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敲响父母育儿的有声警钟

2016年05月19日 美国移民ALC




作者/粒粒          授权发布

《无声告白》这本书值得大家阅读,是因为它的文字精彩,构思巧妙,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同时,它又用一种冷静淡定的态度向读者缓缓揭开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令你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揪心关怀,甚至想走进书中,唤醒思绪沉睡的父母:醒一醒,读懂你们的孩子,研读一下他们脸上的笑,是否发自内心。


是的,有太多父母,不懂自己的孩子。父母自己的成长历程背负了各种思想悲痛,心理伤害,环境影响。这些影响大到他们害怕,害怕自己的孩子变成自己不愿变成而又不得不变成了的人,他们无法改变自己,却尝试改变孩子,因此,孩子的内心就被无情地忽略了,他们负重的心灵无法飞翔,寄托了太多父母的期待,只是,孩子的本心,已经被遗忘在某个角落,再也无法得到珍视。




《无声告白》

就像书中的主人公,16 岁的莉迪亚,开篇就是,莉迪亚死了。于是整本书就围绕着莉迪亚之死展开叙述,绕出莉迪亚父母的成长悲痛和人生遗憾,还有莉迪亚的哥哥及妹妹的成长叹息。


莉迪亚的死竟然是因为父母沉甸甸的爱,用她自己的话说,“ 继承父母的梦想如此艰难,他们的爱令人窒息!” (How hard it would be to inherit their parent 'a dreams. How suffocating to be loved.) 




莉迪亚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女儿。在这个跨种族的联姻家庭里,她继承了父亲的黑头发,母亲的蓝眼睛。 对于华裔父亲来说,这个女儿最接近本地人,因此想要她努力“求同”, 因为父亲自身的成长过程中背负了太多“ 不一样”。 而她的美国妈妈,则拼命让女儿脱离自己家庭主妇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做一个医生,就是要她和大多数女孩“ 不一样”, 挣脱平凡而普通的女人命运。


就这样,莉迪亚自五岁开始,就在这样的精神重压下,无法喘息地成长。而她的哥哥,即便后来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却仍被父母忽视了。她的小妹妹,自始至终,在家中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的那个小人儿,始终安静而美好的,期待着所有人的爱。


所以,这更像是一本育儿小说,莉迪亚本身成长的无声告白,却用她的悲惨死亡为她的父母,甚至无数父母敲响了有声警钟。


小说里五口之家的育儿方式存在的问题?


1
 心与心的沟通


书中随处可见被忽视的心理问题,莉迪亚的笑总是“ 假” 的,而她的父母却从未发觉过。爸爸詹姆斯以为女儿完全融入了她的朋友圈里,做着所有白人孩子们都在做的事,其实她却没有一个朋友,连在家里给朋友打电话,都是“ 表演” 给父亲看,其实那是一个没有对方接听的电话。而母亲更不知道女儿在想些什么,只对她的学业寄予厚望,送给她所有的礼物,都是一本又一本,令莉迪亚无比头疼、甚至万分恶心的书。


其实这些,只要稍微用心留意,就可以察觉出来,并且通过与孩子的真诚沟通,及时避免。


2
过份的关爱就是扼杀


 莉迪亚的哥哥, 纳特,曾经无比嫉妒妹妹的独宠,甚至一次无比愤恨地把不会游泳的莉迪亚推进了湖里。然而,就是因为那用力一推,妹妹的神情表现出来的无比放松,他突然意识到:就如同自己因为没有得到重视而痛苦一样,妹妹也因得到了过份的关爱而倍感压抑。书中这样说,“ 当他用手掌压下她的肩膀,水没过了她的头,莉迪亚如释重负,肺里呛了水的她深深地喘息着,咳嗽着。她准备好了似地蹒跚踉跄,又是那么急切地跌入水中。那一刻,兄妹俩人意识到: 她也感觉到了,她用力划水,其实不是她需要的。所有的重力向她倾来,她无法承受。(When his palms hit her shoulders, when the water closed over her head, Lydia had felt relief so great she had sighed in a deep choking lungful. She had staggered so readily, fell so eagerly, that she and Nath both knew: that she felt it , too, this pull she now exerted, and didn't want it. That the weight of everything tilting toward her was too much.)


每个人都需要爱,可是爱的最高境界是足够的自由,才会得到无拘无束地滋养。相反,就是爱的桎梏, 感情的牢笼。




3
尊重孩子的个体性


莉迪亚的身上承担了父亲的梦想,需要变的“ 融入” 并“ 相同”; 又承载了母亲的梦想,变得和大多数女孩“不一样”, 走出家庭主妇的宿命,考虑一下男人以外的世界。 而她自己呢?既不喜欢特地与别人交往,更不向往成为一名医生。


有一句话,她的父母始终都没有问过: 你想做什么?你喜欢什么? 即便他/她是一个小小的孩子, 也有自己的喜好,不容忽视。


4
乖孩子是一种病


莉迪亚为何这么乖? 无论母亲要求她做什么,她永远都回答好的,都乖乖按妈妈的要求去做。因为在她五岁的时候,妈妈突然离家出走,六个星期后因发现怀孕又回到家中。 她以为这是她和哥哥的错,惊慌无比。“但是,她不知道如何解释所发生的事情,仅仅一天,一切都变了,她最亲爱的人前一分钟还在那里,后一分钟就消失了。” (But she did not know how to explain what had happened , how everything had changed in just one day , how someone she loved so dearly could ld be there one minute , and the next minute :gone.) 


这是莉迪亚在妈妈失踪之后的心理活动,尽管爸爸说不是他们的错。但她心中仍暗暗发誓,只要妈妈回来,她将做个听话的乖孩子,妈妈说什么,她就做什么。“ 作为回报,莉迪亚遵守了自己的许诺: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 And in return, Lydia kept her own promise: she did everything her mother asked.这样一来, 妈妈对她的学业要求,尤其是数理化方面,越来越严格,她也越来越被动,被沉重的功课压得无法喘息。


孩子调皮,不听话,胡闹,都是天性。如果突然之间变得特别乖,就有违天性,需要找出背后的原因。记得武志红老师说过,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小孩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如果父母出现了问题,他们就会自然认为自己是问题的起因。




5
 男孩子的情感关爱


书中的长子,也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受到了父母长时间的忽视,尤其是父亲。 在儿子受到小伙伴们的奚落,倍感失落时,爸爸没有用父亲的慈爱关爱儿子,冷落了男孩的情感需求。 后来一次次,用“ 男人” 的方式对待儿子:嘲笑,甚至动手煽了他一个耳光。 对此, 儿子纳特是怎么看的呢? “ 别人的妈妈从来没有丢下自己的孩子,离家出走。别人的爸爸也从不打孩子耳光,踢电视,或者嘲笑他们。” (Those mothers had never gone far away and left their children behind. Those fathers had never slapped their children or kicked over the television or laughed at them.) 


在纳特的眼里,家早已经失去了家的温暖,父母也没有爱的温存,就连想吃一个煮鸡蛋,妈妈都因为把注意力放在妹妹身上而不能满足他。 “ 他的妈妈,听着莉迪亚复述昨晚的梦,没有去煮鸡蛋。她已经完全忘记了儿子要吃鸡蛋了。 他喉咙里的小鸟死了,卡在那里,膨胀起来,令他无法呼吸。” (His mother, listening to Lydia  recount last night's dream,had not. She had forgotten all about his egg. The little bird in his throat had died and swelled so that he could hardly breathe.)


于是,纳特最大的梦想,是逃离家庭,并通过刻苦的学习,考取了哈佛。最后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搬离家庭。 如果男孩的感情没有得到仔细的呵护,他对家庭的失望会为将来自己的家庭和感情发展带来障碍。


6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书中的爸爸,詹姆斯和妈妈,米若琳,心中都深藏了一个受伤的小孩。爸爸因为是华人,自小和别人不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到周围的眼睛在盯着自己,他无法融入社会生活圈子,没有朋友。而妈妈则自幼被教育长大后找个男人嫁了,要会居家,懂生活,需至少会6 种鸡蛋的做法。她在毕业之前,就怀孕退学,当起了家庭主妇,而自己成为医生的梦想,却再无法实现。因为这样,詹姆斯甚至无法和儿子平和对话,因为从儿子身上,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而米若琳则对女儿有着更高水平的要求,去完成自己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


接纳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臣服于当下生活。才能用理智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问题,也才会给孩子带来更宽松和快乐的家庭环境。


书中有一个最平淡的人物,小女儿汉娜,她对家庭曾经的重大变故——妈妈离家出走—— 毫无印象。因为当时她刚刚在妈妈肚里开始孕育。而自她出生以后,也是妈妈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永远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开始把自己的重心转移到大女儿莉迪亚的身上后,她就成为了一个不被注意的孩子。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她,妈妈甚至连汉娜什么时候学会走路,都不曾注意。 


然而,就是没有受到注意的这个孩子,却收获了最健康、平和和充满爱的心灵。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以为,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过多干预未必是好事,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他们才能自由、快乐、平和、健康的成长。 


父母只需:相信孩子,静待花开。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