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难道已经变成”哗众取宠”的工具了吗?

2015年08月28日 创业美国


· 《创业美国》第二季众筹倒计时:18天 ·


众筹(Crowdfunding),现在说起来可能大家都并不陌生。而你可能不知道,最初,众筹是从娱乐圈兴起来的。早在1997年,当时一个英国的独立摇滚乐队希望展开一次重组的巡演,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于是他们最后决定,通过互联网,在粉丝中间筹款。最终,在狂热粉丝的支持下,他们的巡演最终也顺利开始。




这种情况也并不是少数,因为像他们这样独立的音乐家不能像一些主流歌手一样,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足够的投资。于是,纷纷另辟蹊径从狂热粉丝里发起筹款。受到了他们的启发,美国波士顿的一个会编程的音乐家,在2003年第一个众筹平台Artistshare,来帮助一些独立的音乐家们出唱片、拍摄MV等等。


但是近些年来,这种方式已经慢慢跳脱出了音乐领域。现在打开全世界最大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面有包括12个类别,36个子类别的不同项目。有做掌上无人机的,有做僵尸主题桌游的,也有做棒棒糖蛋糕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每天都在吸引着,对于不同领域感兴趣的支持者们。





众筹在“众”还是“筹”?


根据众筹研究公司Massolution最新公布的数据,全球众筹平台在去年总计是筹得了162亿美元,而在今年预计会超过344亿美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先以一个在Indiegogo上众筹成功的一个手机壳PopSlate为例,这是一个可以把手机背板变成第二个屏幕的高科技手机壳。而在众筹30天的时间里,PopSlate总共从1532位支持者中筹集了21.9万美金,比原计划的筹款多了将近一倍,由此可见众筹的吸金力不容小觑。




像咱们的《创业美国》节目,在推出第一季节目之前就曾经登陆众筹平台。而且,是在上线仅1小时内,就达到了目标的50%,众筹结束时超过目标筹资532%。


这样看来,众筹的确是个筹集资金的不错平台。同时因为,这些为项目投钱的支持者,往往就是品产的潜在用户。通过众筹这个行为,还可获得第一手的用户信息和产品反馈。




像PopSlate创始人Yashar Behazadi就说,他选择众筹,是因为像PopSlate这种这种全新的高科技产品在正式推出前,一来需要市场测试,二来需要得到第一批使用者的反馈去更好的改进产品,而众筹正好可以帮他同时实现这两个目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意的是“Crowd”(众),而不是“Funding”(筹)。


还是以咱们的《创业美国》为例子,由于第一季众筹时期积累的曝光度和粉丝基础,随后的第一季视频一推出,就获得大家热烈的支持,仅优酷一个网站播放量累计超过千万。而最近现在,我们也是再次登陆众筹网,为第二季的节目众筹。


五个众筹发展趋势,你看准了吗?


其实,很多在第一次众筹成功后尝到甜头的创新企业、创新产品,都会再次回到众筹平台。但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变化的时代,你是否真的掌握了众筹的发展趋势?在众筹的时候你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1数量增多但是还是拼不过大平台


从2013年到2014年,全球众筹平台的数量在一年之间就从308个增加到了1250个。其中大部分的数量的增长,来自于针对小众市场的众筹平台。比如,专门为手机App应用开发筹款的AppStori,为医疗项目筹款的 MedStartr,为食品和农业筹款的Barnraiser等等。




大平台上的众筹种类过于繁多,很难让对特定项目有兴趣的支持者专注在一个领域。所以,这些平台希望走得是小而精准的市场定位,这种想法是好的,但还是拼不过两大众筹界的砥柱中流——“Kickstarter”和“Indiegogo”。别的不说,看看这几个平台上的活跃项目数量就一目了然了:MedStartr上有5个,Barnraiser上面有12个,而AppStori只有可怜的一个。而众筹巨鳄Kickstarter上面,有多达6075个!


究其原因是,众筹其实就像是社交网络一样,有Facebook、Twitter这样的平台主宰着市场。像Kickstarter,它的月访问数量为900万;而Indiegog的月访问量更是高达1270万。而那些小众的平台,本身用户群不够多,因此项目成功的难度就会比较大,也很难有大的影响力。



2雇佣众筹专家来帮忙


其实,不管众筹的目标是扩大影响力,还是筹钱,还是测试市场,大家的目标无疑都是众筹成功。而众筹专家,会帮你用专业的角度,负责你众筹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会帮助你写文案、拍视频,还会通过他们的关系网帮你们吸引更多的支持者。当然啦,他们的收费也不便宜。除了收取客户为3千美元到2.5万美元服务费之外,还要抽取融资总额3%到20%作为佣金。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专做众筹活动的公司,也在悄然兴起,比如在2010年成立在旧金山的一家公司 Agency 2.0。他们已经帮助各类公司筹划了200个众筹活动,平均融资也从2010年的16.8万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85万美元。




不过,众筹专家其实更是锦上添花的,如果你的产品不给力,请了再专业的专家也是浪费钱。



3众筹不再是创新企业的专利


众筹平台中的群众参与度,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曝光度、新产品测试市场的机会。于是,很多大公司也开始使用众筹。


但是,大品牌的名头在外,支持者很可能受到品牌效应的影响,使公司无法获得客观的产品反馈。所以,为了“掩人耳目”,大公司们往往采用附属公司的名义开展众筹活动。比如Sony在日本平台上为E-Ink概念表开展众筹活动时,就将它放在了Fashion Entertainments(Sony公司中负责开发新一代可穿戴设备的部门)名下。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甚至是世界100强企业在众筹网站上开展众筹活动。草根众筹环境、众筹文化,也很有可能破坏。这无疑会使创业公司的处境更加困难,难以脱颖而出。



4众筹成为风投者的要求


现在,众筹平台也成为投资者的试水的平台。有些风投者希望,自己将要投资的创业公司在提交申请投资之前,能够先进行众筹活动;也有些风投者会直接到众筹网站上,挑选觉得有潜力的项目。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众筹的成功,是对公司能力的肯定,会直接对获取风险投资很大的帮助。




根据CB Insights 2014年的研究显示,在2009到2013年间,有超过440个创业公司在Kickstarter或Indiegogo众筹活动中获得了超过10万美元的融资。不出意料地,这些众筹成功的企业在这五年间,总共瓜分了3.1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这样看来,创新公司要想吸引风投的关注,众筹可能会是其中一个途径。



5股权众筹或成为主流


Kickstarter始终坚持的是只抽取众筹成功后的佣金,而不要项目的所有权。然而,股权众筹 2012 年在美国通过就业法案(JOBS Act)之后成为了现实,像Fundable、 Crowdfunder、CircleUp以及AngelList的新行股权众筹平台也在近些年来逐步兴起。




Fundable的创始人兼CEO Wil Schroter就指出:“创业公司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投资者投入更多资金,然而当他们把融资目标定在25万、50万或100万美元时,投资者自然就会要求获得公司的股份。”


股权众筹模式的意义远不止于获得资金,这些带来重金的投资者,所带来的人脉或许也能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机会。毕竟,公司的战略性决策和未来的发展,并不是仅靠资金就能达到的。



点击

> A股垮了?美股垮了?创业圈也会垮?

> 又黄又暴力的优衣库在美国又出事儿啦?!

> 靠一件衣服,居然吸引了500万美金的投资?!【内含视频】


《创业美国》版权说明:

《创业美国》文章均为原创,媒体及微信公众号如需转载,请留言微信号。喜欢本文,欢迎点赞并分享至你们的朋友圈。


- 投稿或约访合作 -

请发邮箱至:[email protected]

- END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支持我们的众筹活动,丰厚回馈等你拿!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