱,且杀人不见血



随着时间的过去,纷纷扰扰的舆论似乎重又趋于平静。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激起的些许碎浪。当一切回归风平浪静之际,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记住曾经水下的暗流汹涌,多少人会乐颠颠加入吃瓜群众的队伍。


在这场风波里,邓森只是一抹炮灰而已,那些被点名的个人、组织和机构,都不过是这场无差别齐射中的牺牲品。如此声势浩大的炮阵,瞄准的目标远不止这一些。


澳洲是一个以多元文化为豪的国家,但却从未消弭过因为多元文化而潜伏的危机,从最早的“白澳政策”,到近年的歧视印度人、华人和穆斯林。前总理陆克文也曾明确而无奈地承认,“澳洲的种族歧视现象十分严重”。



那是自然的,连《反种族歧视法》18C条款都差点被删除的国家,对最大贸易合作伙伴都能步调一致群起攻击的国家,如何做到种族和社群平等和谐共处?


一手拿钱,一手掏枪?


或许在这点上该学习美国,某些相互的尊重和宽容,只能基于严格的立法基础上。无论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


最后,希望华人社区不再吃瓜。


责任编辑:Fred Zhang,yy




点击查看墨尔本最实用的分类信息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