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促进美国地产新一轮城市化

2014年11月30日 美国地产那些事儿



没有行业能逃脱科技公司崛起带来的颠覆与巨变,房地产也是如此。但或许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


正如一位纽约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所说,“纽约的写字楼需求依然十分强劲,但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公司、传媒公司等新兴行业。它们成为了写字楼最大的租客之一。”


例如,2014年年末,104层的新世贸中心一号大楼即将开放,美国传媒巨头康泰纳仕集团Conde Nast与之签订了1.24百万平方英尺的租赁协议;此外,康泰纳仕还在世贸中心附近的布鲁克菲尔德广场有8百万平方英尺的办公区。


而那些曾经坐落在郊外,例如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纽约威彻斯特等地的科技公司,也把重心越来越多地向大城市迁移。旧金山湾区、纽约曼哈顿、以及芝加哥都是他们的新驻地。


“千禧年一代”作为这些科技公司的主要力量,他们更乐于“分享”,而不是“占有”——正如互联网精神倡导的那样。


对不少创业者来说,他们宁愿按天或按小时租用会议室,甚至办公场地,而不是签个十年的定期合同。这样一来,在写字楼领域,提供小型办公室的房地产商可能会遭遇危机。


这样的商业模式在类似“创新工厂”的地方已不是新鲜事。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随时调整办公场地的需求,从而使自己的财务报表更加好看。


例如,在传统情景下,一个拥有15名员工的公司,要租用250-300平方米的办公区,一旦产品开发成熟,有10名员工要为市场推广做工作,这样,留守人员可能只需要100-150平米的办公面积。——原有的大空间被浪费了,尤其在大城市房价如此之高的情况下。


那么,假设没有限定300平米的固定租约,这家公司就可以把空间转让给另一家公司——或许像在股票交易所买卖股票那样容易。这种租赁模型或许会改写小型办公室租赁的游戏规则。


商业地产富有远见的领导者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变化。正如其中一位所说,“对于固定成本的折旧摊销方式的调整,是这一波浪潮的根本动力。”


那么该如何应对这样一股商业地产的趋势浪潮呢?答案是紧跟潮流,不断根据需求探索新商业模式,最终将是适者生存。


美国地产那些事儿


分享朋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公众账号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


扫一扫

以下是“美国地产那些事儿”的二维码,关注我们请大家扫一扫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