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这些理财术语你不懂就亏大了!

2014年09月17日 美国投资移民



谁会嫌钱赚得多?在金融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今天,不乏投资赚钱的机会。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把握。

比如银行理财,是人们不错的投资理财方式。但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不太和谐的理财新闻,比如未看清理财产品说明,盲目听从销售人员购买高风险不保本的理财产品,最后血本无归。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懂理财产品,对着理财产品术语就犯晕,极易被忽悠。 专家提醒,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请先看懂以下银行理财专业术语。看懂了,没有忽悠,只有投资机会。

1、固定收益 固定收益看似很简单,但你又知道固定收益和预期收益有什么不同吗?固定收益,即到期收益是固定的,固定收益与到期实际收益率一致。

即固定收益为9.6%,到期实际收益率就为9.6%。而预期收益并非理财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而是金融机构在发行理财产品初期对产品最终收益率的一个估值。

当预期收益为10%时,到期实际收益可能为5%,收益不确定。

2、复利计息 不少理财产品说明书中都提到复利计息,究竟这是指什么?

 

 复利计息是把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来计算下一次的利息。比如投入5000元,年利率为6%,一年下来就是5300元;第二年,就是5618元。值得注意的是,复利计息的产品,需要长期坚持投资才能享受到复利带来的丰厚收益。短期投资意义不大。

3、保本比例 即产品到期时,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本金保障比率。还不是很明白?且看下面的例子。比如,某银行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说明书中详细写明产品的保本比例80%,意味着到期时本金可能亏损20%。所以要注意,在选购理财产品产品时要看清收益类型、保本比例,不要一味地听从销售人员对收益的宣传。

4、清算期 这就是经常能看到的T+0、T+1、T+2等。T即产品到期日, 0、1是投资者本金和收益到账需要经过的时间,即清算期。要注意,资金在清算期是零收益,所以清算期越长,利息损失也会越大。

  

5、提前终止 很多金融机构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来吸金,尤其是一些银行理财产品,为了揽储,冲考核时点,就会发行这类理财产品。但是当过了这些时点,资金面回暖,银行揽存压力减少,可能会选择提前终止高收益理财产品。如果人们对提前终止条款不留意,一旦当金融机构提前终止了产品,就会很被动。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多留个心眼,注意合同中是否有提前终止的条款。

6、年收益率 指进行一笔投资,1年的实际收益率。然而,相信很多人都会把年收益率与年化收益率搞混。 因搞混二者而亏大钱只能欲哭无泪。年收益率不同,年化收益率是变动的,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举个简单的例子,某款90天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10万元投资,到期的实际收益为10万*5%*90/365=1232.87元,绝对不是5000元。

7、潜在收益率 银行推销产品时常称:1年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账户到期潜在收益最高年化近50%。 那么,到期的实际收益又是否真的如此呢?潜在收益率是指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收益率。在投资时可要擦亮双眼看清楚了!

 

 8、募集期 即投资者可以购买产品的时间阶段。各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长短不一。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募集期内,投资者的资金是不计息的。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