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重新亮出国产剧的粗糙本质

2016年05月30日 腾讯娱乐


腾讯娱乐专稿(文/朱白)


从2015年开始,国产电视剧不但成功虏获粉丝、创造收视率新纪录、占领话题榜等等,还从作品本身质量上一再让人高看一眼。从《伪装者》、《琅琊榜》,到《欢乐颂》、《父亲的身份》,从古装到现代,从历史正剧到都市喜剧,这一拨的电视剧热度持续高温。观众陷入其中自然不在话下,关键是这一拨电视剧也再次完成了传统电视剧的一大重要功能,即,为观众描绘出巨星的人设,进而培养大量粉丝。以至于在大众文艺领域,甚至有人喊出了国产电视剧的春天或盛世已到这样的口号。



眼下热播的《亲爱的翻译官》,某种程度上成了国产电视剧热潮的接棒者,话题性也波澜壮阔,但质量却无法与前期热播剧相提并论,反而倒是成了网友吐槽的靶子。从高潮到另一个伪高潮,期待中的国产电视剧全面爆发只能变成了一个泡影,而与此同时,国产电视剧的粗糙本质也被淋漓地亮了出来。只是从一部电视剧的传播角度来说,不管是吐槽杨幂的蹩脚演技,还是对剧中不断出现的生硬台词以及剧情bug的嘲讽挑刺,都在不那么光彩的角度上使之成了观众热议的话题。只要在播出时不断出现话题,它的持续关注度就不会太差,这对一部电视剧来说,也算是成功了。


《翻译官》这种行业剧,本来就难,虽然在职业角度上有着吸引普通观众的天然话题性,但你让一个演员去惟妙惟肖地塑造一个其他特殊行业的角色,首先就很难在专业上取得信任。不信你看看杨幂或者黄轩在剧中讲法语的段落,只能配音,而且还是时常不让你看见唇形的配音——这对于一部行业剧来说太尴尬了,本来是展示其行业美的细节,却一再成了不得不刻意规避的短板。



我觉得,我们暂时来说没有诞生优质行业剧的环境,即便个别职业演员或者编剧导演有志于此,在目前这样的急功近利大环境下也只能一再捉襟见肘。比如曾经也算是轰动的《心术》,大概初心是想溯本清源地讲述一个行业的真实现状,但在具体剧情上仍然难逃狗血噱头为主、浮皮潦草臆想刻画为辅的三流电视剧格局。


其实行业剧不一定是完全再现一个受关注的行业真实状况,因为仅仅是现实的,不一定吸引眼球,剧情当然是靠离奇和狂炫的噱头来获取观众。高级的是获取之后的“打动”。但《翻译官》这种剧大概是从剧本开始,就充斥着大量的隔靴挠痒的、所谓体验生活式创作,连创作者本人都没有被打动,然后要靠臆想的桥段和捏造的戏剧性再来搪塞观众,自然得到的就不会是好评和赞叹。如果一部行业剧,拿去给这个行业的在职人员看,能够打动他们,哪怕是虚构的剧情和更加夸张的戏剧冲突,那也能说明它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但我们的大多数编导在一个快速创作完成的制度里,显然无法实现精致和精心,只能暂且停留在简单的照猫画虎般地模仿和曲解的阶段。




远的不说,近的香港就有太多的经典行业剧。从讲述股市风云生活和操盘手的《大时代》,到经典医疗剧《妙手仁心》,还有美貌与美味的《冲上云霄》和《美味天王》……近些年,内地电视剧编导一直在向着高质原创剧集学习和模仿,似乎意在复刻港剧行业剧曾经的辉煌,洗掉国产剧傻白甜、狗血的印象,往高大上发展,但囿于重量不重质的初级阶段环境,拿出手的也只能总是粗糙和缺乏新意的作品。


而我们在经历一个短暂的、小范围的电视剧高峰之后,到了最近的焦点剧《翻译官》,就又变成了华丽话题外表、粗制滥造内核的真实状态。也许前段时间热播的《父亲的身份》这种有质量但少噱头的剧集继续积累,才会真正诞生国产电视剧的广泛性春天。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