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中国留学生自杀身亡,临近毕业却放弃,真相令人绝望...

2019年02月24日 澳洲红领巾


素材整理自:北美留学生日报(ID:Collegedaily)


天前,The Daily Post发布了一则令人遗憾的新闻: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的中国博士在读生自杀在教学楼内...



自杀的死者是一名中国博士生,年仅26岁,可以说是个天才,而且就读于世界名校斯坦福,拥有无限的未来,可是2月11日,他的尸体被发现在Paul G. Allen大楼之中。



经过尸检证明,这位中国博士死于自杀。


资料显示,2010年至2014年,这位死者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应用物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随后,他前往斯坦福大学工程系继续进修,主攻可变电阻式内存和计算机存储器的研究,已攻读四年六个月。在结束了答辩,即将毕业的紧要关头,他却....

  

(图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事发之后,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威登(Jennifer Widom)就此事件在学校网站发表给学生和教师的一封公开信: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以及对其家人朋友的慰问。同时,她列出了需要危机咨询的学生可用的资源,包括心理辅导专线、研究生生活办公室电话等。


(图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26岁,本来是一段应该拼搏的年纪,一位斯坦福大学即将毕业的工程博士,不论他如何选择人生,都将会大放光彩,不知道是怎么样的压力和什么经历最终将他逼迫到选择结束生命。


我们不明了内情,只能为这位死在异国他乡的同胞默哀。


虽然这个社会注重学历,博士的名头听起来就很有发展,但是读博真的是一个好选择吗?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读博会对学生的心里造成极大的负担和压力



哈佛学者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强调了这种现实带来的后果之一:博士研究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的比例,高于一般人口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他们的研究调查了来自八所精英大学大约500位经济学博士候选人,其中18%都曾体验过中等或严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研究指出,这是美国平均数字的三倍。此外,接受调查的学生中,10%曾在两周内有过自杀的念头。 


哈佛的这项研究囊括了接近200位学校员工的反馈,得出的结论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本身加重或直接导致了学生们的精神问题。超过半数曾焦虑或抑郁发作的学生,都是在研究生院开始学习后才得到确诊的。而和刚入学的新生相比,临近毕业的学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焦虑或抑郁症状。 



不只是美国,中国的博士生也面临同样的精神困扰。今年1月末中科大博士刘春杨失联,15天之后,他的尸体在在合肥董铺水库被找到。



摆在众多博士生面前的一道很难逾越的高墙就是论文!很多博士生毕业的前提就是论文发表在限定的学术刊物上。如果无法满足这一条件,就会一直延毕...刘春杨就因为论文困扰,延毕了1年多,最终不堪压力,选择了自杀。



博士头衔的份量是很多人看重的,在竞争激励的社会环境中,想要比别人更加出众,自然要一个更高的起点。


但读博士需要时间,需要脑力,需要毅力,说得好听,博士在读,如果没毕业,之前经历的所有都无法转化为实际收益。


在各方面压力不断挤压之下,有人抵挡不住,患上抑郁,最后走上绝路,也有一些人通过自我开导,最终战胜了压力。


或许有人好奇,为什么一定要读博士呢?对此知乎上有一些答案,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些博士在读生的真实心理。


以下内容来源知乎


@XZ.Z.   NYU-应用数学博士


我来简单说说本人在美国读phd是怎样一种体验。首先,美国是一个实用至上的国家,这就造成了很多关于应用学科非常火爆的局面,例如计算机、datascience、应用数学等,相比欧洲的很多古典学派还是非常不同的。


那在这种环境中,你就很容易去做一个datadriven或者moneydriven的research。这个可能会偏离开始你想读phd的初衷,不过有时这也是一件好事。比如很多业界的research岗相比传统业界就会理论一些,但相比theoretical的research又会需要很多coding或者别的skills。


这时候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phd就会比较容易胜任这种位置,并且公司的位置肯定是会比学界的位置多很多的。这是我在美国读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感受,也可能是你融入这种学术环境的关键点(包括你的marketing方向)。


其次,就是觉得在美国读phd真的能认识到很多牛逼的人。一般而言,美国的phd有点两极分化严重,有的强到爆表,有的就会弱一点,但是稍微弱一点的身上又会有别的技能。比如,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结果人家coding碾压。而且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大神,你才能打开眼界,学到更多。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人出去工作赚着巨额年薪还愿意回来读个phd的原因。


其实我觉得人生的路不是只有一条的,每条都可以走出自己的精彩,关键是在于你怎么看待读phd这个事情。当你想好你愿意花5年好好做一件少数人做的事后,坚定地做下去,你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GoodLuck(•̀.̫•́)✧



@shixian   康奈尔-CS博士


虽然生活上过的很惨,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是精神上是很富足的,特别是想法很多,一个个跟老板讨论,再看文章,打磨,再讨论,再挑出比较promising的想法去实验的过程。然后我的时间也很自由,想玩一天就玩一天,想去游泳就去游泳。但也有一连几天几夜写代码的时候,反复测试,再精炼想法,也有半夜从睡梦中爬起来,实现脑中刚构想好的可能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问题的方法的时候。



@Z.L.   哥大-运作管理博士


总体感觉就是:对于理工科(除万年坑)专业,读phd的话在美帝的就业其实还是可以的。如果对学术不是那么热爱,以后也不想在学界发展,那么我觉得要衡量的就是在你的专业领域内,一个phd能带来的增值到底是什么?上周找教授聊的时候,他说都是殊途同归,从钱的角度来说(当然前提假设是你没有学术方向的追求),无非是一个先赚钱一个后赚钱而已。


总的来说,要认清楚读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要找到一个让你坚持读下去的理由,不管是对学术的热爱还是其他的,不然很容易开始怀疑自我。被智商折磨被身边大牛碾压,同龄的工作的人又可能已经事业有所小成,而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做的研究的到底有毛用。但是如果能平常心,能接纳这种单调平静但是每日也有所收获的纯粹的学习的日子,也是一种人生体验。



@Anthony  BU-教育学博士


理工科情况不太清楚,但是文科读phd还是很爽的啊。别的我不说,我们系男女比例1:7!小男生们,你们自己憧憬吧,我已经看到了你们躁动的小心脏了。而且,也没有动不动就读好多好多年读到头发都白了,我四年就毕业了,这还是因为项目没有完成所以自己主动跟导师要求多留了一年,本来三年就可以毕业了。顺便说一下,我读phd期间还完成了结婚生子玩(吃)遍全美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胖了20磅……


只能说每个人面对人生都有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有的时候,看开一点,放松一点,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人生!


*部分素材来源:知乎



【注意】留学生慌了!在国内上网,因使用VPN遭重罚!甚至面临刑拘!再不注意就晚了...


【期待】重磅!澳洲更像中国了!本地最大银行刚刚宣布一个消息,全澳华人都沸腾了!


【丢人】墨市按摩店被卧底进入,其中服务细节曝光,近来众多华人因此被捕


【环保】Coles这次玩完了?!近万澳洲本地人联名抵制,称抗议到底...


【豪气】澳洲慌了!澳媒警告:我们正成为中国第24个省!中国买家要买空澳洲,本地人呆了...


【科普】澳洲这项免费服务,解决了华人的大麻烦!宜家、Aldi、Bunnings都有!


【痛心】欧阳娜娜再上热搜,外形发胖引热议!却戳中无数澳洲留学生的心


【丢人】重磅!华人竟敢在澳洲造假保健品!涉案总金额超50万澳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