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权利的象征,扳指的历史文化

2015年11月20日 今日头条


文章选自头条号“尚雅”

扳指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那时候扳指是一种军人护手的工具。扳指是冷兵器时代弓箭的辅助发射用具,在拉弓放箭时,用以保护手指免受伤害。扳指最初是用去毛的熟皮子制成,系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于钩弦开弓。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随着工具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提升,简单的手指护具发展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知名艺术珍品——扳指儿。

“扳指”怎么写,估计是很多人都会觉得困惑的问题,可以写作“扳指”、“板指”、又或者“班指”。我认为,还是用“扳指”二字更名副其实,因为说到底,它就是现代枪械上“扳机”的意思,其他字词只是习惯用法而已。

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早还有弦槽,后来取消。

扳指虽与满族渊源深厚,却并非满人的专利。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商周就已经出现了相当于后世所称“扳指”的用品。传统的汉族扳指与满族、蒙古族的扳指略有区别:汉族扳指从侧面观是梯形,即一边高一边低,而蒙古族、满族的扳指一般为圆柱体。扳指在满语中称为“憨得憨”。至清军入关前,满族人通用鹿骨扳指,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者为贵。

再后来,由于清代王公十分喜爱扳指,为迎逢皇族,地方官员纷纷将扳指进贡宫廷。据清代《内务府奏底档》记载,1776年乾隆爷巡山东,沿途各个官员为博皇帝欢心,众大臣送了乾隆爷百多枚各种名贵材质的扳指,还挖空心思地在扳指面上饰以浮雕纹饰,雕有“万寿无疆”、“古稀天子”及御制诗等。

老北京的皇族后裔以及富家子弟们,深受皇城根儿下的文化娱乐熏陶。老话儿说:贝勒爷三件宝,——核桃、扳指、笼中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观的扩张,大量出现质色俱佳的个性作品,这也充分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一种审美情趣。扳指万千变化的材质、样式、纹饰也是很多藏友喜欢扳指的重要原因,材料有玉石牙角木雕,到骨质翡翠玛瑙,各种金属等等,纹饰又如瑞兽纹、花草纹、山水、人物、诗词等各式各样的纹饰和图案。

扳指是每个喜欢历史文化的藏友都绕不过的话题。最早的扳指是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满清时期开始,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扳指演变为一种权利地位的象征,一种用以炫富的装饰品,时至当代,我们所熟知的扳指,以及各种制式的扳指竟也使之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



长按二维码,勾搭头条君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丨今日头条

↓点击查看“尚雅”头条号更多精彩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