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王石女友现状:经商得真传奉男友为导师

2013年05月23日 澳洲微生活



      南方人物周刊5月23日报道近日,《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了王石,在采访过程中有友人谈及了王石和田朴珺的恋情,称二人并非外界所传在商学院相识,此外,更表示田朴珺在王石身边得到真传,王石在田的事业选择上指明了方向,扮演了人生导师的角色。

  田朴珺朋友谈王石与田朴珺:非商学院相识

  田小姐做地产项目,比如烂尾楼收购,这是地产业很高效的一种业态。她自然与房地产圈内的人有接触,田小姐跟冯仑也是朋友。在圈内接触后,她与王老师彼此欣赏,而不是外界所传在商学院认识。之后,他们依然还是各忙各的,两人按照各自的行程,有时也难得见上面。在美国,就是早上两人背着书包各自出门去学习。

  有一次,在美国,田朴珺指着一张家居设计图给王石看,说我觉得这里设计得不好。王石就对她说:那你去改啊。田小姐觉得王石知道自己不懂装修、设计才故意这么说,就跟王石较上劲了。她就去图书馆把所有关于设计的图书都看完了。

  田小姐说要去米兰,我以为是米兰时装周,但她说是要去米兰家居设计展。她喜欢看家居设计类的书籍,常常自己设计摆设等,研究客厅要放个什么样的椅子,想要的颜色国内又没有,她就会犯愁。

  田小姐在王老师身边自然能得到真传,王石会跟田小姐分享人生信条,比如不要太高估自己,也不要太低估自己。王石在田小姐的事业选择上指明了方向,扮演了人生导师的角色。

  王石谈直播恐怖袭击

  轰!轰轰轰!!!

  第二次爆炸比第一次来得更强烈,王石终于确信,这不是汽车爆胎,这是恐怖袭击。

  4月15日下午,站在波士顿马拉松终点的VIP位置,万科公司董事长王石有了新身份——本台记者,他被电话连线的央视主播误报为前线记者。

  王石在微博上的直播比新华社快讯快了3分钟。他在现场看到两股反方向的人流:运动员和观众从里向外,速度慢,另外一股是救护车、消防车、警察,他们从外到里,速度很快。

  没有想象中的混乱,一切都很有逻辑,指挥的广播马上开始播报、人流密集的超市很快被要求疏散、地铁停运、道路和桥梁封锁……

  一个月后在北京,回忆起当时场景,王石说:“你能感觉到他们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我们总是讲‘众志成城’,但怎么使这个力气就没技术含量了。出现事故,即刻的怜悯心,或者临危不惧,作为人的一种本能,没什么差别,不能说人家比我们更好,差别在出事之后的组织能力。”

  哈佛游学两年后,王石更在意讨论问题的方法论。他做成了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住宅企业,但是放弃了股份,甚至连管理权都交了出去。他两次登上珠峰,是第一个完成“7+2”的华人。他做公益,担任过阿拉善生态协会会长,现在是中国最具公信力和知名度的NGO壹基金的执行主席。他在哈佛研究几百年前的日本,而接下来要去剑桥探究犹太史……

  他有足够的资本去讨论一些宏大的话题,但他还是把自己定义成纯粹的企业家。

  62岁的王石身上还有肌肉,笔直而瘦削,脸就像被钢丝勒过一样,线条非常硬。他对自己的身材相当自得,没有同龄企业家常见的满月脸和啤酒肚。他穿着一套修身西装,没打领带,脸上的胡子暗示沧桑与个性,而这是刻意保持的。他有私人造型师,知道该怎么搭配服饰。

  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王石有着独一无二的印迹。此前,他的独特表现在公司治理和另类的个人爱好上。现在,在60岁这个该什么都明白的年纪里,他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无知者无畏”,原来“什么都不知道”。在哈佛的日子里,他开始重新学习中国传统哲学,寻找“我是谁”的答案。

  他说:“why的问题必须用how的方法。”

  老哈佛的新鲜人

  因为《邓小平时代》,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傅高义教授开始被中国人所知晓。除了中国,日本也是他的研究对象,他写过一本很有名的《日本第一》。

  一年前,王石去拜访傅高义,他的课题是研究江户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晚明)的日本。傅高义告诉王石,江户时代你说错了,不应该是Edo period,那是文学上的说法,在学术上应该是Tokugawa period。

  这让王石觉得很爽,他觉得我敢说,而听不懂不是我的问题,还有这么知名的教授心平气和交流。去哈佛游学这事,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自嘲不是去上老年大学的。

  语言成了头号问题,王石是工农兵学员,但他一直有意训练自己,看得懂英语文章(微博),但是“哑巴英语”。第一个学期,他选了三门讲座课程,关于企业伦理、社会伦理和宗教。一方面是他对这些课程感兴趣,另外这些课都带有PPT,听不懂但看得懂。

  他去上语言学校,和一群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年轻人一起上课,还是后进生。他扭捏,不好意思,但这种情绪很快就过去了,没人在乎一个掏钱上学的老头,读不好是自己的问题。

  语言学习给他打开了一扇窗,当发现阅读速度提高了几十倍,他开始感觉获得了重新和人交往的能力,生命重新开始。他学着去申请信用卡、坐地铁去超市买东西、自己动手做早餐。

  他说人到六十,胃口有限。吃喝玩乐已经很难成为享受,满足好奇心才是真的愉悦。他不喜欢一般老年人的那些爱好,他就是爱折腾自己。

  他把微博头像换成了接受《60分钟》采访时的截图,在那个访谈里,他全程用英语接受采访,谈中国的房地产泡沫。

  在哈佛,王石的头衔是访问学者,他研究方向是江户时代日本的国民普及教育、知识分子的西学训练以及工商界的社会地位。

  他很欣赏日本,每年都要去很多次,有很多日本朋友,提出过“万科必须学习丰田”。住宅产业化是他为万科制定的三大战略之一。2006年,万科聘请日本专家伏见文明作为工厂化住宅的建筑技术总监,全面负责相关技术研发。

  2012年底的一个论坛上,他强调“作为转型成功的东方国家,日本是很值得学习的”。今年年底,他在哈佛的学习报告也将出版,他用西方学术的框架来总结对日本的思考。他的日本朋友知道后,立刻预约日文版。

  他喜欢日本,但在他的游学计划里,没有日本这一项。他说日本的进步是因为成功学习西方,那干嘛不直接到西方去。2013年,他要去剑桥大学研究犹太史,然后再去耶路撒冷。

  听起来,这像是一个内心信仰的追求之旅。几年前,王石写了三本和伦理、宗教有关的书——《灵魂的脚步》、《徘徊的灵魂》和《灵魂的台阶》。

  王石是一个军人的儿子,从小接受无神论教育,但功成名就后他经常发现身边的朋友突然有了宗教信仰,这极大冲击了他的思维方式,让他困惑。他在一次公开讲座中说“你可以不信,但是你不能不知道”。

  因为登山,他对藏传佛教有所认知,“玄奘之旅”让他了解伊斯兰教。很早以前,他就有意“全盘西化”——登山、航海、玩赛艇、出国不吃中餐、用现代企业管理办法治理万科。他发现基督教在西方现代文明中的地位,他想追寻问题的根源。在哈佛学习后,他曾经对媒体解释:“我们现在是西学中用。我们学习西方的东西,更多是技术层面。如何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理解、吸收,到最后一定是宗教信仰。”

  在他看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契约精神密不可分,而基督教文明突破了传统的法律和宗法制度,是契约精神建立的根源。

  听起来王石的思考有些玄妙,但如果把学习宗教看作是理解世界的方法论,就不难理解。所以他会在选课时放弃“资本主义商业史”,改听“现代战争起源”。因为后者教授的方法论更具有启发性——“民主国家比独裁国家更倾向和平吗?”

  偶像的黄昏

  5月10日,48岁的马云正式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只担任董事长。在几万人的体育场里,他的离职仪式被搞成了励志祈福大典,堪比巨星演唱会。

  14年前,48岁的王石让出总经理,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登山和社会公益上。

  很难比较马云和王石在交班问题上谁更洒脱,两个人都说一旦企业有问题,都不会回来。

  对王石而言,这样的表态更像是对自己价值观的惯性表达。他多次说过,万科不是我的儿子,而是我的作品,但显然这个作品集中了他太多的理想和情怀。

  两年前在一个论坛上,谈到万科是不是向要多元化,他说:“谁要是多元化,就算我死了,在棺材里也要伸手出来反对。”

  万科上市前,王石曾拥有四成股份,但他主动放弃了,这个有违人性的决定让他获得了对万科掌控权的道德优势,这给所有试图去挑战他权威的人设置了一道难以翻越的藩篱。

  王石被视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这直接影响到万科的企业气质。他大概是中国唯一一个敢于一直在公开场合宣扬“不行贿”的企业家,他的承诺不只是包括个人,还包括整个公司。他说,万科员工行贿就是我行贿。

  不行贿加上不赌“地王”的策略,在很长时期,万科都只能开发郊区大盘,而房屋质量、物业管理水平和社区文化则为万科赢得了消费者。

  在形象暧昧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群体里,万科的气质显得有些另类,这家公司不鼓励狼性竞争,也不提倡为了工作而耽误家庭,总是希望通过一些有技术含量的手段来取胜。这是一家职业经理人味道非常强烈的公司,而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在中国本土企业中,还非常罕见。与此同时,创始人的威望犹存,新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还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与进取心,并去实现一个共同的理念。

  从一线退出后,王石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企业之外的事情。他广为人知的标签是登山家,他给很多企业做广告,也给很多上市公司做独立董事。

  在哈佛的日子里,他直接推动万科参与哈佛公开课项目,这不单是一个视频项目,还包括了在线教育、讨论、学生提交作业等一系列活动。

  他在担任阿拉善生态协会会长期间,引入了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实践了一把民主治理。在担任壹基金执行主席期间,让这家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民间NGO从私募走向公募,并确立了发展方向。这两个标杆的意义,或许在很多年后才会被真正认识到。

  上世纪80年代到深圳创业,王石已经三十多岁,从那时起,他才算真正意义上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从那时起,在并不太长的时间里,他成功拓展了人生的宽度,他一直追求有技术含量的生活方式,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好奇心,所以才会对方法论如此在乎。

  在名利之间,他从不讳言自己会选择名,他极大挑战了中国人“闷声发大财”的理念,他的种种行为也注定了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中的“另类”形象。

  他说自己的人生已经处在抛物线的下滑部分,还没想好要怎么去退出公众视野,但已经开始淡化自己。去年的“红烧肉”事件,让他再一次成为网络狂欢的焦点,王石打造的道德形象在这场对隐私的集体窥探中被广受质疑。而这场狂欢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也许并不完美,但有更丰满的人性,如同希腊神话里的神和英雄。

  或许要到很多年以后,王石对于这个国家的意义才会体现出来。这就像在波士顿的语言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另眼相看,不是因为他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而是他两次登上了珠峰。

  对此,王石的总结是:大家觉得重要的是,一个人究竟能不能突破自己。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