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个过气歌手凭什么获得诺贝尔奖?

2016年10月14日 澳洲通



他确实写下了这个世纪最震撼人心、流传最广、安慰和鼓励最多人的诗篇。


鲍勃·迪伦不需要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需要迪伦。

1. 因为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这句伟大的评语出自艾伦·金斯堡。


1996年8月,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他向媒体宣读的金斯堡的推荐信:“虽然他(迪伦)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歌词:1962-2001》、自传第一部《编年史》。


2. 鲍勃·迪伦不需要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需要鲍勃·迪伦。

迪伦出版过《歌词:1962-2001》、自传第一部《编年史》(国内译作《像一块滚石》)。他的书登上《纽约时报》年度榜、被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07年,普利策奖颁发特殊贡献奖献给他——“迪伦不需要普利策,是普利策需要他”。


文学本无陈规,在20世纪被吟唱的民谣,难道不是让文学焕发新生命的一种伟大形式?

3. 因为他充满自由气息、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这是1964年,萨特获诺贝尔奖时的颁奖辞。


21岁时,迪伦写下平生《答案在风中飘》,接连问出12个永恒之问:“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称作是一个人?炮弹要飞行多少次才能永远被禁止? 一座山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冲进海洋? 一个民族要生存多久才能获得自由? 一个人要抬多少次头才能看清天空? 一个人要长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从此,迪伦把民谣变为犀利的抗议诗和揭示现实的寓言诗,开启了新的诗篇时代。

4. 他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这是1980年米沃什的获奖辞。


1963年5月,鲍勃·迪伦专辑《放任自流的迪伦》上市。3个月后,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几十万人的民权大游行,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撼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迪伦和多位著名歌手在此生最浩大的场面一起大合唱了《随风而逝》,这首歌成了民权运动的国歌。

5. 他著作中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这是1957年,加缪的诺贝尔奖获奖辞。


艾伦·金斯堡说,迪伦是最棒的诗人。“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憾动人心。”


迪伦写下《暴雨将至》时,古巴导弹危机迫在眉睫。尽管当时大规模反战运动尚未开始,迪伦却已写下20世纪后半页最响亮的反战歌曲。


在1964年,他接受访问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写歌……炸弹已经渐渐变得无聊,因为真正的问题比炸弹更深层……我不属于运动的一部分。”或许是巧合,正在这个转变的关键时期,他在1963年年底认识了金斯堡,两人自此交往甚密,深深影响彼此。


当金斯堡第一次听到《暴雨将至》(A Hard Rain's Gonna Fall)时,他激动落泪,认为他们的波希米亚火炬已然传递给新一代年轻人了,后来更认为迪伦的音乐是“对从惠特曼到凯鲁亚克这些美国先知的响应”。迪伦的作品也开始更接近于垮掉的一代:在这一年的作品Chimes Of Freedom、Desolation Row都可以看到金斯堡和凯鲁亚克的影子。


除了语言与美学外,迪伦在垮掉的一代身上还看到他们不直接涉入政治的反叛姿态。垮掉的一代和迪伦承传的左翼民谣传统原本就存在着矛盾:前者更多是美学的前卫革命,是颂扬欲望、药物和边缘,而这是被传统左翼分子所拒斥的。所以,当迪伦开始如同垮掉的一代感到左翼运动的压迫,而想要转向更个人的体验时,垮掉的一代当然是最好的出路。


迪伦是摇滚最伟大的炼金师。他把民谣接上摇滚,并且用垮掉的一代的诗歌让摇滚开始具有深邃和魔幻的诗意。1965年年初到1966年夏天,“后抗议民谣歌手”时期的迪伦发行了三张专辑,并进行了一连串巡演。这些专辑和演唱会不只让人们看到他们不了解的迪伦,迪伦也带领他们进入摇滚乐中未知的魅影之原,在神秘中充满爆发力。迪伦果然是一个幽灵,从音乐的古老世界,倏地穿梭到未来,没有人可以跟上他的脚步。


6. 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这是1976年索尔•贝娄的获奖辞。


鲍勃·迪伦从不买政治家的账,哪怕总统说是他的脑残粉。奥巴马就曾公开表示,迪伦的歌在他iPod上播放率极高。猜猜迪伦如何回应?他说:“大多数总统就职时都有最好的意愿,最后却灰溜溜地下了台,例如约翰逊、尼克松、克林顿……以及杜鲁门,好比他们飞得离太阳太近,结果就被烧死了。”


———无节操吐槽的分界线———

7. 因为他不能与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契诃夫、卡夫卡、乔伊斯、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普鲁斯特、里尔克、罗伯·格里耶、伍尔夫站在一起。

以上这些大作家,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漏网之鱼。是的,他们都死了。但米兰·昆德拉还活着啊。为什么他也没获奖?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产生,不过是瑞典学院18位院士开会投票决定。这18个人中不乏师生关系,一旦有空缺的席位,补入什么人也由老人们拍板决定。

8. 因为他高尚纯洁的理想、因为他标新立异,因为他现在多少已经过气。

190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标准“富有理想倾向”被解释为“高尚和纯洁的理想”,托尔斯泰因此躺枪,没被评奖委员会看中。因为18位瑞典人认为他,“他在不少作品中不仅否定宗教,而且否定国家,甚至否定所有权,而他自己却一贯享有这种权利,以及反对人民和个人有权自卫和防护。”从而盖棺定论——在这样的一位作家身上怎么能体现出纯洁的理想?!


到了1950至70年代,选择标准变成了“标新立异”,而到了80年代后,则更注重的是“不太为人在意但是优秀的作家”。诺贝尔奖多年来左右摇摆。

9.  因为他比村上春树大八岁,我们只好先颁给他。

诺贝尔奖的“最受读者喜爱奖”今年属于村上与迪伦。在中国的语境里,可简称“最佳人气奖”。在英国立博博彩公司,押在迪伦身上的赌注,有六成五来自诺贝尔奖的故乡瑞典,真是值得玩味的小细节。


How many nominations must a man to get?

Before you call him a Nobel winner?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讯源:人文社科讲座

分享请点右上,再选

关注长按下面二维码,或点击标题下的 澳洲通,再选择 关注

澳洲通微信号au-news)提供汇率、优惠查询及邮包追踪等服务,可发送H至我们显示有关详情(需关注后)。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