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医疗市场发酵中

2014年10月16日 投资美国



今年9月,曾连续20余年蝉联“全美最佳医院”冠军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上演中国“首秀”,院长Paul Rothman走进北京“燕园”,为高端客户提供转诊体验,并与中国10家三甲医院专家探讨医养经验;3个多月前,有医疗诊断“最高法院”美誉的美国梅奥诊所,也曾专门派员访华,并与北京一家专门从事海外医疗中介服务的机构签约,面向中国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虽然,由于费用不菲,加之语言、文化障碍等因素,目前中国每年出国就医的人数不足1万人,还是典型的小众市场。但近两年来,随着需求快速增长、中介推波助澜以及签证日益便利等种种“利好”释放,这一小众市场持续发酵,特别是赴美医疗,人数呈几何增长。上述两家美国顶尖医院的“亲中”之举,也是一大佐证――谁会忽视日益庞大的中国富裕阶层的需求呢?“蛋糕”,注定会做大。


“中国病人”为癌出走


今年5月,杭州19楼网站上一个帖子――《一个硬币的另一面——美国看病记》在网络上引发极大反响。一个月内,点击量就高达数百万,至今,仍有无数人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分享,国外中文网站亦转载刊登。
帖子的作者名叫李微,是位70后杭州太太,在网络碎片化时代写下“巨幅”文章,讲述了其丈夫在在杭州确诊癌症、辗转去美国看病并最终治愈康复的亲身经历。文末,她总结道:“整个美国看病历时3个月,没有住过一天院,没有挂过一瓶水,甚至药也只吃了几颗,几乎没有感受过任何痛苦。花费是7万多美金,约人民币45万。”


尽管,对此类文章的真实性不乏质疑,甚至有人直指其为相关中介精心策划的“软文”,但越来越多有条件的“中国病人”为癌出走,却是不争的事实。美国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海外医疗首选地之一,也与其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疗等方面领先世界也密不可分


一个被普遍引用的数据是,美国癌症5年生存率已达80%左右,而中国国内仅为25%。过去许多在国内被判“不治之症”的重大疾病,现在都可能通过最新技术和疗法获得一线生机。


此外,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是,在美国,病理诊断对肿瘤治疗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在背后指挥着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也指挥着肿瘤医生的用药方案,因此要求非常准确、明晰、专业化。相关统计显示,通过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会诊,90%的诊断或者治疗方案被改变。


可以预见的是,当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通过各种渠道传回国内,重病赴美治疗,将成为更多“中国病人”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就像当年“赴美产子”由“小众”变得日渐深入人心一样。


医疗旅游渐热


当出境游产业升级遇上医疗服务全球化,一个新鲜的跨界门类――医疗旅游这两年应运而生。相对于重病治疗,以健康或亚健康人士为主的体检、美容、抗衰老等“轻型”赴美医疗,受众面更广、发展势头也更为强劲。


在各种五花八门的注解中,要给“医疗旅游”找到一个最为确切的定义,并非易事。世界旅游组织将其定义为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相关医疗组织则更多地将其视作医疗服务的延伸。


对于全球医疗旅游的总产值,德勤、麦肯锡咨询公司等机构的测算虽略有差异,但一般认为,近年来正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被引用的最广泛的一组数据是:2000年全球医疗旅游总产值不足100亿美元,2005年为200亿美元,2010年为400亿美元,目前已达1000亿美元。


国内高端人士在经历了日本防癌体检、瑞士抗衰老治疗、韩国美容手术及台湾体检自由行后,最新的趋势是结合商务、健康检查以及休闲娱乐、子女教育乃至移民议题等内容,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在一趟访美行程中,达成最多重的目标。


差距造就市场


这是一个差距造就的市场。虽然,类似质子刀等最新治疗设备、技术已开始引进中国,但中美医疗在发展阶段和理念上的“软实力”差距,要拉近,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李微在《美国看病记》里,以一个颈托来说明这种差距。在国内,丈夫被诊断为颈椎肿瘤后,医生嘱咐其戴颈托。李微找遍了市面上的颈托,杭州能买到国产的,由泡沫塑料切割而成,价格10几元,因为不能调节,戴长了卡在肩胛骨上生疼;在上海买的日本产颈托,价格200多元,由两块塑料片组合而成,可以调节高度和粗细,但戴长了也会难受。


“到美国后,我们提出这个颈托的烦恼。医生拿出的颈托让我们大吃一惊,不仅可以根据你的脖子调节尺寸,下巴和胸口的位置都可以转动,整个颈托用软塑料开模制成,里面配的是蓝色软布包裹的衬垫,衬垫配两套,方便你换洗。医生还会教导你佩戴方法”,李微说,如此简单的东西,算不上治疗用具,也谈不上高科技,但是对病人而言,却能一下子减少痛苦。当然,这套颈托售价300美元,但对于有一定经济条件、对医疗条件要求更高的阶层来说,这样的付出与所得,性价比还是可以欣然接受。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