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有人悄悄带3000亿出国,却有人“含泪活着”寄回祖国600亿

2017年11月15日 美国新阳光国际



1
3000亿美元和610亿美元


中国这些年有钱了,越来越多富人把银子带到国外,2016年共有9000名富豪移民海外,流出资金保守估计为3000亿美元。


除了资金外流,还有一个数据也刷新了记录。与此同时,2016年有49.4万中国人出国打工,一年汇入到国内的血汗钱达610亿美元。


科幻小说《北京折叠》里,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的人每天可以享受48小时的北京,而第二个等级能享受16小时,第三个等级只有8小时的生存时间


科幻的隐喻到了现实中,是贫富差距的社会折叠——有人将3000亿美元带出国,而有人“含泪活着”将610亿美元寄回祖国。


2
“含泪活着”的打工者


不管你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两个国家的人,一个是背着行囊全球探险的美国人,一个是埋头苦干、全球淘金的中国人。


中国人在海外


新中国成立后,在对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援中,也有不少技术、医务人员的工作往来,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劳务输出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之初,出境打工的中国人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中东和北非。1991海湾战争爆发后,中国从伊拉克、叙利亚就撤回了1.5万名劳务人员。1990年后,出境务工的人数增长迅速。2002这一年,合法出境务工的中国人已有21万。2010年后每年出境的人数保持在四、五十万以上。

根据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提供的数据,2016年,中国派往境外的务工人员为49.4万,到年底还留在国外的各类务工者为100万左右。中国累计派出的劳务人员已有850万。

然而,上述的各项数据只是通过合法渠道的人员统计,实际上,通过蛇头、黑中介等方式出去谋生的"黑劳工"更是难以计数。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就提到,中国的海外务工人数可能将近1000万。


2015年日本外务省发布数据显示,在日工作的108万名外国人中有34万人来自中国。而在韩国,将近100万的境外劳工里,三分之一是中国人。

在非洲和中东,建筑工地上最多的就是中国人和印度人的身影,中国劳工一年内可能有200天在强高温的户外工作。

2016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份《全球移民和汇款概括》报告,报告称当前全球的海外务工人数超过2亿,他们在2016年寄回各自祖国的汇款一共为4450亿美元。排在前10名的汇出国为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从这10国汇出的外汇约占总数的一半。

而最主要的汇入国为印度、中国和菲律宾。中国是菲律宾的2倍以上,而印度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外派劳工汇款的最大接收国。

报道称,汇款数据显示,虽然印度人寄回家的总金额更大,但中国单个海外务工者更为慷慨。中国海外务工者人均汇款额一般比印度人多30%。印度人的年均汇款额为5000美元左右,中国人为6500美元以上。


去年有一个关于中国人海外打工的纪录片火了,叫做《含泪活着》。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丁尚彪,50后。那一代人很倒霉,小时候赶上“三年自然灾害”,总吃不饱,长大后遇上了“上山下乡”,最好的年华浪费在穷乡僻壤。恢复高考后,几十万人挤独木桥,能上大学者都是寥寥无几的精英,剩下的回到城里,成了没有一技之长的底层群众。


丁尚彪就是这一代人的代表,为了养家,为了改变现状,他选择以“留学”的名义前去日本,其实就是打黑工赚钱。


在东京,只要肯吃苦,工作还是蛮多的,他同时找了好几份工,每天天没亮就出门工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



一边拼命赚钱,一边还要拼命省钱,他住最便宜的单人房,没有浴室,就用一个塑料布围起来洗澡。

由于丁尚彪是黑户,回国后就再也来不了日本。他就这么一“黑”7年。


7年里,他从没有休息过一天!于此同时还受到家人的质疑,以为他在这边过得很好,有了新的家庭,直到拍摄人员到了上海,将他的生活放给妻女看,误会才消除。

为了找到更多更赚钱的工作,他一口气考了五个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就这样,又做了7年。


他说,我这么努力工作,把孩子培养出来,就是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15年时间,他总共和妻女见过一次面,和女儿的见面是去日本的第8年,女儿考上美国的大学,作为中转站,可以在日本逗留24小时。


15年来,家人靠着丁尚彪寄回来的钱,改善了生活,女儿成绩优异,考上了美国的大学,也是靠着他寄回来的钱,支付了留学的费用。


《含泪活着》该片曾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一举创系当时全日本最高收视记录,2009年一名日本大学生出于对该片的喜爱,独自游说电影公司投资3千万日元把这部已经尘封三年的电视纪录片又带进了电影院。

那位大学生说,这么好的作品不应该埋没,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从11月底上映,这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满,由于观众数量大大超过预计人数,该片由原来的中型放映厅,转到大型放映厅,上映场次和时间更是一加再加。

在东京新宿区的一家电影院《含泪活着》的影片海报旁贴满了日本观众的观后感,有人说这部影片给在经济低迷的冷风中前行的日本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而更让人欣慰的是,影片的主人公丁尚彪和家人团聚,告别了那段含泪的留日生活,并购置了宽敞的住房,与妻子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


3
下岗工人的欧洲梦、美国梦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下岗潮。不知多少人还记得那年春晚黄宏的一句“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下岗潮催生起了又一次的出国务工潮。身为“共和国长子”的东三省,受下岗影响最大,被逼出国打工者也最多。


一直到2016年,出国务工人数最多的省份 ,前五名里还有两个来自东北,分别是吉林、辽宁。


东北的下岗工人们以匈牙利为据点,向欧洲各国扩散,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等国家,几年内就形成了东北人的小团体。


东北移民们凭借着自己以前在国企的技术经验,在欧洲工厂打工,车工、铣工、钳工等等工种都是他们的谋生技能。


被下岗的工人们,到了欧洲,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他勤劳、节俭,将省下来的钱寄回东北,奉养着家中妻儿老小,也比没有出来的人,早一步脱离了下岗后生活无着的苦海。


但也不是所有东北人都能在国外找到好工作,从90年代至今,有太多背井离乡的悲惨故事在发生,但大都只是个体默默承受,极少为人所知。


2007年,一位叫做刘春兰的“非法移民”死在了巴黎,她的悲剧先是在法国造成了数月的新闻热潮,紧接着被中国媒体介绍给了国人。


来自辽宁抚顺的刘春兰,曾经在国内的工厂当过“技术革新能手”,下岗后,借了7万块钱来到巴黎打工。三年时间,她省吃俭用,独自支撑着家庭的支出,就在7万块的“饥荒”全部还上的时候,就在她在电话里跟儿子说:“接下来就可以给你赚买房子结婚的钱”后不久,她因为躲避巴黎警察,跳窗逃走时不慎摔死。


三年前,她以旅游签来到巴黎,一直都是非法移民。


我们不知道巴黎有过多少刘春兰,欧洲有过多少借着“饥荒”出来打工的下岗工人,一直到今天,出国打工依然是东北底层民众的最好选择。



当然,悲剧只是极少数的,我也见过幸运儿。


有一对夫妇,之前都在大型国企上班,两个人四十多岁的时候,下岗了,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生活一筹莫展。


一咬牙,两人决定用最后的积蓄去美国打工。一开始也是打黑,三年后,在律师的帮助下,终于拿到工作许可,更幸运的是,他们的聪明能干得到了一位华人老板的赏识,将两家店的生意交给夫妇俩打理,这样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再过几年,只要合理报税,工作签转成绿卡大有希望。有了绿卡后,还可以把两个儿子接到美国念书,一家人再也不用受分离之苦。


“和我们同一批下岗的工友,有些没出来打工的,五十几岁的人了,还每天在人力市场等零工,“出大力”,没法子,在那个处境,我们都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在谈到近些年出国人员的变化时,他说:“中国人出来的越来越多了,而且跟十年前完全不一样,十年前出来的,都穷,现在人家都说,你们中国人真有钱。”




文章来源:海那边、金融财经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推荐阅读



• 海归潮真相:能移民的基本不回国,回国的大多都后悔了

• 致那些即将被清除的80后们

• 入境美国重要通知:赴美旅游必须携带这张纸!

• 绿卡入境遭严查 华人屡进"小黑屋"! 遇到这类情况到底该怎样做?

• 移民还是不移民?这是一个问题。犹豫的你可以看看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