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皇家妇女医院产前课

2014年03月20日 澳大利亚


  18周第一次前往维州皇家女子医院RWH那天,我们从助产士MIDWIFE手中得到了两本手册:《having your baby at the women's》、《breastfeeding your baby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new mothers》。两本手册都有显著的RWH的LOGO,会让你有明显的归属感。


  

  从此,晚上临睡前10分钟成了学习时间。阅读的过程、怀孕的切身体会加上自己的专业背景,让我看到了更多澳洲医院孕产健康教育资料的不同,不论形式、表达方式、内容、系统性、全面性,和国内的资料差别很大。这来源于中西文化差异、孕产理念差异、医疗制度差异。。。说其原因,我并不专业,无意细说,只想把其中的内容呈现一二,让国内孕姐妹分享,尤其是一些知识点上,能够对中西方孕产观点进行借鉴、取舍,更理性地对待孕产。

  

  【服务】与国内类似之处不赘述

  

  ●开篇首页,目录开始前,首先展现“孕期任何阶段,对您和宝贝有任何担心,或者认为你可能要生了,可以随时联系医院的电话*******”、“以下情况下,您应该联系医院”、“医院的交通和停车问题”。——方便了孕产妇与医院的联系,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就医。

  

  ●医院提供12周-7岁孩子的看护。——对于不限生育的国家,孕产医院提供这样的服务非常必要。

  

  ●医院提供多语种翻译服务。——对于移民多元文化国家,这样的服务很贴心。

  

  ●医院提供女性社会支持服务、暴力和性侵帮助、酒精和药物问题服务。。。——西方社会的社工体系,能够给各类人群提供更多与医疗相关但又不是医院能够解决的困扰。

  

  ●医院提供产前课、母乳喂养课、预防抑郁课。。。——课程内容丰富、分类比较细,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当然费用也都是分别收啦。

  

  ●医院为19岁以下年轻孕妈妈提供支持帮助。——不歧视、不批判,更多支持和帮助,这才是医疗体系的工作。

  

  ●家庭住宿服务。(当然不是医院内有宾馆,是协助你寻找周边的住宿。)——这倒是人力资源、公立医疗资源不足,造成偏远居民就诊困难的解决方法。

  

  ●可以向医院提出希望女医生进行诊疗。——没想到吧,照顾患者习惯风俗是移民国家的特点。

  

  ●教学医院,诊疗前会向您告知有学生参与,您更可以拒绝。——我非常支持教学医院,但是起码的知情同意权,西方医院更重视。

  

  ●明确告知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受到保护。——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奶粉厂、胎毛笔厂家频繁给新妈妈打电话的情况。

  

  ●明确讲解公费医疗和海外无medicare人员付费方法。——非常方便不熟悉澳洲医疗制度的海外人士。

  

  ●在孕产过程中,孕妈和婴儿的维护由同样一组医生和助产士的团队服务。——对孕妈的身体精神了如指掌,而且是一个团队的人,就不存在某个医务人员出国出差,孕妈在别人手下不被重视的现象。

  

  ●孕期可以选择医院独立维护、医院和GP联合维护等多种方式。——这是西方全科医疗体系决定的。

  

  ●资料上有三个孕程的基本身体变化、宝宝变化、基本知识、图例。——对于实在懒得购买书籍学习的孕妈,这就是最基本的学习资料了。

  

  【孕产维护观点】与国内类似之处不赘述

  

  ●强调同伴partner的概念,包括丈夫、同居者。——未婚有子不会被批判,同居也是很平常。医务人员在不了解你们关系的情况下,都会统称为“partner”。真是不像国内,啥都要结婚证。

  

  ●咖啡因问题。少量饮用茶、咖啡、可乐饮料是安全的。而V、MOTHER、红牛等能量饮料不建议喝。——国内孕妈们听茶色变、听咖啡脸变、视可乐为毒药的,哎。。。

  

  ●不论在孕期感受、锻炼等问题上,听从自己的身体感受。——孕产是非常个性化的事儿,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模一样,所以不要人云亦云,自己的身体会发出准确的讯号。

  

  ●在重视钙含量同时,更加强调自然状况下提高维生素D。暴露四肢在室外活动是提高VD的好办法(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VD)。——一味依赖钙制剂而忽视VD对钙吸收的作用,起不到良好的补钙效果。药商们,你们怎么想啊?

  

  ●提醒孕妈过量的维生素A有害。尽量少地食用动物肝脏,其它食物中的含量不必担心。同时在服用各类维生素时,注意其中VA的含量。——对于孕期有害、无害的食物非常明确。且不会在孕妈缺铁的时候要求多吃肝脏食品。

  

  ●安全带在孕期任何阶段都是重要的,不带安全带也是违法的。——在国内,别说乘客,司机带安全带都没能执行的很好。

  

  ●孕产期女性及同伴的情绪起伏均受到关注。——精神心理健康被高度重视,尤其也注意到了男性在此阶段的情绪波动。

  

  ●强调孕期和产后对盆底肌肉的锻炼,对于生产过程、产后恢复、防子宫脱垂等都非常有益。——国内的肛肠科医生对痔疮病人倒是很多这方面提醒,可惜产科医生反而忽视了盆地肌肉锻炼这个重要行为指导。

  

  ●鼓励同伴参与你的孕检、孕妇学校、生产、产后护理的全过程。对于单身妈妈,也建议你寻找一位朋友或家人全程陪同。——见不到产妇在待产室门口与家人惜别,孤独在待产室内疼痛、哭泣的情景。

  

  ●建议规律宫缩变成3至5分钟一次时,再去医院。因为研究显示,产程开始早期,在家时间尽量长,有利于更好的生产。——这样能够让产妇不必在刚一出现征兆就手足无措。

  

  ●详细讲解了几种产痛缓解方法及可能的副作用:无菌水注射、笑气(氮氧化物和氧气混合气体)、TENS(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哌替啶注射、硬膜外麻醉。——生产过程中,可以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与医生协商采取的方法。

  

  ●单独设立一章“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包括孕期出血、早产、胎盘早剥、妊娠高血糖、高血压、紧急剖腹产、失去胎儿。。。——不希望有事儿,但咱们不怕事儿。碰到这些情况,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可以需求的帮助都会写明。

  

  ●写明产后医院对小宝贝做的各项检查及注射分别都是什么、有何意义。——还是知情权的体现。

  

  ●写明产后回家6周内的产妇护理、胎儿护理要点,着重强调预防婴儿猝死综合症(SIDS)。——婴儿猝死的预防在天朝家庭中尚未受到重视,甚至有些自认为好心的处理方式反而是重大安全隐患

  

  早在第一前往皇家妇女医院RWH见助产士MW,就被推荐参加医院的产前课CHILDBIRTH CLASS。报名了普通话的产前课,175刀(有medicare的话,完全免费),2次课(这是因为孕妇数量而增设的精华压缩班,正常情况下是4次),每次3个小时,包含医院参观。

  

  等报名好了,才感觉24周去参加产前课是不是有些早。但当时咨询台的老奶奶是询问了我的预产期给安排的,应该还是可以的吧。既来之则安之吧。

  

  开课日,我和老公(表扬一下,当然医院也建议PARTNER一同参加)提前15分钟到了。就在产科门诊同层的小教室,一位越南的MW就是我们的授课老师了,另外还有一位翻译在场。“学生们”不怎么准时,陆陆续续进场。共9名孕妇,4名孕妇因老公无法脱身没能陪同。的确,俺孕周的确至少比他们小4周。

  

  从内容上看,的的确确是产前课,完全围绕胎儿出生需要经历的3关、孕妇经历的3个孕程、生产技巧来讲。我们在课后又向老师预约了二月份的母乳喂养课。(这些内容对于初产妇或第一次在异国生育的产妇应该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听从老师的指导,随时提出疑问,3个小时转瞬即过。除了一般的生产指导外,更有一些特别的内容让我格外留意——

  

  【建议32周开始孕妈停止工作】

  

  当然,这只能是个建议,因为对于全职孕妈很难做到。但实质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两种激素对顺产的作用。

  

  胎儿出生的三个关口:骨盆、宫颈口、阴道口。产妇身体中产生的雌激素、孕激素、催产素都有助于前两个关口打开。而骨盆的韧带软化除了依赖这些激素外,还有两种激素——脑内啡、?(忘了)。这脑内啡与平和的心态、放松的情绪很有关系。

  

  因此才引发了提前休假的建议。如果无法做到,那产妇也要尽量在孕后期和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更有利于顺利生产。

  

  【前往医院的时间】

  

  生产过程开始发动有三个信号:见红、破水、宫缩。但是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时间顺序和关联。

  

  澳洲医院建议规律宫缩3-5分钟一次之后再前往医院,因为有证据显示第一产程早期在家中时间较长,更有利于生产。

  

  在澳洲这边,产妇不论哪个信号开始,医院都建议产妇不要贸然前往医院,而是先打电话与MW沟通。MW会根据产妇的现状决定您是否能够来医院。否则去早了,不符合标准还会被轰回来。

  

  【关于临产前B超】

  

  澳洲孕期检查次数及B超次数大大少于国内(可能与生育观、控制国家医疗支出均有关),一般正常的怀孕过程最多3次B超(唐筛、排畸、32周)。那么36周后胎位基本固定情况下,常规是依靠MW徒手判断胎位,如果是臀位、横位或脚丫丫向下,则需要增加一次B超。

  

  BTW,胎位对于生产的影响,主要是考虑胎儿和宫颈口之间的空间是不是会造成脐带先脱出,这就非常危险了。所以枕位、臀位(我理解都属于体积比较大,可以涨住宫颈口),都鼓励自然顺产;横位可以在B超引导下尝试调整;脚丫丫向下就建议剖腹产了。

  

  【关于止疼片的使用】

  

  当产妇开始宫缩,但是又不符合进入医院的那段时间,如果很疼,医院建议服用“含有扑热息痛paracetamal成分的止疼药”,在澳洲的非处方药中“潘那多panadol”是最好的。

  

  当然,等进入生产正式发动,进入产房阶段后的宫缩痛就不是止疼片能够解决的了。

  

  【关于破水的误区】

  

  记得国内一姐们儿当年就是先破水,夫妻两立刻拨打了120,急救车来了,让姐们儿一路躺着送到了医院。

  

  但这次产前课上,老师特意强调,见红和破水都并不影响产妇正常的行动,只需要垫上卫生巾(一方面保持清洁,一方面能够让MW鉴别液体的成分),不需要保持平躺不动。羊水容量非常多,破水也是顺着胎儿头的两侧从宫颈流出来的,不是开水闸放水。

  

  不过破水和宫缩的启动都需要产妇记录时间,以便后面MW来判断时间和生产方式。

  

  【关于急救车】

  

  由于我们和另一对夫妇没有买车,就提出了“如何前往医院”的疑问。有两种公共途径可以使用:

  

  ★救护车:首先需要产妇提前办理澳洲救护车保险(邮局就可办理,每年费用不到100),否则出车费用非常昂贵。其次,如果产妇的状态仅仅是正常的生产发动状况,救护车接到电话后只能把你放在“心梗、脑出血、意外事故”等紧急事件后,那就不知道需要等待多长时间了。

  

  ★出租车:大街上拦车一向不是澳洲人打出租的主要方式,因为只有繁华的city和商业区才可以看到一些空出租。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当符合入院标准后,拨打出租车公司的电话叫车来。

  

  【产时大小便问题和用力方式】

  

  记得当年在北京的某医院产科见习的时候,我和老公是同组,都清晰地记得MW批评正在push的产妇“你怎么不会用力啊?!怎么把劲儿都用到肛门上了?!”可是这次产前课,老师介绍的内容与此大相径庭。

  

  这次的话题源自于一对儿夫妇问道“生产开始前是否需要提前排便?”

  

  ★首先,医院建议产程开始后每2小时排尿一次,以防膀胱充盈阻碍胎头下降。

  

  ★另外,如果产妇便秘,已数天未排便,医院会根据情况使用软便药物,也是为了防硬便便阻碍胎头下降。

  

  ★最关键的是,如果产妇日常排便正常,那就不用顾虑了。在产床上出现了便尿,不用害怕和不好意思,澳洲的MW会向你鼓掌,称赞你“well done!”因为她们认为你用对了力量(澳洲医院认为“PUSH使用的肌肉与便尿是同一组肌肉”)。

  

  【关于第一产程饮品】

  

  第一产程的阵痛会让产妇损失很多能量,所以应该尽量补充能量,食用高能量食物或饮品。但是MW并不建议产妇在产程中饮用高咖啡因饮品,如V、MOTHER、红牛。而大麦糖块(barley sugar)、参茶都是不错的。

  

  【评估是否侧切同时产妇配合避免撕裂】

  

  网上很多传言说国外不做侧切,这是谣传。侧切本来就是对胎儿出生第三关口的辅助方式,保护会阴、避免撕裂,医院会针对产妇阴道口的状况来判断是否进行侧切。产前课上强调了两点:

  

  ★无论何时,听从MW的指令非常重要,push就push,stop就stop,hold就hold。

  

  ★当胎头到达阴道口时,MW会用手指来衡量阴道口的松紧度,决定是否侧切。

  

  ★在胎头顶大部分露出阴道口阶段(着冠阶段),MW这时会要求产妇暂时停止PUSH,利用身体自然的力量和地心引力,让胎儿头部自然滑出,可以很大程度避免撕裂。

  

  【关于呼吸方式】

  

  产前课并没有给大家讲深奥的世界各国各学派呼吸法(通过很多产经可以看到,只有一部分产妇能够在产时记住或使用),而是告诉大家几个关键点:

  

  ★生产全程的呼吸要用鼻子,不用嘴巴。因为鼻子呼出气体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而二氧化碳又有助于体内平滑肌的松弛,有助于生产。

  

  ★呼吸方式根据情况而定:*第一产程为减缓疼痛,使用长呼长吸;*第一产程为了防止过早想PUSH,使用短呼短吸;*第二产程PUSH的时候,hold住呼吸,向下腹用力;*第二产程着冠阶段为了暂停PUSH,使用短呼短吸。

  

  【强调丈夫在第二产程中耳语鼓励的重要性】

  

  以前博客《缘分19- 澳洲医院的孕产资料大不同》提到澳洲医院孕产资料非常强调PARTNER在孕产全程中的陪伴。

  

  在产前课上,MW再次强调了丈夫的作用,尤其是在第二产程中,产妇已经被疼痛弄得很痛苦,很难听进去MW的说话,而丈夫在枕边的耳语对产妇会有很大的精神鼓励。澳洲是不主张产妇生产时身边无人的。

  

  【尊重东方习惯】

  

  澳洲是个移民、多元文化国家,所以在产科,你经常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产妇,穿阿拉伯黑纱的、穿莎莉的。。。所以医院的OB和MW也早就熟悉了东方产妇的生活习惯:生产后不喜欢洗澡、不吃凉食等。所以当医院提供类似服务时,东方产妇拒绝,医院不会强求。这些内容,我从论坛和博友那里已经有所了解。但是产前课上,老师说到的一个问题,反而惊到我了——“如果想要带走胎盘,生产前提前跟医院说好就行了,自己带来一个保温容器取走就行”。(其实老公倒是很想保留宝贝的一小段脐带作为纪念呢,想必应该也可以吧。)

  

  【关于住院时间和家访】

  

  在RWH,正常顺产后1小时,新妈和婴儿被转移到病房。MW视新妈的身体状况决定入住两人间或单人间(与交钱多少无任何关系),如无异常情况,住院2个晚上回家。剖腹产术后,无异常情况,住院3个晚上。住院期间,家属夜晚不能陪床。

  

  回家后48小时内,医院会派出家访MW,指导新妈产后恢复、婴儿护理。

  

  【关于宠物】

  

  课后,MW给大家发了一本维州政府认可的小手册《‘我们是一家’——从怀孕到学前,培养孩子和宠物关系的指导手册》(‘we are family’——a guide to nurturing the child and pet relationship from pregnancy to pre-school)。告诉大家如何让宠物提前适应家中会增加新成员、如何培养新习惯、如何避免宠物伤害孩子或孩子伤害宠物。。。

  

  澳洲医护人员会尊重每名产妇和家庭既往的生活习惯,如素食、养宠物等,不会强求人们为了孕产而停止这些习惯,而是指导如何更有利于孕产(当然吸烟、饮酒等明确有害的行为是被劝导的)。

  

  由于自己有一些专业背景,所以对很多器官、功能的讲解并不陌生,对一些图示也并不感觉害怕。(有些同学在课后说听了反而害怕了)。而我又是初产、又是异国他乡的生产,所以觉得参加这边的产前课感觉非常有意义。

  

  课后与翻译巧遇,又说到了这次产前课,她感觉大家在一起互动,可以互相补充提问,避免遗漏问题。而且我们的老师是越南人,很能够体会东方人孕产的心态和习惯,给予的讲解更贴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