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黄磊版《深夜食堂》雷到吐血?看看新西兰版“深夜食堂”是什么样的!

2017年06月16日 新西兰天维网



黄磊老师又被刷屏了,不过这一次不是他和多多的新西兰之旅,也不是提醒大家新西兰自驾安全,而是他原本一手好菜的厨艺,却被国产版《深夜食堂》的编剧给毁了。

 


讲真…

我们心中的《深夜食堂》不是这样的…


它可能是旧城老街边支起的烧烤摊,让人在忙碌到半夜还能觅得一口香;


或者是老家胡同巷子里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米线店,在冬日的深夜能送上一丝温暖;


也许它是初到新西兰,在举目无亲想家落泪时一碗来自室友的泡面;


更是独自过年时,与相隔万里的家人视频聊天,特地秀给爸妈看的速冻水饺…




临近父亲节,

天维菌相信大家最怀念的…

还是和爸爸一起的“深夜食堂”——


它可能是熬夜看球时的啤酒牛肉干;

也可能是半夜肚子饿时一起泡的红烧牛肉面;

还可能是嘴馋时瞒着妈妈偷偷去吃的麻辣小龙虾…



总之,

它是我们怀念的,

有爸爸陪伴的深夜食堂…


本周就是父亲节,天维菌为你准备了几个“深夜食堂”的故事,这里面,也许就有你和我的影子。

-

-

我照着爸爸的秘笈自制冷吃牛肉

却怎么也做不出家的味道


讲述人:宋小白

 

2014年底,我辞去国内的工作,拨通了爸爸的电话。


“爸,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下个月回家陪你和妈妈,然后我就要离开去新西兰了。”


从18岁离家上大学,再到参加工作,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少得可怜。当得知我要出国的消息时,爸爸有些吃惊,随后面带微笑却哽咽着说,“好好,这是好想法,出去闯闯,见见世面总是好的。”

 

“机票订了吗?哪一天走?”

 

“2月8日的飞机。”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今年过年是2月18日,女儿你不能在家过年了。”



挂断电话,我一边流泪,一边收拾回家的行囊。


2015年1月,我从成都回到自贡老家,第一次彻底放松下来,享受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


(出国前,我+两只狗+爸爸在楼顶晒太阳)


爸、妈、我、两只狗,我们恨不得成天腻在一起。时间过得很快,每天我们都表现得很开心,小心翼翼地收藏起离别的伤感,尽量不去谈论离开的日期。

 

为了多陪我,爸爸已经向单位请了年假。我们一家人每天下午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打麻将。麻将声音轰隆隆地响起,小狗在爸爸怀里睡觉,大狗在身边窜来窜去。爸爸大笑着说,“别出那张牌,我就是要这张。”



“跟你说了,你偏不听,胡了。”

 

一家人笑做一团。记忆里,这是最温暖的冬天。



寒冬腊月,趁着我还在家,妈妈赶着做香肠、腌制牛肉干,爸爸则忙着做腊排骨和我最爱的冷吃牛肉


都说爸爸疼女儿,临别前几天,爸爸做了好多好多的冷吃牛肉,总是在大晚上变着花样“缠”着我陪他喝口小酒,吃口牛肉。



但是,离别的那天还是来了。


这一天,爸爸妈妈做了一大桌子饭,笑着说:“我们提前过年。”


这一顿饭很丰盛,但我却想不起它的味道。


因为饭桌上每个人都心事重重,但却面带微笑,不让悲伤流露。

 

从自贡到成都机场开车要3个小时,爸爸在开车,我和妈妈坐在后排。妈妈死死地攥着我的手,我从后视镜里看到爸爸在流泪。我强忍着泪,笑着说,“你们给我塑封了冷吃牛肉吗?我好在飞机上享受,让别人羡慕羡慕。”

 

(爸爸做的香肠,

塑封好冻起来,等我回家吃)


火速办理好登机牌,我最后狠狠地拥抱了爸爸妈妈,硬着头走了。

 

在飞机上,我打开了爸爸炒的冷吃牛肉,很香很有嚼劲,眼泪又来了。

 


来新西兰这么久,我最想念的还是爸爸做的冷吃牛肉,想念一个个陪爸爸喝酒吃肉的深夜。


嘴馋时,会拨通家里的视频,爸爸妈妈在屏幕里你一句我一嘴地教我怎么做。尝试了很多次做冷吃牛肉,外形像,但吃起来终究不是家里的味道。


(在新西兰做的冷吃牛肉)

本故事图片由宋小白提供



-

-

我任性地飞回老家,

只为吃上一碗家里的素杂面


讲述人:曾小妹


回想起这几年,印象最深的饭就是2016猴年春节大年三十晚上那顿。


当时自己在上海做广告,因为已经决定5月要辞职回成都,然后6月就过来新西兰WHV。


我觉得出国之前起码在家里能待1个月陪父母,就觉得春节再赶回去没必要了吧……

 

关键是现在过年也没有年味了,因为以前团年都在外婆外公家,现在俩老人都去世了,基本年三十也就一家三口自己在家吃那种,而且想想初一初二还得走亲串友被问谈对象没有,真心烦。



反正,我就一直在跟我爸妈说的是今年过年不回家了。我爸妈特别支持也一直说,对的回来干啥子哦,节约下机票噻,过几个月你还要去WHV哇……

 


结果大年三十那天早上,

上海下雪了,特别冷。



我记得我下楼去全家买那个10多块的麻婆豆腐盒饭吧,听到另外的顾客在打电话,上海本地人,大概就是在说今晚家里团年的事儿。

 

突然心里就感觉酸酸的有点受不了,上网查了下机票,发现上海到成都居然有票啊,晚饭时间落地的。

 


估计是自己的浪漫主义精神作祟,也没跟我父母打招呼,反而在微信上骗他们说今晚自己安排咋过的,叫二老放心,同时探我爸妈口风知道晚上就他俩在家自己过,然后我就悄悄地背了个小书包回去了。

 

飞机上一直在那儿幻想,我这么突然地出现,这么大惊喜,我爹妈会咋反应。



因为大学也在外地上的,18岁以后就跟家人聚少离多,但我一直觉得这种小感情抒发起来太做作。我父母也一直这么培养我的,成人以后就要独立,人生是自己的,选择的后果自己承担什么的……

 

不过我内心也明白,谁家父母不想把孩子留在身边呢?我一直感谢老天给了我一对特别能尊重孩子是独立生命体的父母,我知道他们情感上的牺牲其实挺大的。



回家路上街那个空啊,街景就像回忆的PPT模板,然后我心理戏各种往上填文字。


到了我家那个老大院楼下,老门卫一大家子人在团年把门都堵了,然后我挤过去的时候就听见他们在那儿说,“诶,曾老师的女儿回来了的嘛!”



我抬头望了下我家单元我家厨房的窗户,漆黑的。

 

我还有点紧张,我想不会临时出去跟其他亲戚团年了吧,因为我根本没带家里钥匙。

 


然后就是爬上楼,敲门,我听见我妈挺警觉地大声问:哪个!哪个!

 

我也不吱声。我还敲门,打开门以后我妈就来了句“哎呀乖乖!”然后就各种表情包啊,各种喜怒哀乐齐上阵。


我爸在旁边,绷着笑只说了一句,“哟,没想到你咚一声zuai(方言)回来了。”

 

当时晚上九点多吧,电视里面在放春晚。



等我妈缓过来了,就问我是不是还没吃饭!


“咋个能不吃饭呢!哎呀!快快快,还有剩的…哎剩的那个菜还是算了,想吃撒子!马上给你弄!”

 

我说:“来个素杂面嘛。”


我妈就给我做了个素杂面

 


虽然早就习惯在外漂了,但还是长了张成都人的嘴……长期没满足过的味觉突然被满足了,整个人就像嗨了药一样,

 


所以吃饭时候说了啥?我就一直在说,好吃好吃,好吃好吃,好好吃,太好吃咯

 

我妈特别有成就感,脸都笑红了(因为血压高):“还是妈妈弄的东西好吃哇?”



我说:“对对对!好吃,太好吃了!”

 

我爸说:“你去了新西兰就吃不到咯……”

 


-

-

那天的饺子很奇怪

咬一口总是觉得酸酸的


讲述人:猴子

 

我们东北老家有一个习俗叫“上车饺子下车面”,意思是当你送亲友远行时,吃饺子象征着再次团聚。

 

我和妻子出国的前夜,平日里脾气很暴躁的岳父那天很安静,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岳父一直很反对我们出国。那天凌晨两点钟,我妈和岳母两个人在厨房忙活着,不多久,几盘飘着香气的饺子便端上了桌。一家人坐在桌前,岳父始终板着脸。


“爸请放心,出国后我一定会照顾好她的。”我端起杯子,象征性地喝了一口果汁。

 


此时,岳父的脸色才缓和了一些。

 

“照顾媳妇是必须的,但你也要记得,男人一定要赚钱养家,不然媳妇跟着你喝西北风?”我妈补充了一句,手头的筷子也没闲着,把饺子分别夹到我和妻子的碗里。

 

出国前夕我从单位辞职,过了一段无业游民的日子。极其好强的妈妈看不过去,三番五次叮嘱我:出国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该扛的责任要扛起来。

 

到机场换登机牌前,装着我们身份证的钱包不见了。岳父埋怨岳母看不住东西,在大厅烦躁地来回踱步。


但后来我们还是顺利换了登机牌——因为我和妻子的身份证,根本没放在那个钱包里。


岳父看了看我手中的登机牌,突然就安静了。

 


那天的饺子我吃了不少,只是味道有些奇怪,每咬一口都觉得鼻子里酸酸的。飞机起飞前我又一次查了一下短信,没有我爸爸的信息。

 

关机。


-

-

直到现在我最怀念的,

还是小时候和爸爸一起吃的羊肉串


讲述人:妮可


我爸之前是很疼我的,特别在“吃”这个方面,各种零食夜宵不断,小学时候经常八九点还带我出去吃各种小吃。


现在还能记得2006年世界杯的时候,作为足球爱好者的老爸带着还在上小学的我出去看球吃夜市,那时候我最爱的,就是街边5毛钱一串的羊肉串,一口气能吃10串。



但是现在,这些画面在脑海中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我初中快毕业的时候,因为生意不顺,我爸染上了酗酒的毛病…


自此以后,喜怒无常的脾气以及因酗酒带来的家庭暴力,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阴影…到现在都无法释怀…


之前和爸爸一起快乐的“夜宵时光”也不复存在…矛盾也在不断累积。


跟我爸矛盾最大一次爆发是我谈了男朋友,那时他觉得我不应该谈恋爱,也不太喜欢我的男朋友。借着酒劲儿,他说出了很多很伤人的话…


自此,我们开始了长期的“冷战”…


冷战期间,我和男朋友决定离开家去新西兰奋斗,当我在家里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爸一句话也没说。


一直到出国那一天,他也只是在机场默默地帮我拿行李,分开时,也只是说了句“多保重”。



在新西兰期间,我跟我爸的联系少的可怜,加了好友的微信也屏蔽了朋友圈。


如今,彼时的男朋友已经变成了老公,爸爸也逐渐认可了他,但我们彼此都清楚地知道,我和爸爸的关系依然很远。即使中间回了几次国,但即使和我爸面对面,也无话可说。


心理防线被突破是在去年…


乘坐12个小时班机从新西兰回家,爸妈早早就在机场等着了。



妈妈还和平常一样温柔年轻,但是一段时间不见的爸爸却变得苍老了许多…之前总是染得精精神神的黑发现在已变得花白,身体也消瘦的厉害…


和之前一样两人相看无语,还有些尴尬,他只是接过我手中的行李,一言不发地往车上搬。


回家的路上和妈妈一直在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家常,聊着聊着,妈妈说,“其实每次跟你视频的时候,你爸都会在旁边偷偷看着,他没事儿还会看我手机里你发的朋友圈。”

 

突然眼睛就酸的难受,只能假装看风景扭过头去。


然后我爸突然说了一句,“明年夏天再回趟国,熬夜陪老爸吃夜市看球吧,爸爸请你吃羊肉串。”


明年,又是世界杯了。

 


-

-

那杯五味杂陈的

至今萦绕


讲述人:胖马

 

提到父亲,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就是晚餐的场景:

 

不太明亮的餐灯、一张四方桌上的四菜一汤,三张高背椅,一家三口围坐一桌,边吃边聊今天一天的经历,在学校的,在单位的,开心的、郁闷的……

 

这是我儿时每天最期待的家庭时光,总觉得一家三口因此可以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如影相随。




大学开始,我寄宿在学校。大学是本地的一所名牌高校,我作为系里唯一的本地男生,可以每个周末回家“打牙祭”。这让同学们艳羡不已。

 

母亲因为工作忙,往往周末不在家。周五的晚饭餐桌上,陪我的永远是父亲。


虽然桌边的3个人变成了2个人,但父亲每周五必然准时在家等我,什么老友聚会、牌局酒局一概推掉,晚餐餐桌边的温暖依旧。

 

两个男人的交流话题也从“学习成绩”变成了“最近看什么书和电影”、“建议参加什么课外社团活动”……甚至于对毕业后就业的未来憧憬和选择,第一个分享我的迷茫和梦想的人,也是父亲,也是在晚餐的父子交谈中。



有时,宿舍的铁杆兄弟们一起和我周末回家改善伙食。提前知道消息的父亲,总是准备格外多的拿手好菜:红烧牛腩、斋烧鹅、酸甜排骨……兴致上来,父亲还会和同学们喝上两杯。我们父子间如兄弟如好友的关系,也常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大学毕业,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去了南方一个很远的城市。之后10多年就此定居,“异乡”变成了“故乡”。回家的次数由1年1次,变成了多年1次。和父母晚餐变成了一种奢求,每次带着妻儿回家乡一家团圆,晚餐餐桌上人数增多,话题依旧,温暖如昨。





去年,我和妻子终于在准备多时之后,拿到了来新西兰定居的申请批准。父母也终于意识到,儿子曾经和他们说的移民计划终于将变成现实。

 

母亲因此去买了一个地球仪,从来不关心国际政治和地理的她,也终于找到了地球南段那个小小的国家,“比日本面积还要小啊”。父亲一旁安慰:“很近的,也就是10个小时左右的飞行距离”。

 


临行前的那个春节,父母从家乡来到我居住的城市。

 

年夜饭那晚,父母和岳父岳母一起准备了一天。我和妻子忙着收拾行李。晚餐时,餐桌上的一家变成了7口人,父亲专门去剪了一个很精神的发型,穿了一件很时髦的羊毛背心。“这件衣服是你爸和我专门逛了很久买的,1000多块了。你爸说,你们出国是大事也是开心的事,我们这次来送你们打扮精神些,是个好兆头”,母亲笑眯眯地附耳说。

 

饭桌对面的父亲赶忙拍了一下母亲的手:“哪有这么夸张,别给孩子压力。”随即戒酒多年的父亲,举杯敬我和妻子,“别担心我和妈妈,你从大学毕业就离家10多年,我们都习惯了,放心!”一旁的母亲笑中有泪。

 

那晚吃了什么,老实说我现在不太记得,只是那杯喝下去的五味杂陈,至今萦绕。

 



曾经觉得自己和父亲有很多不同,现在觉得其实一样。身为人父之后,我越发感同身受,我们都努力让自己在儿子面前显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哪怕内心迷茫、失望恐慌。

 

还记得,见到儿子第一眼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生命让我感到责任重大。我曾对他无理取闹深感烦躁,甚至怒火中烧。可渐渐地,不知何时,他已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我无需承诺,就知此生必须保护他,帮助他,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刚来新西兰的时候,找房、找工作、考驾照等各种挑战,加上各种不适应扑面而来。但无论事情多繁乱,我都会和妻子儿子共进晚餐,聊天交流,维持着父亲在我儿时营造的传统。

 

晚餐后,偶然我会和妻子讨论对策,5岁多的儿子在一旁玩着小汽车,间或停下来竖着耳朵听。

 


一天,我身体不舒服但当天公司事情多,还是坚持去上班。晚餐前回家稍晚,一进门看见小家伙坐在沙发上等我。以为他等我回来陪他下围棋等的久了,小嘴都撇了,我上前安慰几句,摆上棋盘。却不见儿子像往常一样扑上来厮杀,我正在纳闷,儿子突然抓住我:“爸爸,你别去上班了,太辛苦,我吃的不多的,不用很多钱……”

 

我连忙大笑着骗他:“爸爸其实很有钱的,别担心。”他小眼睛里透着信任,以我为骄傲。


我会每天穿着整洁的衣服出门上班,回家后精神地陪他玩耍读书,晚餐时分享他在学校的成功喜悦,安慰他的失落不安。我会努力在他面前从容不迫、举重若轻,不要让他看到和顾及我的恐慌和忧虑。

 

因为我是父亲,就像父亲一直对我的那样。


“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

“回家了,爸爸给你做饭。”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

可能已经为人父母。


但天维菌相信,

和爸爸一起吃饭的回忆,

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弥足珍贵。


本周就是父亲节了,

不在爸妈身边的你是否会给爸爸打个电话?送上问候?


或者是否还能够…

给他做一道之前爸爸为你做过的菜肴?


就和这期《日食记》一样,


“很高兴有一天,终于学会了你的味道。”



(视频来源:日食记)

合作/推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爆料投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