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澳洲华人子女教育之纠结

2016年10月13日 澳洲微天地


一、补习:澳洲华人子女教育之怪圈 

新年过后,我们家实行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新举措就是:把儿子送进了补习学校。这个决定,实在是在纠结与无奈中作出的妥协。

 

我对补习原本是反感的。孩子们在澳洲上学,享受着澳洲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按说不用象我们小时侯或是现在国内的孩子那样成天被繁重的学习剥夺了快乐的童年。但是,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激烈的学业上的竞争。就算是到了国外,在华人社会里,在孩子学习成绩,升学考试面前,华裔移民家长们跟国内的家长同样地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不惜一切代价地送孩子去补习学校,以确保孩子在各种重要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环顾身边的华人家庭,和儿子同龄的孩子几乎个个都在补习。大多数的孩子二、三年级开始补习,有的甚至从学前班就开始补习。补习班的实质,无非就是把国内的超前教育搬过来,三年级的孩子学四五年级的知识,学前班的孩子早早地学会了二三年级的知识,补习班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题海战术。


儿子今年读四年级,在今年的七月有一个英才班(Opportunity Class,简称OC班)的考试,在六年级的三月将有Selective School(精英中学)的考试。华裔家长早早地送孩子去补习,小学阶段主要是为了一:能在四年级的时候考进OC班;二:能在六年级的时候考进精英中学(相当于国内的重点中学)。当然,进了中学还去补习的,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好的专业。

 

英才班本来是为那些真正有天分的孩子而设立的,录取率一般为三十分之一。所谓真正有天分,是指在没有太多外界作用下而具备的某些才能。我认识一个上了点年纪的澳洲人,他小时候就考上了英才班。他说他从来没有为考英才班多做过一道题,多读过一本书,自然而然地就考上了。象这种没有为考试作任何准备而能考上英才班的孩子,才是英才班真正想要录取的学生。但是,到了华人圈子里,这件事的性质就不一样了。现如今的英才班里不说100%,也有95%的学生是亚裔,这些孩子在考进英才班之前,都曾经在补习学校补习过,有的甚至同时参加几家不同的补习学校,补习学校也极尽猜考题之能势,考前对学生进行密集型的模拟考试技巧训练。通过人为的补习和强化训练而考上英才班,这早已经与设立英才班的初衷背道而驰,然而,这却是目前英才班考试的现状。

 

华人孩子在考精英中学的过程中,同样是一场补习的较量。毋庸置疑的是,这些补习出来的华人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优秀,尤其是中国大陆背景的华裔移民子女表现突出,这些学生的高考满分华裔学生中占很高的比例。补习学校的最初建立是为了帮助移民的子女提高英文,如今却成了考上英才班,考上好中学,好大学的跳板。结果是,华人或亚裔子女上的都是全国最好的中学和大学。而西方家庭的教育重点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他们在孩子校外时间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让孩子have fun,对孩子的学业往往很少过问。


鉴于中西方父母对孩子学业态度的巨大差别,可以说,孩子们在考试中的竞争完全变成了纯粹的华人之间的竞争。这个现象本身不能不说就是一个怪圈。当然,精英中学本来就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学生进入精英中学后会进一步积累这样的优势,如此在考大学时就比其他中学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这也成为补习之风盛行的重要原因。

 

我本来一直不想让儿子去补习,想着听其自然,只要他开开心心,考中学一事不该给他压力。看到身边熟悉的孩子一个个先后进了补习班,每每当我告诉别人儿子还没开始补习,别人都会很负责任地提醒我:“还没开始补啊?!已经四年级了还不补?!再不补就来不及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经历一次心理地震。这样的话听多了,我也开始不淡定了。一直不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加上人总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要根据国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吗?虽然有一百个不愿意,但总不能拿孩子的前程开玩笑是吧?总之,我还没有勇敢到能够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付出沉重的代价。总之,我妥协了。总之,如今儿子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补习大军。

 

澳洲教育的大环境是以素质教育为主,孩子们在这样的教育下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在没有学业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们尽情地享受快乐的童年,身、心、灵得以健康地成长,这本来让我这个从小在考试压力下长大的中国妈妈倍感欣慰。然而,一回到华人圈这个小环境就好像又实实在在回到了中国,在有形无形的压力下,终究又得走进补习这个不公平竞争的怪圈,从而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这究竟是让人欢喜还是让人担忧?

 

二、在补习与不补习之间寻找平衡的支点

现在人人谴责祖国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人没有个性,谴责归谴责,改变却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在大环境没有完全改变的前提下,真正能对抗社会潮流的人又能有几个?


说到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祖国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没有个性没有勇气彻底打破“唯有读书高”这一理念的不在少数,真正能打破自身的桎梏而成为逆时代潮流而上的先驱者又有几个?这也是为什么华人到了海外仍然筵席传统的教育模式,让下一代进补习班的内在原因。这个话题说起来似乎有些沉重,也不是象我这样的平庸之辈能担当得起的。这恐怕是所有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使命。


但是,在补习与不补习之间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这,却是我能做到的。

 

补习并非一无是处,澳洲的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

澳洲的孩子每天在学校里呆6个小时,除去上午半个小时morning tea,中午一个小时的午餐休息时间,一天满打满算也就有四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这四个半小时里再扣去体育课,德育课,演讲,上电脑房,上图书馆,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时间,孩子们一天用来学习文化的时间最多也不到四个小时。澳洲的孩子几乎不用做回家作业,儿子现在四年级每天10分钟的功课量,象女儿这种低年级的,一周才大概10分钟的功课。没有课业压力的确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快乐的个性,的确可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玩,开发其他方面的兴趣,使孩子有更全面的发展。然而,凡事有一利也必有一弊。

 

首先,学得少,功课少,不能让孩子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比如说,他们的生字抄写只要求每天抄写一遍(低年级)或两遍(高年级),光靠这点练习并不足以让孩子在运用中不犯拼写错误。我就发现儿子明明是学过的字在用到的时候拼不出或是拼错的。再比如乘法口诀表,光靠他们的那点作业练习,儿子学过乘法口诀表一年以后仍然是似是而非,他经常会犯三九二十九,七八五十八诸如此类的低级错误。

 

再者,学得少,功课少,很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没有压力,孩子不能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

 

对于以上两点弊病,补习班能起到弥补的作用。补习班给孩子大量的作业,通过系统的练习孩子能实实在在地掌握基础知识,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对于知识的学习,澳洲的学校只能让孩子学“会”知识,而补习班能让孩子从“会”到“熟练”,而“会”和“熟练”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会”是蜻蜓点水,“熟练”意味着扎扎实实。

 

儿子进补习班六个星期以来,我惊喜地发现他开始有了自觉做功课的意识,他自己清楚地明白还有多少功课要做,为了完成这些功课,他知道自己不能浪费时间。可见,有压力就有动力,适当的压力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不补习的担忧

如果孩子不去补习,上不了精英中学,一般会根据所住的区域划分到当地的普通中学。普通中学的学生素质相差甚远,中学时期的孩子又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如果没有好的学校环境,其中将潜伏不少忧患。 

 

 一怕bullying(恃强凌弱)。Bullying在澳洲的中学校园屡有发生,电视报纸的新闻里经常有报道。年龄大的学生无故围殴年龄小的学生的事件常有发生,受害者轻则受伤,严重的无辜陪上性命。身边有个熟人的孩子,多年前从亚洲来到澳洲时已经过了精英中学考试时间,只能就近择校读中学。他们住的区在悉尼属于中上,就是在这样的中学读书他也遭到其他同学的欺负。这个孩子是个爱读书的人,功课在班里遥遥领先,这引起另一帮人的不满,这帮人会在他拿着饭盒吃饭的时候故意将他的饭盒碰倒在地,食物掉在地上他想去捡,这帮人对着他的食物会一脚踩上去。这个孩子在长时间被欺负以后,下决心一定要参加下一年的精英中学考试,因为精英中学的学生毕竟是经过筛选的,相对来讲综合素质会好一些,精英中学聚集了爱学习的孩子,学习气氛也会浓一些,校风也会好很多,远离恶劣的行为会远一点。他最后考上了精英中学,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律师。

 

二怕drug(毒品)。好的学生都去了精英中学,在校风不好的普通中学,孩子有可能在各种party上集体吸毒,不吸毒的也会被诱惑去吸毒。吸毒的危害性众所周知。

 

三怕黑社会。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各个黑社会组织会把他们的手掌伸向那些对外界没有免疫能力的青少年,而这种没有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在普通中学居多。

 

四,本来还要怕孩子成为少女妈妈,少男爸爸。但与前面三点的危害性相比,在澳洲,这一点已经不能算是什么问题。

 

当然,如果考不上精英中学,又不想去普通中学,还有一个选择是送孩子进私立学校。殊不知,进私立学校也有进私立学校的诟病。我们第一代辛苦打拼的移民家庭,该不该倾其所有送孩子读私校,这也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们家不倾向于送孩子去私校,又不愿意看到孩子去普通中学,比较现实的做法只能是送他们进补习班,希望他们能考上公立的精英中学。

 

在补习面前寻找平衡的支点

既然要补,就有智慧地补,尽量扬补习之长,避补习之短。

 

一,不要补得太早。我不赞成过早地补习,我们算是最晚开始补习的家庭。四年级之前,我们没有给过儿子任何的压力,他开心地玩了九年,性格活泼开朗的他已经拥有了快乐的童年,在童年结束前两年慢慢地开始收收心也无妨。

 

二,学校的功课优先。补习学校有很多的功课,但是我们的原则是先完成学校的功课,然后才开始做补习的功课。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三,尽量不影响课外活动。我们不会为了补习而牺牲了他原先有的各种课外活动。吉他、钢琴还在学,虽然由于时间冲突,儿子今年不能再踢足球,刚开始补习的前两周为了适应大量的功课把游泳也停了,但是几周下来他已经明显适应了不少,我准备尽快重新把他的sports恢复起来。还有,每个星期天我们照样去教会敬拜,风雨无阻。

 

四,不影响睡眠休息。无论有多少功课没有完成,孩子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雷打不动。没有足够的睡眠,没有好的生长发育,再好的学习成绩有何用?!

 

五,只要尽力了,做不完的功课就不做。我想好了,如果孩子尽力做功课还做不完,我就让他别做了。我会去跟补习学校的老师说,孩子尽力了,做不完的功课别再让他交了,一切后果由我来承担。

 

六,假期里不补。好多孩子学期中补习,假期中还补习。我们假期坚决不补。假期里让孩子彻底休息,让他把一学期补习的内容沉淀一下。一直不停地填鸭,我担心他消化不良。

 

我希望补习对于每个孩子的意义是把平时过剩的空余时间利用起来,弥补澳洲学校学得少,功课少的不足,使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上更加完善,为即将来临的中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而不要为了补习舍弃一切的玩耍,停下所有的课外活动,牺牲一切的快乐。


在补习中,只要我们能找到平衡的支点,把握好一定的度,尽量发挥它的优势,就能把本来的负面效应变成正面的---这,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智慧。


来源:http://blog.sina.com.cn/yunxin0927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