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印度学生对话的反思

2014年12月07日 美国留学课堂



前几天无意间在网络上遇到了一个印度学生,和他聊了一下,其中主要的内容是他对于自己的长期规划。大二、主修电子工程、兴趣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正在准备出国读研究所。我和他聊的不多,但是从他的字句当中明显地流露他对于自己长期计划的热情,他兴奋地问我说:”Did you hear about new Microsoft CEO Satya Nadella ? He is from myschool! (萨帝亚·纳德拉 (SatyaNadella),于2012/2/4Microsoft 委派为新一任CEO。)我当时感到非常震惊,我心中的疑问是:一位才刚进入大学两年的学生,大约20岁左右,不是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乐、享受生活,而是已经明确的知道自己未来的目标并努力的实践自己未来的蓝图。为什么他会如此的努力?

他回答我,在印度大多数的人都很贫穷,只有教育可以使自己绽放光芒。

我感到无比震惊,过了不久他说:“我要离开了,明天还有考试。”

我祝福他,并告诉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要放弃。这个对话让我思考了许久。印度,在印象中是一个贫穷的国家,种姓制度使得贵族永远富裕,而底下的人民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温饱自己,进而提升至更高的精神层面:实现自我价值。相较于台湾,处于相较于优渥的环境,学术与言论相较自由,但也许也因为如此,我们缺少了警觉性。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提出了一个洞穴寓言的思想实验:一群囚犯一出生就被枷锁绑住背向洞口,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个火把,他们一生中所能看到的人、动物等等都是经过火把投射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因为他们也从未看过真正实体的牛、羊、鸡等动物,于是他们便认为这些影子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牛、羊、鸡。的确,我们的生活环境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但也相对被自己的价值观禁锢住。这位印度学生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他的肤色、种姓阶级,这些因素造就了他目前的样子,而他跳脱了思想的框架,寻求一个管道(以他来说是出国),试图脱离社会环境给他的枷锁,离开他的洞穴。

反观台湾,我们是否有这种警觉性?我们是否意识到活在的框架中的危险性?

以新闻媒体来说,我们所吸收的知识是否有用?大多数的人们都知道,台湾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大多充满腥膻色,或者是八卦性质的内容:林书豪来台湾最喜欢去夜市、昔日当红艺人今日在吃小火锅等等。在我们吸收这些娱乐性质的知识的同时,是否意识到我们正因为这些新闻占据了版面而丧失了更有意义的新闻?

假如今日我们没有矫正台湾新闻的质量,而让更多不够能力辨识优劣的阅听者吸收到错误的知识,那么将会导致阅听者的知识与价值观出现偏颇,日积月累,我们不但因此缺乏国际观,更让无法辨识新闻质量的人民无意识地吸收他们认为“有用的知识”,那将会对台湾人们有巨大的伤害。

以教育面来说,台湾的国高中的填鸭式教育使我们压力倍增,进而缺乏兴趣,最重要的是:缺少了独立思考。每个学生一定都经历过每天一上学就必须做完好几份考卷,下课时还得去补习班进修。历史课的考题可能是:“甲午战争赔款多少银两?”。但是仔细思考,我们记住甲午战争赔款多少钱的意义成分有多高?重要的是应该是:甲午战争对于台湾的影响有多大?如果没有甲午战争,台湾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这些问题并不会考,因此我们并不打算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在美国,高中生必须学习写essayessay会提出一个议题,然后问学生同意或不同意这个议题,并进而用自己的想法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写essay的过程中,学生仔细地思考了这个问题,去网络或图书馆寻找数据,将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观点,进而有条理的阐明自己的论述。在这些过程中,他们学习到了如何独立思考,而不是考卷考了99分,差1分要被老师打手心一下。在这里并不是在吹捧西方教育有多么成功,而是比较优劣,在未来的生活上、工作上、人际关系互动上,我们需要的是将自己的思想具体化,而不是比较考卷的分数和背了多少的公式,因此,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能被僵化的教育方式阻碍了我们的思考能力。

台湾的社会风气、媒体传播方式、教育方式是我们所熟悉的典范,并且大多数认为此典范毫无问题,当我们观察到异例出现(大陆、印度等崛起、媒体的国际观、教育的弹性化),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质疑目前典范的正确性?我们应该要像被当时认为是异教徒的哥白尼一样勇于更正错误典范,而不是像坚决地支持地心说的保守派一样,如果没有像哥白尼一样的人出现,我们将会永远生活在中古世纪。

将问题移至个人层面,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问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警觉性的将自己身边的问题提出来仔细思考?今天这位印度学生知道自己国家的种姓制度无法摆脱好几代的贫困,他找出了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方法给他带来的是无止境的考试和熬夜,但是他心中知道这个管道在五年后、十年后可以将自己的困境解决。培根曾经提到人类经常具有种种习惯的思维,并被这些坏的思维套牢住,因此他提出人们必须打破心灵的四大“偶像”,其中一个偶像即是“洞穴偶像”: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知识极限给套牢住,而此知识或许是偏见或是错误的。培根曾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洞穴。”托马斯·孔恩也曾经提到格式塔实验,一开始人们会用一种角度看事件,直到外界的刺激后,人们开始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同样的事物。

有这么一张图,人们一开始第一眼会看到图中是只鸭子(或兔子),当换了一个观点看此图后,会发现其实也可以看成兔子(或鸭子)。相同地,我们今天生活当中,受到外界刺激后,是否要用不同的角度去破除原先的思想,进而使得自己、家庭甚至社会更进一步的改变?

微软的创办人比尔·盖兹不仅成为了科技界的巨头,蝉联了好几年的世界首富,但他不止让自己富足,而是看到了各国的弱势族群,并创办了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照顾各国需要帮助的人们;孙运璇荣誉讲座教授李家同看到了台湾的弱势学生缺乏竞争力,于是成立了博幼社会福利基金会,照顾弱势学生,使得他们不会因此输在起跑点。

当然也不是在责备过去,批评禁锢住我们价值观的因素。史蒂夫·贾伯斯在2005年史丹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曾经提到:你无法预先把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只有在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looking backwards)。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经历的种种,将来多少会连结在一起。并且不要被教条所局限——盲从教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追随自己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最后,在改变的过程中必定会有所挣扎,但是挣扎不一定是坏事,挣扎使得人们对于外界事物保有警戒心。转变成另一个自己之后回头看看过去,再比较现在与过去的自己,会发现自己心灵的成长。有一句John Stuart Mill的名言是我非常喜爱的,并且一直将它放在心中时时警惕自己: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过一只满足的猪;做一个不幸的苏格拉底,胜过作一个满足的痴人。

我相信在改变过后,回头看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

美国留学课堂:第一时间美国留学资讯,尽在掌握。

回复【2015】获取美国最新USNews2015最新排名

回复【报告】获取2015年美国留学趋势最新统计报告

回复【宝典】获取美国最新留学宝典

回复【正能量】获取青春正能量

回复【课堂】了解关于我们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