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与2015,创业狂欢不过是历史的重复?

2016年02月17日 李尔王英国移民留学观察





题图为望京SOHO 3Q的创客空间

他们和我们,究竟谁才是真的疯狂


历史往往是重复的,只是经常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罢了。——《激荡三十年》 吴晓波

 

1992年的海南岛,一颗椰子掉下来,砸中两个人,一个是董事长,一个是总经理。


2015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一杯3W咖啡泼到两个人,一个是CEO,一个是创始人。


1992年的深圳,当时中国最高的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里一下子挤进了300家公司,“一层25个房间,最多的拥挤着20多家公司,有的一张写字台就是一家公司”。

 

2015年的北京,短短不足2公里长的中关村创业大街(Inno Way),一下子挤进了40多家创业服务机构和投资机构,600多家创业团队。

 
中关村创业大街一角


1992年的北京,每个月都会多出2000家公司来,到了8月22日,全北京库存的公司执照竟然全部发光,不得不紧急从天津调运一万个执照以解燃眉之急。

 

2015年的北京,在最受欢迎的公司注册地点海淀区,工商局二楼大厅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因为注册公司太过火爆,网上预约时间申请的难度堪比春运抢车票,创业者往往是花了两周才抢到了一个预约名额。而工商局周边几十家刻制公司印章的小店面,有时即使三班倒,也赶不上新公司刻章的需求。

 

23年前和23年后,历史在这一刻重合,创业、财富的时代洪流,席卷着每个人向前而去,而在前方,没有人知道等待的是什么。

 

1992年,很多人都在这一年下了海,冯仑、潘石屹、陈东升、毛振华都是其中的翘楚……他们后来给自己起了给名字,叫"92派”。这一年,下海的还有马云,他辞去英语教师的工作,开了一家小小的翻译社,日子过的不好不坏,丝毫看不出日后中国互联网首富的气象。


万通六君子中四位在海南,来自网易财经

 

这一年,最火热的创业方向是房地产,海南的房地产“热的一塌糊涂”。其中,后来被称作万通六君子的潘石屹、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创立了万通公司。他们通过倒卖批文、炒作土地,很快掘到了第一桶金。到1992年底的时候,万通已经从一家皮包公司变成了有亿元投资能力的实业公司。


2015年,创业浪潮热的一塌糊涂,有段时间,中关村大街绵延几公里的路灯上都挂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标语。O2O、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硬件、虚拟现实、医疗健康、消费升级,层出不穷的创业方向看的人眼花缭乱……


滴滴、Uber、美团一年内一轮轮数亿美元的融资,看的人心惊胆战,却还没有一家实实在在赚到了钱。

 

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创业邦年会上,人人都想来分创业这杯羹。过往眼高于顶的外资咨询公司亲自站台。

 

咨询公司、银行们到处分发的宣传册上,印着创业孵化器设立咨询服务和从创业到上市的一条龙专业服务。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余进 在创业邦年会上

 

传统行业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同样坐不住了,创始人亲自上台演讲,大力宣扬自己公司的创业投资部,一时间会场低头党人人举起手机,扫码这位上市公司董事长的微信,博足了眼球。

 

创业,一下子成了一种时尚。

 

1992年的海南,满大街都是买卖房产的人,几张房地产图纸就能堆出金山,全国三十多个地级市都在海南设立了房产公司。金钱涌动之地,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都是常见。

 

冯仑在房地产上大赚一笔后还给朋友500万元。朋友问,你买的那个楼是跟谁买的?你是不是把楼卖给了某某?他说是。朋友一拍大腿,“哎,我底下一个公司卖你的楼,被我另一个公司买走。你的资金还是我借给你的。” 颇为荒诞可笑。

 

2015年,房地产行业依然一片低迷,但潘石屹的SOHO 3Q创客空间项目成了难得的亮点,一个工位700元/周,这样的价格依然供不应求。



 潘石屹和李开复在SOHO 3Q 的创新工场工作室揭幕上


环绕着望京SOHO三座大楼的阜通大街,因为2015年火爆的O2O地推,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别名,“扫码一条街”,望京也成了“O2O 宇宙中心”。

 

在这里工作的人笑称,“每次下楼吃个饭,扫码一条街上的地推员都争相恐后地给你塞礼品,生怕你不要。一路扫码下来,纸巾、充电宝、水果、酸奶、食用油、代金券、玩偶,要什么有什么,后面一周都可以不用去超市了。” 

 


36kr工作人员体验扫码一条街后的战利品

 

金钱的光芒下,人人可见其疯狂之处,甚至有家二手车交易公司公开在电梯广告里打出口号:“烧投资人的钱,博买车人的心”,却很少有人记得,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务是获取利润。


 

 这是在创造财富,还是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


“一个清醒地制造危机的赌徒,一个梦想把火山化作金矿的狂人。”——《财经》杂志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能酬劳其艰辛成果的,莫过于上市敲钟的那一刻。于是,资本市场也成了诸多创业者的终极目标和反映创业热潮的晴雨表。

 

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全面放开股价,5天之内上证指数从616点上窜至1420点。有个叫唐万新的年轻人,在新疆成立了一家实业公司。

 


1992, 深圳,新股抢购现场


当年8月9日,深圳通过新股认购证发行新股的消息传来,唐万新花钱一下请5000人以旅游的名义到深圳排队领购抽签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这家字号德隆的公司就借倒卖股票赚了几千万,唐万新在资本市场一战成名。

 

后来,《财经》杂志是这么评价他的:“一个清醒地制造危机的赌徒,一个梦想把火山化作金矿的狂人。” 这句话其实可以普遍适用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所有的弄潮儿身上。

 

201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是冰火两重天上半年,中国股市一片欣欣向荣,领跑全球主要股指。上证指数从年初的3350点起步,一路涨到了5000多点。

 

凭空翻倍的财富让许多身价倍增的大股东们做起了天使投资人,不少上市公司都发起了自己的创投基金。一时间兴起了全民创业,蔚然成风



 
 

其中,有一家刚刚上市的公司的股价颇能反映资本市场的态度。

 

3月24日,暴风科技上市,在A股市场优质互联网公司稀缺的概念下,上市32天,32个涨停板,市值居然超过了在美上市的优酷土豆+迅雷,成了A股市场闻所未闻的奇观。一时间,连暴风影音在各大写字楼电梯间投放的粗糙VR概念广告,都显出了几分高深莫测。

 

暴风科技上百倍的市盈率,也颇为刺激已经在美国上市诸多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时间私有化回归A股浪潮滚滚,360、完美世界、世纪佳缘、分众传媒……2014年12月才刚刚在美上市的陌陌,不到7个月就宣布私有化回归,白白抛费了数千万美元的美国上市费用。

 

这到底是在创造财富,还是仅仅一个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

 

而从投融资和私有化的轰轰烈烈,到热潮迅疾退去,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留下来的是上千家死在烧钱途中的O2O创业公司,是百亿凭空抛费却没有产生价值的投资款,是数十家尴尬卡在私有化进程的中概股公司。

 

就像是1993年6月的海南,宏观调控一声令下,击鼓传花的游戏彻底终止,泡沫破灭了。给全国0.6%总人口的海南省留下了占全国10%的积压商品房,600多栋烂尾楼,和800多亿银行坏账。

 

23年过去了,中国资本的秉性,从来没有改变过。


 

大时代下的人物和命运:

是世界比不上梦想的宏大,还是谎言撑起不起真实


一个人在一个时代中能够迸发出的光芒,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光芒。

 


左图为牟其中,右图为金证济苍(金明)


也是在1992年,整个中国最耀眼商业明星是一个叫做牟其中的四川企业家。8月,他用几车皮罐头,换回来了4架苏联飞机,天方夜谭式的商业成功,震动了整个中国。

 

之后,牟其中又提出了几件更加异想天开的构想,一会儿要把卫星搞到天上去,眉头一皱就要往陕北投50个亿,顺嘴一说又憋着把喜马拉雅山炸个大口子让暖风带来雨水造福中华各族人民。造的势大时,牟其中被福布斯杂志被评为中国第四大富豪。在1999年,他又因南德集团信用证诈骗案锒铛入狱。

 

2015年,一个叫做金证济苍的人和他的云视链公司刷爆了你我的朋友圈。他身上的标签是,福布斯杂志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之一,22岁的哈佛天才,公司天使轮估值超过6亿,号称将颠覆整个视频和广告行业。上海市几个政府机构还特意参加了他们在的平台发布会。

 

互联网时代,一切流言谎言妄想在社交网络上迅速传播,却又会迅速被真相刺穿。仅仅几天后,金证济苍从学历、名字、身份、公司、技术、融资额都底朝天被人扒个遍,原来,没有一个是真的。

 

从1992到2015,从牟其中到金证济苍,人们对于创业英雄的幻想,媒体对于轰动效应的追逐,造成一个又一个虚妄的成功故事。谎言从来无法撑起真实,但我们至少可以欣慰,互联网让发现真相的速度越来越快。


  

 结语


英国思想家罗素曾经说过,提到过去,每个时代都承认它是事实;提到当前,每个时代都否认它是事实。

 

站在20年后的现在看,1992年,时代的巨变催生出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和混乱,在金钱和时间的洪流下,个人的命运怅然若失。最好的也许还未来临,梦想或许也还没有实现,但疯狂,已然开始破灭。

 

1993年的下半年,海南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但幸运的是,这个极度渴望摆脱贫穷的国家,很快找到了用廉价的生产力来驱动出口的经济模式,经济的列车开始走上正轨。1992年的种种躁动、不成熟和疯狂,在很多年后成了勇敢、眼光长远。

 

站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在这一年综艺节目中有一首意外颇受欢迎的歌曲《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但囿于时代的重重迷宫,人人都试图在飞驰的列车上抓住自己的命运。唯恐自己跑的不够快,还没有抓住命运的线,就被下一波你所不能理解的浪潮抛弃在岸边。翻开社交网络,到处都是xx 90后身价数亿的报道,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从来没有像这样贴切过。

 

财富、梦想加上疯狂的燃料,没有人会知道这次的列车把我们带向何方。

 

2015年,除了望京SOHO的扫码一条街,除了创业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创业咖啡,如果在下一次23年后回头看,留给我们的,还有什么?

 

2016年,我们面对的,究竟是疯狂之后的毁灭还是新生?



作为一个创业者,本文谨记我们在2015年所见,我们见过很多跟我们一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创业者们,每天看着中关村的清晨和夜灯,深怕自己不够努力;也见过拿着一份商业计划书,整日奔波于路演之上,产品只活在PPT里的创业团队。


我们见证过谦逊、拼搏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也见过狂妄、荒诞和混乱。希望在2016年,我们对于这个时代刚刚发生的一切,说不上能够盖棺定论,但总能看到时间会以丰盛来回馈所有的努力。 

 

(点击即可阅读)

  特写 | 剧透你的投行生活

  安达信往事:三幕悲剧

  宝洁真的没落了吗?

  如何在几天内get一年的咨询实习经验?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