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悦读】第二篇 有子曰:“不可不看吧,虽然我不是孔子但是好歹也是他弟子。你都不想听听我曰的啥?”

2016年10月23日 锐澳传媒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这一次是第二篇的分享,本来是想放弃了。因为,第一篇的反响真的跟自己预想的一样!!!没!!!!!!“市场”


所以我也犹豫和思考了几天,但是最终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公众号是服务大众,不过呢,要有一个自己所要坚持的东西吧。



尤其是在海外这个地方,我真的很害怕,有一天,鬼佬问到你们China真的就是Chi(吃)Na(哪)?我再不会回答了。


恩!说的开这个专栏的目的


虚的了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我没有那么伟大,那就往实在的说)


其实就是想要给自己充充电


(最主要的是:给自己的公众号做一下测试定位,主要没什么好素材能拿出手了~哎 够实话了吧~~~

不光这些还有就是前几天去参加16年的“汉语之光”对我触动还真的蛮大的,现在西人的孩子都开始从小就开始可以学中文了,不说每一个都是顶呱呱的中文吧 万一出来几个人把你应以自豪的中华传统文化把你讲的一愣一愣的时候,你到时咋弄?知道的还没人家“门外汉”多还咋立足......


好了好了 不废话了。言归正传~请往下哗啦你手机~




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程子 



从即日起,每天分享论语中的一句,希望大家喜欢。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读而思

【每日论语1-2】【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www.readers365.com/lunyu/y01.htm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