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博物馆里的精美展品被孩子折断,家长居然这么做…全国网友怒了!

2016年05月24日 悉尼的华人




带孩子去博物馆

请您先做个有素质的人

请您能教孩子做个有素质的人

否则,还是别去了吧~


这是一个新闻事件,也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

上海玻璃博物馆,是非常美而精致的一座博物馆,不仅有展品,还有很多玻璃相关的教育内容展示,上海当地很多家庭都愿意带孩子去感受艺术的熏陶。

给你们两张图感受一下:

是不是晶莹剔透,美轮美奂?

按理说,这样唯美的地方,爸妈和孩子们都应该是知书达理有文化有思想有境界的,可是没有想到,下面这件展品,就在【国际博物馆日】遭遇了厄运!

上面这件展品,名为《天使在等待》

这是一双精美绝伦的玻璃翅膀,

是国内首位获得英国玻璃艺术博士学位的薛吕十年来在艺术领域的成果,

也是为她刚出生的女儿创作的。

这个作品的工艺非常复杂,烧造技术也很特殊,

展品周围也都设有护栏,就是让观众保持观赏距离。

但是万万没想到,

天使在等待,结局竟然是这样的……

监控画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两个熊孩子直接冲进了护栏,而且用力地摇晃和拉扯这幅玻璃作品!

两三下,由于撞击,天使的羽翼就碎裂折翼!

再看看熊孩子的两位妈妈,才叫人义愤填膺!

她们非但没有阻止,还竟然在那里手机拍照!!!!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必然有熊爸妈!

看到这个画面,只能感慨说,什么叫养不教父之过!

最终,经过上海玻璃馆和艺术家的讨论之后,艺术家薛吕把这个破损的作品原样保存,

一旁配上损坏时的监控视频,然后改名叫做《折》。

没有什么语言,能比这个《折》字更能表达作者的心情了吧?

从《天使在等待》,到《折》,

无异于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来看下视频↓


对此,网友们非常气愤!



不要追跑打闹、不要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吃东西和大小便、更不能乱摸乱碰……这些警示不仅清楚地写在每个博物馆的提示牌上,而且更是我们从小念书时就被不断强调的内容。


许多爸妈对于要不要带孩子逛博物馆,非常纠结。其实,关键还是提前做好一些必备功课。


一个名为“耿直哥”的网友的观点——

有人将板子打在了教育体制上,说只知道灌输知识,为了考试而培养孩子的学校,肯定不会让孩子们懂得什么叫文明,什么叫素质。        

但我不敢苟同。我上小学时,教育可能比今天还要注重升学率,可不论是平时上思想品德课,还是春游秋游,老师总会不断强调让孩子们注意懂文明,讲礼貌。而在今天更主动“素质”教育的今天,再把锅推给学校,更是明显不合适了。        


实际上,如今的儿童仍然在文明素质上如此令人担忧,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家长。         举几个我最近看到的例子:        


春节时我跟团去国外游玩,当导游在车上耐心讲解每个景点的故事时,一个熊孩子在大声喧哗,而家长却根本不管。直到我直接让孩子家长管管孩子,家长才温柔地让孩子不要说话。但几分钟后,这孩子又开始了……        

又比如我在一个有国外人士出席的会议上,一些家长带了孩子,根本是在放纵孩子大声喧哗,直到被周围的国人乃至外国嘉宾多次怒视后,一些家长们这才把孩子带出会场,另一些则依然我行我素。        


上面说的这些情况中,孩子至少都是小学以上了。可如果家长对他们如此放松,根本不知道在学校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让孩子注重礼仪,尊重规则和提升文明素养,那么只靠学校教育,恐怕最后教出来的仍然只会是一群“小霸王”,甚至再长大点,恐怕连老师都不放在眼里了。        

博物馆不是旅游景点,而是公众终生学习的课堂。多带孩子走进博物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培养孩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








欢迎提供爆料!

随手拍,随手爆料!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精彩:

1、请给本文点个赞;

2、请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跟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3、请转发给你的微信好友,跟她一起交流;


悉尼新鲜有趣的事,敬请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悉尼的华人

公众号:sydneychn

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悉尼的华人订阅号



长按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关注
悉尼互助平台微信号



长按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
悉尼房屋平台微信号



长按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