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最全对比,35张图,一目了然,却又如此触目惊心!

2017年10月24日 臣信集团



30年前的改革开放,吹来了不是最炫名族风而是来自西海岸的美式风,美式教育走入人心,没想到除了五星红旗之外星条旗居然也那么的好看,没想到除了白斩鸡之外肯德基也是那么的好吃。


美式教育就如同传教士,而众多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就是他最虔诚的信徒。学生看到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家长看到了多样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学校。老师看到了好学,积极,自主学习的学生。每一个人都依据自己的期望值,窥视到了美式教育的好,于是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留学机构,国际学校。



可是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看到了美式教育的好,却又期望中式教育的结果。学生期望好的成绩,老师期望规整的课堂,家长期望循规蹈矩的学生。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入美国各大院校,送去他们心中的乌托邦,至于中美教育究竟有和不同?我想大部分人还是不了解的,下面的35张图片将让你对中美教育来一次深刻的反思。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西塞罗



孩子在一件事情上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其带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而有力。



过程导向的努力比结果导向的努力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15年后的成功,而不是现在某一科目的成绩。



一个好老师一定不会被教科书捆住手脚,教材是给代课老师准备的。教育的精髓应该是忘记了课堂上教的所有内容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会如何获得、过滤、分析、使用信息才是关键。要进行更高等的智力行为要有坚实的记忆力基础,但绝不能停留在那。15年后最热门的工作,要么现在还不存在,要么再也不复存在了。



老师如果不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也会像公交售票员一样被淘汰。



找到每个孩子胸中那个小火星,给Ta氧气和空间,Ta就会熊熊燃起。



更多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和同侪交流的过程中,而不是老师的备课笔记。



面对不可知未来带来的挑战,比学会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



没有人能比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更努力。作业不在量,在于做什么。



出题老师不应该因为能把学生按正态分布划成三六九等而洋洋得意。



很多大学不再把考试成绩看做唯一的评判准则,因为已经意识到学生为得到高分所付出的代价。



由学生亲自向爸妈演示这一年的收获常常让家长目瞪口呆,热泪盈眶。



其实找到答案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提出更多的问题,引发更多的思考。



若要付出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代价学会某种技法,那还不如不学。



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和特长决定了你能否在美国高中和大学幸存下来。



从小学会对体力和技能劳动的尊重能帮助消除甚嚣尘上的职业歧视。



只有发自肺腑,用心用智的援助行动才会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温度。



通过付出获得的成长的价值远远高于通过索取得到的成绩上的进步。



助人的过程也能获得很多力量。



如果通过做题就能培养文学修养,那也难怪好作家纷纷退出作协。



阅读可以培养出热情,习惯。



我们真的可以因为孩子一年级就能做三位数的加法永远得意下去吗?



与其过早空谈爱国主义,不如让孩子先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怎样管理它。



我们需要更多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人,不是马屁精,告密王,小官僚。



拿到钢琴十级证书的那天,TA可能开始憎恶音乐,这和高考是一个道理。



永远不要把学习放在玩的对立面,其实误用时间比虚度光阴更可怕。



我希望有更多时间读书、旅行、弹吉他、思考、做白日梦。



温饱之后,是时候关心一下孩子精神上的需求、挑战和必要的帮助了。



如果你真的不想让孩子蹭破一点皮,就干脆把体育课和春游也取消吧。



如果你用车的牌子来定义你人生的价值,你的孩子一定也会这么做。



个人的输赢永远没有团队胜利来的重要。



分清楚你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别打着爱的旗号伤害Ta还一脸无辜。言传不如身教,别忘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最称职的父母。



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家长不缺抱怨对象,缺的是合作的力量。


我们来了!

我们来了!

我们来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有意报名者请在微信底部留下姓名+联系方式,我们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 ,或直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400-902-1930或021-64483170。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