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要再用"前"哈佛招生官唬弄学生和家长吗?

2014年08月29日 美国留学



底线是什么?


我认为和家长之间以诚相待,有一说一是教育行业的底线。最近观察到各地不少留学机构开始拿“前”招生官作为服务的卖点和收费的增长点;正常属实的商业宣传当然无可厚非,可是我比较反感很多机构不实的宣传噱头。纵使人艰不摧,但也总不忍看到家长不停地被机构凌乱虚假的信息忽悠而混淆视听。


就在上周还有学生在微信上诉苦:一些有“前”招生官的机构收费至少十几万;某主要由美国名校毕业生组成的机构,刚建立一两年,收费也要达到8万元。


国内留学机构为了拉高收费,许多机构开始炒作五花八门的卖点,一会儿推出一个招生官,一会儿又拉出一个面试官。今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不少美国名校“前”招生官漂洋过海来中国“打工”了。那么,外来的和尚真的会念经吗?花数十万的代价找“前”招生官指导留学究竟靠谱吗?


昨天打开微信又看到有一“前”哈佛招生官来中国讲经布道,仔细一看介绍果不其然,这个“前”招生官之前就职于哈佛法学院和教育学院招生办,根本没有在哈佛本科录取办公室的工作经历。这让我联想到北京另外一家机构也堂而皇之打出哈佛大学前材料评审官的旗号。这样的偷换概念着实让人无奈,首先不说这个材料评审“官”和招生官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其实这个“材料评审官”也没有在哈佛本科的招生办就职过,而是哈佛的某研究生院。哈佛本科录取和研究生录取完全是平行独立的两个运行机制,本科录取办公室有专职负责本科录取的招生人员,而且录取评判标准和研究生院相差甚远。同时哈佛本科招办也不太可能雇佣外国学生做实习生或是外国人作为全职员工。去年我在哈佛参加暑期升学培训的时候,唯一一个亚裔招生官还是美籍华人,哈佛本科毕业之后留在哈佛招生办工作的。


哈佛招办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离职人员可以在高中里面做升学顾问,但是不鼓励用哈佛的招牌从事独立升学顾问的工作,所以大多数“正牌”的哈佛招生官在离开哈佛以后极少,也很忌讳在留学机构就职。倒是有不少跳槽到其他大学继续做招生官,或者到高中做大学升学顾问。大学招生官和升学顾问的圈子很小,这也是不成文的规矩,毕竟美国人很看重职业声誉。


如果有人利用哈佛的招牌在为机构宣传或是侵犯哈佛的商标,可能不久就会收到哈佛大学律师办公室的问候。哈佛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律师团队,他们的专职工作之一就是为哈佛维权。他们甚至不鼓励哈佛录取的新生接受媒体采访或是过度曝光。


所以哈佛招生官,或是任何一个学校的现任招生官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都非常谨慎,绝对不会发表所谓“内幕”消息。当你仔细对比各个大学招生官的采访之后就会发现:好像每个人讲得内容实质都一样,就是哈佛(或XXX学校)的录取没有秘诀,他们对媒体公开也只能说这么多了。


每个被哈佛录取的新生都会接到学校发来的哈佛商标使用准则,(文章最后附全12条准则):


http://trademark.harvard.edu/endorsement-guidelines
我简单翻译两条,(本人不是律师,法律条款翻译不专业敬请谅解):4. If individuals who give such personal opinions are identified as connected with Harvard, there should be some additional statement to the effect that the views represented are not official ones of the University or any of its units or officers.


如果个人发表任何关于哈佛的言论,必须同时补充说明观点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哈佛官方。11. Use of "case studies" describing the experience of a vendor with the University or one of its units are generally discouraged when intended for promotional purposes.
不鼓励任何机构将哈佛录取的案例用作商业用途。


哈佛,让众多中国学生和家长听了热血沸腾的名字。多少家长捧着哈佛女孩那本书当做育儿圣经。而正是利用家长对名校盲目崇拜的软肋,任何和哈佛蹭上边的炒作和卖点都会被机构不遗余力,甚至变本加厉地施用。哈佛在中国已经不是一所简单的高等学府,而是各种造神造星计划的助推器。


毋庸置疑,像许多其他优秀大学一样,哈佛造就了遍及各个行业的无数精英,我身边也有不少。但同时我认识的哈佛毕业生里面也有毕业几年还没有正式工作的;有工作不到半年就违反劳动合同不辞而别的;还有当私人秘书整天帮老板订机票和安排度假的。是哈佛造就了精英的成功,还是精英被哈佛录取之前就注定他会成功,即便是他去了哈尔滨佛学院?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问题,在这里就不深究了。最近“蓝橡树”上一篇报道哈佛峰会的文章里面有关于哈佛在校生朱梦欧的采访,在问到她是否会写书介绍自己经历的时候,她表示对出书介绍成功经验不感兴趣。因为每个哈佛学生的成长经历都各不相同,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也未必能给读者带来太多帮助。我认识朱同学,也认识她的父母。在今天这个造神年代,她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还在低调地专注学术实属不易。而相比之下,某个进入哈佛读博士的同学妈妈大张旗鼓写书介绍育儿经验就显得太迫切。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介绍自家的育儿经验到底可以让别的家长从中受益多少,或许只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再说哈佛硕士和博士的录取还是相对容易的。我今年也有学生放弃哈佛教育学院的录取,选择了哥大教育学院,个人选择,也没有什么值得特别炫耀的。


接着再讨论“前”招生官(先不说真伪)是不是真的适合做升学顾问?

“名校的招生官就是好顾问吗?和我关系比较要好的一个招生官一次开玩笑说我比她是更加称职的升学顾问,因为她只了解自己代表的学校,对其他学校了解很少。而事实的确如此。不止一个招生官和我讲过,他们如果没有经过培训也不会是称职的升学顾问。他们的知识仅仅局限于对自己学校的了解,他们读的大量申请和录取的学生也是以自己的学校为基础的,而我们知道美国各个大学差别很大,哥大喜欢的学生和麻省理工要的学生是两种类型的。所以没有升学指导经验的前招生官并不一定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定位、把握申请进度或者指导文书。大家也不用迷信他们的经历,在此,澄清几个概念让大家立即可以辨别出“伪招生官”。中文一加上“官”字立刻有高大上的感觉,其实他们隶属于大学行政机构里比较基础的部门,招生部的招生人员也分几个不同的级别:


Admissions intern 招办实习生
Admissions counselor/rep 招生代表(经验较少刚刚入职的招生人员)Assistant director of admissions 招生办主任助理
Associate director of admissions 招生办副主任
Director/dean of admissions 招生办主任。


而不同职位的权限和经验当然也不同,名校的录取结果都是招生委员会的所有成员最终投票决定的,除了校长或者招生办主任外,没有人有任何决定权。可笑的是这些人到了中国都成了招生官,甚至实习生或者招生代表也称自己为招生官。”


我合作和共事过的招生官有很多,有常春藤(也包括哈佛哦)也有顶尖文理学院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评价学生的角度和思路,也更多地了解到每个学校的录取喜好。而在大学选校,前期规划和课外活动策划,申请文书方面我感到前招生官并没有做好有效辅导中国学生的准备。很多没有足够的培训和顾问从业经验或是不够了解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前”招生官是否适合辅导中国学生:首先当然是有没有升学顾问的从业经历和培训;其次要看这个招生官是否曾经辅导过中国学生,是否了解中国各个高中的不同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各个大学往年在国内录取的趋势,只有这样才可能对学生的学术水平、整体竞争能力做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和定位。


拿课外活动为例,许多“前”招生官总是说课外活动需要体现领导力,要持久和有影响力,还要体现个人的热情,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但一旦具体到指导个体学生的活动规划和安排方面就变得束手无策。他们不讲中文,不熟悉中国国情,不接地气,很难了解国内平时和暑期都有哪些中学生组织的活动、竞赛或是志愿者活动。我也是和很多学生打成一片,关注了许多中学生组织的微信公众号以后,才对出国党的活动比较了如指掌。试想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顾问如何能在众多国内学生活动中筛选精良的活动推荐给学生呢?再说暑期实习,很多外国顾问在中国本地并没有很广的交际圈,如何给学生推荐合适的公司实习?更别说人远在美国的升学顾问了。所以前任招生官和美国升学顾问对学生的课外活动指导更趋浮于表面。


再说申请文书,我已经听到不少学生的普遍抱怨就是“前”招生官申请文章修改只是蜻蜓点水,一味顺着学生的思路,很少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更有学生在已经终稿的文章里面发现了语法错误。还是那句话,会品菜的不一定会做菜。今年我辅导的一个学生参加了某机构的申请夏令营,期间还有现任的招生官辅导文书写作。结果五天下来的成果就是一篇看了第一段就知道结尾的个人陈述。这样的文章还是某位现任招生官改了三四稿的结果,我很无奈,不过也是预料之中。


究竟如何理智地选择升学顾问呢?在选顾问之前首先要问自己:你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和顾问?你的期待和目标是什么?是否合理和现实?


刨去各种噱头,不管顾问有没有做过招生官,选择升学顾问之前有经典八问:


你可以保证我进前五十吗(如果回答“是”,不要相信这个顾问,顶尖大学的录取没有任何规律,没有人可以打包票)


你是否按照排名收费?比如进了前三十的学校要加钱?(如果回答“是”,请慎重考虑,那是传统中介的做法,优质的升学顾问是不会按照录取学校的排名收费的)


你是否经常参观美国的校园,与招生官直接交流,了解最新的大学校园状况和新的学术项目?


你是全美大学升学指导委员会或是海外大学升学委员会的会员吗?


你经常参加升学指导的会议,培训和进修吗?


你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是什么?


你有多少年的顾问经验?你指导学生的理念是什么?


你是否有指导过中国学生的大学申请? 你如何帮助我选校?你修改文章的风格是怎么样的?你对课外活动的选择和规划有何具体建议?

---------------------------------------

如果大家觉得内容有价值,请点击微信右上角选择“发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本微信公众号以分享美国留学动态,申请技巧为主,欢迎大家搜索公众帐号“liuxue_meiguo”关注并提问。

【点击账号头像,查看历史信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