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高中生的生活vs一个美国高中生的生活

2019年01月27日 美国高中留学


From:粒粒西游记

ID:lilixiyouji


母亲节时与家人视频,恰逢周末,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侄子也在家里。说是周末休息,他似乎也是紧绷着脑子里那根弦,一直问着我关于如何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暑假一过,他就要步入高三,一年很快,“黑色六月”弹指一挥间。


我叹了一口气,看着倍受英语折磨的侄子心里有些难过。 英语一直不是他的长项,他自小也未付出特别的时间在英语方面接受培训。 自然,目前与其说是提高英语水平,倒不如说是提高考试水平。 现实残酷,他当前的目标只有一个: 尽可能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上一所自己喜欢的大学。


那么,除了钻进听力题库里,在听的过程中抓关键词,找感觉,做题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其它方法。题海战术听上去非常无聊,但这就是现实,我即便建议他去追美剧,去听CNN, 去听各种演讲,似乎一年之内也做不出多大改变,更何况,他还有其它课程,他又哪来那么多可以随心所欲的时间?



侄子目前读本市的一所重点高中, 每两周休息一天,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晚上12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 除了这六个小时以及两个星期才有的一天休息日之外,他所有的时间都在上课,复习,考试。 即便如此,他可能还不算是最用功的,也还算不上最辛苦的。 这样苦读的高中学子千千万万,有的孩子甚至从初中起就能这么用功。


我希望侄子能考入好的大学,只有不停地给他鼓劲。 可是挂断视频后,又陷入一种沉思: 人活着就需要努力,这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警句。 先苦后甘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是,这个苦真的一定要是书本知识、是考试吗?


说归说,至少目前大多数中国孩子仍旧逃不出相同的命运。努力为考试备战辛苦,不努力则以后的日子可能更苦。这不是百分之百的定律,只是孩子止步于高中,不能进入大学校园也是一种残忍。


在感叹侄子生活的同时,我想到了自己所看到的美国高中孩子的生活。目前,很多人拿中美教育做比较。其实,比较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若是能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理念、知识,为我所用,才是比较本身的意义所在。



附近的一个美国男孩和侄子同岁,读高三。其实,相当于国内的高二吧,因为他们的高中是四年制,初中三年。 他所就读的学校是本州内综合排名前三的学校,绝对算得上一所不错的学校。


这个美国男孩的学习成绩优秀,去年暑假时曾经因此得到去哈佛参观两周的邀请。这里不排除他本人天性聪明的条件,因为人与人之间都有差异,这个没有办法。但他的上学时间如何呢:他们没有周末上课的惯例, 高三高四都没有,上学时间和初中生是一样的,每天早上7点15到校,下午3点15放学, 自然,他们也没有早自习和晚自习。


作业肯定是有的,有时候挑战性也很大,但相比较来说,他课余用在书本上的时间则少了许多,因为,这个男孩还是一个游戏迷,经常找个时间打打游戏。


打游戏也是为了放松,只要不沉迷其中,也无可厚非。听上去他的生活非常轻松,不那么苦逼就可以考出优秀的成绩。其实不然,他也有“苦”要吃。


美国学校,从初中开始尤其体现明显的一点就是,对于运动的重视。基本上每一个孩子,都至少会有两项运动参加。比如我说的这个美国男孩,参加了三项运动: 田径,越野跑,高尔夫球。


趴在书本上啃不容易,在太阳底下洒汗也很辛苦。我去看过他们训练和比赛,那真的也需要毅力才能坚持下来。 参加三项运动,学校的训练加上学校之间的联赛,孩子基本每天课后都要有两个小时在运动。 除此之外,他们整个暑假,大多数时间也是用在运动上的。


运动是一方面,这对以后申请大学将是非常有利的一项。还有其它一项非常关键: 社会实践。


从刚上高三起,这个美国男孩每周一个下午在社区图书馆做义工,当然,这不挣钱,属于义务奉献。每次去图书馆,都会碰到做义工的高中生。 而很多高中生也已经开始了打零工挣钱的习惯,比如这个美国男孩,每周六会在家附近的超市工作半天,这是他的零用钱来源,也是他历练自己的其中一种方式。


如此说来,他也很忙,也很累。真是应了那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每一种制度都有好坏,与其抱怨,不如埋头努力。上帝负责发牌,我们负责打牌,既然谁也没有魔力改变手里的牌,就只能用最乐观的态度,努力打好手中的牌了!


-END-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防止在信息流中与你走散

给美国高中留学加个星标置顶一下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