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我坐上了开往吸血鬼故乡的末班车

2016年10月28日 TIMEZONE



本 文 发 自

Whitby 惠特比 /

一年一度的万圣节是大多英语国家,除了感恩节、圣诞节外的又一个全民狂欢日。

万圣节其实是基督教中纪念圣徒的节日,但万圣节前夜(10月31日夜),结合了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古老传说,渐渐演变成和我国中元节类似的一个“鬼节”。

西方传说中,亡魂会在10月31日夜里回到生前的居所,并在活人中徘徊,寻找再生的机会。

人们担心亡灵威胁自己的生命,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并关掉灯光,让真正的鬼魂难以找到他们。




在英伦校园里“撞鬼”


记得到英国的第一个月就遇上了万圣节前夜,虽然在人烟稀少的偏远乡村,但欧洲同学都激情投入。


在回宿舍这条短短路上我就“撞鬼”N次,有的身穿染血白袍、露出尖利獠牙,有的一脸疮疤、手举迷你镰刀,还有浑身绑满劣质绷带扮演木乃伊。。。




他们火力主要对准在校园内成双成对的情侣,从树后或门后跳出来吓人。一晚上,除了看到女生惊魂一叫跳入男生怀里,还看到男生哀嚎一声跳到女生身上,那画面太美了。。。




冷冷的狗粮在我脸上胡乱地拍,内心更是凄惶,我还是赶紧回宿舍边吃垃圾食品边看点恐怖片过节算了。当我正满心寥落时,室友Laura刚狂欢完回来。她一身暴走的爱丽丝装扮,含笑问我:“怎么没出去捣蛋啊。”


“化妆好麻烦啊。”我很实诚。


Laura撇撇嘴,一副“活该你单身”的表情,但还是客气说,“周末在惠特比会举行哥特周活动,你可以去看看啊。”


人在英国怎么也得入乡随俗吧,于是我上网查了惠特比的特殊一日游,还引诱了几个中国同学一同报名,顺带了解了一下惠特比。


 

惠特比这个“鬼地方


说“惠特比”是“鬼地方”可一点没冤枉它,因为世界上最出名的一个吸血鬼形象“德拉库拉伯爵”(也译为德古拉伯爵)便是在这儿诞生——


温馨提示: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






1890年,爱尔兰作家布兰姆·斯托克来惠特比度假时,深深被惠特比当地独特的环境以及古老的传说吸引,激发了创作灵感。他在小镇图书馆的一本书里发现了“德拉库拉”。


这个有着“龙之子”以及“恶魔之子”涵义的有趣名字,以其为名写下了传世哥特小说《德拉库拉》。小说中,骄傲迷人的吸血鬼德拉库拉伯爵,深情、暴戾,专挑美女下手,这也成了后世许多吸血鬼形象的参照标准。


吸血鬼德拉库拉的原形——中世纪罗马尼亚地区的领主弗拉德三世


我看过德拉库拉的原著小说,它的衍生电影《惊情四百年》、《精灵旅社》等等我也看过不少,于是,我对这个德拉库拉的“老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电影《惊情四百年》剧照


而想象中的惠特比也应该是迷雾环绕、阴森可怖、有着哥特式的萧索!






带着这样的憧憬,在周末的一路风尘之后,我从大巴上下来——啪,被现实狠狠打脸。



欢乐的哥特周大游行


惠特比小镇和想象中有着极大的不同,它是一个典型的欧洲海滨小镇——红顶白墙、蓝天碧海、茵茵绿地,一派和谐安详,这怎么能称得上是鬼地方呢?师傅你没开错吧……




下一秒钟,我的身边缓缓开过一辆灵车,全黑的老式车型经过改造,典雅华贵,玻璃车厢内静静躺着一个黑色的棺材……


开车人脸色苍白、烈焰红唇,正身着维多利亚时期的衬衫马甲外加黑衣长袍——这不正是典型的吸血鬼吗?




像是为了证明我的推测,一群车上的年轻人冲我们挥手呐喊:“哥特周快乐!”他们微笑着露出獠牙。


看来我们真的来到了惠特比——“哥特周”大游行在万圣节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召开——比想象中欢乐啊。


我和小伙伴们在镇上逛了起来,这里的万圣节气氛可谓浓烈。


路边有乐队演奏暗黑系民谣,商铺里卖着各种吸血鬼周边商品——德拉库拉马克杯、德拉库拉胡桃夹子、吸血鬼项链等,各种咖啡屋与酒吧也都换上了黑红相间的万圣节主题装扮……


往来的人们身着各种奇装异服,我们就像走入了一部西方奇幻剧。






而这儿的“妖魔鬼怪”跟校园内的COSER们相比,在外表上的惊悚程度虽然有了质的飞跃,行为上却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小吸血鬼们会蹲坐在墙角萌萌哒望着你,让你心都要化了;异形和古灵精怪的小女巫抱作一团玩闹;拿着解剖刀的“汉尼拔”会非常配合地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和你一块儿伸舌头瞪眼睛,留下合影……




我们一群人穿梭在各种妖魔鬼怪之间,有趣的照片怎么都拍不完。


而在小镇的市集上,还看到手指饼干、幽灵面包、女巫纸杯蛋糕等各种万圣节食物。




近些年,国内万圣节的气氛也被炒起来了,有些商家推出了血袋饮料、暗黑魔法烤肉披萨之类的产品。对此我只想说,人家英国佬N年前就已经这么玩了好吗。


夜幕慢慢降临,各种“神奇生物”涌进当地酒吧举杯痛饮,我和小伙伴们也跟风进了酒肆,一群人举着酒杯,和当地人一起狂欢,间或探讨一下中西鬼节大不同。

 


中国鬼 vs 西洋鬼


在中国,人们谈起妖魔鬼怪似乎总有种畏惧心理,在我们农历七月半的鬼节,大家都格外小心,总怕触犯了什么不好的禁忌,招来霉运甚至“阿飘”。


可是在这儿,鬼节却是除了圣诞节外,最能让人们狂欢尖叫雀跃不已的“好玩日子”。


可能因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死亡是可畏的;而在西方文化中,死亡也许是去往更好的地方?白天时,曾路过惠特比墓地,那是一片静谧的草场,一个个墓碑错落有致,旁边还有一些椅子和花树,简直就像个小公园。



据当地人说,英国的墓地大部分都修葺成公园的样子,还有不少人选择在墓地聚会甚至举办婚礼……真是难以理解的恶趣味啊。


而至于鬼节的主角——鬼怪们,在中西方的文化环境中也大不一样。


中国的鬼通常满怀心事、凄凄惨惨戚戚;


温馨提示:以下图片也可能会引起不适






外国的鬼则丰富多样,性格也和人差不多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习惯烧纸钱“安抚”鬼怪,而西方人在万圣节则能用南瓜灯吓退阿飘——看来西方的胆小鬼比较多。


此后的日子,我又去过了英国的许多地方。发现无论在约克、杜伦还是伦敦,当地都盛行各种妖魔鬼怪的传说,很多地区还会专门把鬼屋作为一大热门景点,重点推介。



而不少英国人也对这些故事充满热情,出台了数不胜数的“鬼屋”排行榜以及相关纪录、故事、书籍。


他们似乎把对“另一个世界”的寻幽探密演化成了一种娱乐活动,也许,对待死亡、对待异界,我们就应该用这样轻松愉快的态度,在战略上鄙视它,在精神上战胜它!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时区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欢迎坐标在世界各地的你。



了解更多关于哥特节的历史和旅游攻略?

后台回复  “哥特节” ,一秒get到手

 



时区签约作者 | 安生小茧

仗剑天涯的白日梦想家


喜欢安生小茧的文章,就给她发个小红包吧



英国还有哪些好玩有意思的事情?

后台回复关键词阅读

赛马会英国皇家赛马会,碾压上海时装周的存在

边缘艺术节 | 朝圣艺术家们的“撒野”天堂: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国际电影节 | 我在参加国际电影节时,究竟在做些什么?

神经病 | 欢迎来到这座叫英国的神经病院

同性恋游行 | 腐国之所以是腐国,当然……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