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小咪带你看世界|鲍勃·迪伦,不只是一位 60 年代的反抗歌手,是诗人,更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16年10月14日 慧谷移民




鲍勃·迪伦毫无争议能俘获人心。不管《滚石》杂志何时重新评选最伟大的音乐人,这位今年 75 岁的民谣、摇滚歌手都有可能排名第一。

但瑞典时间 10 月 13 日,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Bob Dylan)时,人们还是多少有点意外。

一个唱歌的民谣音乐人,只出版过一本诗集、一本写生集和一本自传,主要成就集中在大量流行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唱,凭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称,鲍勃·迪伦“在美国伟大的音乐传统下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Sara Danius)还将鲍勃·迪伦和古希腊诗人的文学传统相连,企图恢复诗歌和音乐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果回到 2500 年前,你会发现荷马和萨福(Sappho)创作的诗歌,本身就是为了让别人听到,也就表示,这些诗词本身就是为表演而作,有时还会用到乐器,就像现在的迪伦一样。”萨拉说。

这些说法听起来仍然需要咀嚼,不那么顺理成章。但去质疑下面这些问题的人明显要少得多——为什么是鲍勃·迪伦获得,而不是同属诗人歌手的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他们都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在一些人眼里,似乎鲍勃·迪伦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才是让他真正得奖的原因,那么和迪伦在 60 年代同时出名的琼·贝兹(Joan Baez)或者保罗·迈卡特尼 (Paul McCartney) 呢?

鲍勃·迪伦的影响力超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在差不多所有类似《滚石》“最伟大的音乐人”“最伟大歌曲”“Top 10 唱作人”的榜单上,鲍勃·迪伦都是排名最高的那个。《卫报》就专门为此对世界上所有摇滚乐手的书籍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他们发现,在英国图书馆列表中,有关鲍勃·迪伦的图书是最多的,达到 138 本。

在愣了两秒之后,人们都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因此消息而雀跃。




至于影响力的来源?在这其中,最简单的一个答案是:鲍勃·迪伦是一个抗议歌手。

他嗓子沙哑,不着调地唱着反战、爱情、茫然和失望,代表了 60 年代的美国。那是一个反建制、反越战、嬉皮士、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女性主义等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潮兴起的大变革年代,鲍勃·迪伦和琼·贝兹、皮特·西格等积极参与各种政治运动,写了大量的抗议歌曲,是一个反对者的形象。很酷。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 1963 年的 8 月 28 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生了著名的百万人民权大游行,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在此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激情演说。众多支持民权运动的歌手一起现场演唱了鲍勃·迪伦这个当时年仅 22 岁的歌手写的音乐《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而这首新歌在当时几乎成为了整个民权运动的圣歌。



“一个人要走多少的路,才能称得上一个人?(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炮弹要飞多少次,才能将其永远禁止?(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在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所制作的鲍勃·迪伦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No Direction Home)当中,则利用影像生动再现了当年的场景。一位黑人女性在纪录片中接受采访时觉得,迪伦这首歌唱出了整个时代人的心声。

1964 年,鲍勃·迪伦发表了专辑《时代在改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这里面的大量歌曲完全被当时的人们视作一种政治宣言,反战、平权、追求自由与平等这些词被加在迪伦身上,他也俨然成为美国 60 年代的代言人,年轻人中反叛反建制的偶像。



1965 年秋,鲍勃·迪伦发表了专辑《重访 61 号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其中一首名为《瘦子之歌》(Ballad of a Thin Man)。歌曲中唱道:“因为你知道有些事情正在发生,但你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事情(Because something is happening here But you don't know what it is)。”而“这句歌词精确地把握了当时美国在道德、两代人与种族上的分裂,人们不是以‘自己是什么’来定义,而是以‘自己不是什么’来定义自身”,美国乐评人格雷尔·马库斯评论道。专辑另一首歌则是著名的《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它也成为流行音乐中反映那个时代和世界的经典。后来还被滚石乐队、吉米·亨德里克斯和 Green Day 等人演唱。

《重访 61 号公路》一经发售,里面的歌曲就被传唱至街头巷尾。 1965 年还没结束,专辑就已经占据了排行榜第三名的位置。《像一块滚石》也被《滚石》杂志列为史上最伟大的歌曲之一。

如果作为符号化的反抗偶像,鲍勃·迪伦就和之前的得奖者索尔仁尼琴和阿列克谢耶维奇们找到了共同性,那种反抗性、政治性和时代性似乎是诺奖评委会最为中意也最为政治正确的选择之一。

2011 年,鲍勃·迪伦曾经来到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和台湾举办演唱会。在北京工体长达近两个小时的演唱会中,迪伦并没有像很多中国听众期待的那样演唱听众心中最为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时代在改变》等抗议歌曲。据 BBC 报道,当时的一位北京观众对路透社说,让人有点失望,由于政治原因迪伦没唱多少歌曲,政府到底害怕什么?


但这未必是鲍勃·迪伦自己所想。


迪伦真的仅仅是个抗议歌手和代表时代吗?只是政治原因就让他没有唱那些所谓的名曲吗?可就在去年年初他还推出了新专辑 Shadows in the Night ,里面没有他自己创作的新歌,所有歌曲都是翻唱自另一位传奇歌手——弗兰克·辛纳屈。

要说他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单纯的民谣歌手,反倒更准确。

“最大的麻烦是媒体总想把我当成话筒、发言人,甚至是一代人的良心。这太可笑了。我所做过的就是唱歌,这些歌直截了当,表现了巨大的崭新现实。据说我替整整一代人发出了声音,但我和这代人基本没什么相似之处,更谈不上了解他们。我离开家乡不过十年,没有大声表达过任何人的观点。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与其说我是一个仙笛神童,不如说我是一个放牛娃。”鲍勃·迪伦在自传《像一块滚石》(中文新版名为《编年史》)中写道。

这本书当年由于出色的文采,还被《纽约时报》《滚石》《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人物》《卫报》《出版家周刊》等数十家媒体评为 2004 年年度最佳图书。



从鲍勃·迪伦自身的经历来看,他对反抗世界也没那么感兴趣。 1966 年,迪伦出了一场车祸,暂时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即使这时时代依然如狂风暴雨,迪伦在康复后却完全远离了这个时代,而是选择了和自己的乐队默默在地下室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音乐带。后来更是拒绝参与任何抗议歌曲的活动,拒绝参与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默默转向了摇滚。这不仅让当时极为欣赏他的一些左翼民谣歌手失望,也激起了歌迷的愤怒。

1966 年英国的一场演唱会上,迪伦抛弃代表木吉他的民谣,转而拿起电吉他玩着摇滚,唱着《像一块滚石》。一些愤怒的歌迷指责迪伦背叛了民谣,骂他“叛徒!背叛!你不是鲍勃·迪伦!”场面几乎失控,但他冷淡地回嘴:“我不相信你!你是个骗子!”,然后用力跺脚,跟乐队说:“他妈的把音乐玩到最大!”在混乱的场面中自顾自地演奏下去。而在新港音乐节的演出中,他和乐队几乎直接被嘘声赶下了台。

但在 1960 年代后期摇滚开始成为主流的时候,如众人所知,鲍勃·迪伦又回到了民谣。这同样耐人寻味。

关于为何迪伦放弃抗议歌曲,还有一段令人熟知的对话。他的前女友兼 60 年代的“战友”琼·贝兹依然在继续参与社会运动,不理解为什么迪伦放弃,问其两人有什么不同。“很简单,你相信你可以改变世界,而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改变世界”,迪伦说。



美国著名乐评人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在 1977 年出版的作品《老美国志异》(The Old, Weird America)为我们提供了一点理解这件事的线索。 

1960 年代对于美国的音乐界,兴起的是一场民谣复兴运动。那时的年轻人听民谣听的也是一种怀旧感,怀旧的是那个古老的美国,而民谣也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歌曲,它更为重要的是真实,真实地表达和面对自己。

1993 年,历史学家罗伯特·肯特威尔(Robert Cantwell)写道:“(民谣复兴运动)对整个民谣文化提出了罗曼蒂克的要求——它要求民谣文化诉诸口头,及时、尊重传统、有文采、有公共性,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反映权利与义务,乃至信仰,它反对中间派、专家、非个人化、技术统治论文化。”

所以,在格雷尔·马库斯看来,民谣的价值体系便是这样一种将乡村置于城市之上,将劳工置于资本之上,将真诚置于教育之上,将普通男女未受损害的尊严置于商人与政客之上等。而这种特性恰好天然地和当时的政治运动结合在一起。

不过,鲍勃·迪伦和与他同时代的民谣歌手(比如琼·贝兹和皮特·西格等)不同的是,他不仅要复兴民谣,如获奖词所说,还要“在美国伟大的音乐传统下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

“我们必须把这些歌曲(指民谣)当作传统音乐,一种植根在六芒星上的传统音乐。民谣的根基实际上是建立在神话、圣经、瘟疫、饥荒以及各种各样神秘的东西上面,你可以在所有歌曲中找到它。玫瑰在人们心中开放;赤裸的猫卧在床上后背长出长矛;七年的时间做这个八年的时间做那个……这些都是抽象的,人们所不能触及的事物。《你站在哪一边》和《我爱你波吉》并不是民谣歌曲;它们是政治歌曲,它们已经死了”,迪伦说道(转引自《老美国志异》一书)。



为了在语言表达上贴近这个传统,迪伦特地跑到纽约的公共图书馆,在楼上的一间阅览室里,利用微缩胶卷阅读 1855 年到 1865 年之间的报纸,试图了解那时候的日常生活。

不过鲍勃·迪伦说,“我对当时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比对当时发生的事情更感兴趣。读这些报纸并不觉得它们描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只是比现在的世界更有急迫感。大家用的都是同一个上帝,引用同一部圣经、法律和文学经典“,迪伦在自传《像一块滚石》中写道。

而他当年在地下搞的音乐也在 1967 年发表为《地下室磁带》(The Basement Tapes)。这张专辑里的歌曲显得十分怪异,但却恰恰暗合了迪伦所追求的美国古老的民谣传统。。

7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迪伦,一边不紧不慢地出着专辑,然后开始一场名为“永不停止”的世界巡演。此后,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表述中:“迪伦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他对现代音乐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他也一直是别人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稳定源泉。” Adele 、 Guns N' Roses 、 Johnny Cash 、 Elvis Presley 、 Maroon 5 、 Avril Lavigine 等都翻唱过他的歌曲。到目前为止,他们都有趣地对诺奖的消息表现出了无视。

2013 年,滚石乐队前吉他手比尔·怀曼(Bill Wyman)曾在《纽约时报》评论版上撰文讨论了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他说:

“迪伦的作品一直不会恪守常规,不玩道德手段,也不会作为给听众的精神食粮或者抚慰品,他的抒情风格非常充沛,他所关注的事情和对象也都明显不受时间的影响,我们在任何时代都很难找到几个诗人的作品能拥有像迪伦作品那样的影响。”

今年 5 月,鲍勃·迪伦还发布了新专辑《坠落天使》(Fallen Angles),这也是他第 37 张录音室专辑。要知道现年 75 岁的鲍勃·迪伦在 2000 年后共发布了 6 张录音室专辑,还开始尝试爵士的曲风,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真像一块滚石。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