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成立专家组解决中澳大麦争端,我商务部回应

2021年06月04日 澳微帮


据《路透社》报道,5月底,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组织终于同意成立专家组协助解决中澳之间关于大麦出口的贸易争端,而新西兰也真的就像前几天新西兰总理所说的那样,成为了调解冲突的第三方。对此中国商务部于6月3日作出回应:“中国政府始终尊重世贸组织规则,尊重新西兰参与本案的权利。”

中国与澳大利亚关于大麦进出口的争端,指的是中国商务部在2018年底发起调查并于2020年5月实施制裁,在五年内就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大麦征收总计约80%的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一事。

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成立专家组解决中澳大麦争端,我商务部回应

但在遭到中国制裁之后,澳洲并没有摆正态度做好思想工作与中方和解,反而继续在反华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幻想寄希望于以上诉世贸组织向中国施压的方式逼迫中方解除制裁。

明眼人都能看出,招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澳大利亚政客无视中国国家利益,以零和博弈霸权思维逻辑采取对华敌意政策的结果。一边破坏规则,一边又寄希望于用规则保护自己的利益,能做出这种蠢事的政府并不多见。

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成立专家组解决中澳大麦争端,我商务部回应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发言指出,中方加征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的行为是经过审慎调查后依法做出的决定,中国始终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一直以来都以符合规则的方式行事,中方将继续根据世卫组织程序解决争端,并尊重新西兰以第三方身份参与事件审理的权利。

明确地讲,上诉世贸组织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如果说澳大利亚真的认为能就此向中国施压,为什么那些被美国制裁的国家,不通过世贸组织来调解争端呢?相比之下,莫里森当局更应该考虑如何找个台阶给自己下,好好认个错,现在还为时不晚,相信他们有这个觉悟。

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成立专家组解决中澳大麦争端,我商务部回应

在前几天莫里森访问新西兰期间,他的发言非常有趣,增添了几分中澳关系缓和的可能性。众所周知在对华政策上,新西兰是相对理智的,即使是身为五眼联盟国家,他们也没有采取什么激进的对华敌意政策,在英、美频繁发言妄图干涉中国内政的这段时间,新西兰并没有落井下石,对此中方自然心知肚明。

莫里森访问新西兰期间强调了澳、新两国在对华政策上的一致性,并对新西兰的对华政策予以高度评价,并且表示两国会继续维持统一一致的对华政策。

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成立专家组解决中澳大麦争端,我商务部回应

这就非常有趣!要知道,澳、新两国的对华政策当然不是一致的,这种睁着眼说假话的行为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莫里森的发言无非是对新西兰的那一套对华政策,即“现实利益优先,意识形态靠边”的做法予以赞同,也就表明了他们改变策略的可能性。

而新西兰总理随后发言表示愿意作为第三方调解中澳两国贸易争端,那么事情到这一步,莫里森当局其实已经意识到了正确的做法,只是说出于国内的政治环境不得不继续打肿了脸充胖子。

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成立专家组解决中澳大麦争端,我商务部回应

一些立场不坚定的人总是嘲讽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制裁没有任何作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即使莫里森当局仍然强撑着立场,但澳洲媒体、舆论、一些身份不那么敏感的政要,几乎都承认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必要性,只是争论的点主要在于如何改善。毕竟现在腆着脸认错,不符合“高贵”的昂撒民族的作风。

应当注意到,中国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发改委那个等同于“中国国有资本撤资声明”的表态,已经充分震慑了莫里森当局。现在他们还不肯松口风,无非是死鸭子嘴硬罢了。可以明确地说,接下来短时间内,除非美国与欧盟拿出切实的利益帮助澳大利亚解决产业出口依赖的问题,澳大利亚不会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

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成立专家组解决中澳大麦争端,我商务部回应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澳两国关系能够回到过去的水平。此前一段时间中方对于澳方的一系列行为给予了一句比较严重的批评,“严重损害两国互信”。中国官方很少用这种说法去评价外交争端,除了美国一直以来的一些敌意行为以外,上一次中国官方层面用这个说法,还是在2016年萨德事件期间,对当时比较反华的朴槿惠政府说了这句话。

这句话为什么分量这么重?举个例子,当年维也纳的落榜美术生,他一次次欺骗了英国首相张伯伦,后者从最开始积极解决德国政治诉求,到直接宣战,中间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失去战略互信”的过程。简而言之,潜台词就是:你是个骗子,无法与你展开外交,我只能用最坏的方式揣测你的行为,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计划。

应澳大利亚申请,世贸成立专家组解决中澳大麦争端,我商务部回应

中方的话说到这个份上,等同于为未来的中澳关系定性,就算双方关系缓和,这届莫里森政府也不可能再得到中方的信任,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乃至于深化合作更不可能。

中澳关系现在已经坏到了一个临界点,各方都没有继续恶化局势的动机,但也没有改善的契机,莫里森一通操作为澳大利亚国家利益带来的损失怎么办?他们只能自己承担,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叫谁来都没有,别说WTO,美国来都没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