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的三八节,电台上倾诉移民历程的酸甜苦辣

2016年03月08日 新西兰毛传媒



2015年接受方华采访 / 摄影:方华

 

编者的话

在奥克兰做记者十多年,我采访过很多人,也接受过本地中、英文电台、电视台的采访。11年前的今天 - 2015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我在华人电台AM936接受了《人在他乡》节目主持人方华先生的采访。


那是个直播节目,方华事先给我发来采访提纲,我怕聊着聊着跑题,就事先写下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如果不是前段收拾东西偶然在文件夹里看到这份文稿,我根本记不得自己曾经说过这些话。

 

每位大陆移民来到新西兰生活,都会有一个酸甜苦辣的适应过程,我也不例外。趁今天三八节,我把当年的被采访稿拿出来,同朋友们分享一下我11年前对移民历程的感悟。那时,我是《中文先驱报》的记者。


下面是方华先生当年在直播间的提问和我的回答。




方华先生2015年在新西兰第七届读书文化节上 

 摄影:毛芃

 


1来新西兰的这些年中,最喜欢新西兰什么?


答:喜欢两样,一是自然环境,二是这里的民风。


新西兰不仅山清水秀,人与自然也非常亲近。到海滩漫步、到丛林徒步,都近在咫尺,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和谐。


新西兰民风淳朴、百姓友善,见面认不认识都打招呼,看到陌生人遇到困难,也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亲身经历。  


记得有句话说,人如果远离自然,人性就难以保全。新西兰民风的健康、淳朴或许同他们与大自然的亲密、和谐有关。

 

2第一次踏上新西兰是什么心情?


答:在新西兰过的第一天,其实只是半天。因为是北京时间早上在奥克兰落地,新西兰时间已经是中午了。我在Rotorua的朋友来接机,把我们一家拉到那个小城市。因为是8月份,这里是冬天,到达Rotorua的时候,天都黑了,满天的星光,街上非常安静,好像是到了乡下。晚上睡在朋友家的地铺上,心里很茫然,觉得前途漫漫,心里特别没有底,突然怀疑来新西兰是不是个正确的选择。


不过,这种怀疑的念头也就在这头一个晚上存在过。第二天是周末,阳光明媚,朋友开车带我们到Rotorua湖边玩。大家都知道那个湖有多么漂亮,湖水里有那么多黑天鹅,湖边是Rotorua的博物馆,那所建筑简直就像是童话中的世界。因为是周末,湖边有跳蚤市场,还有个舞台,台上有人戴着西部牛仔帽、弹着吉他唱歌。那种环境和气氛一下感染了我,心情一下舒畅起来。


Rotorua 湖 (网络图片)



Rotorua 博物馆 (网络图片)

然后,朋友带我们去看为我们租好的房子。客厅里有房地产公司赠送的小礼物一个崭新的水桶、一块崭新的洗碗毛巾,还有一个精美的小贺卡,贺卡写着温馨、祝福的话。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真是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所以心情就更好了。

 

最初几个月是如何度过的?是否有记忆深刻的事情?


答:我当初的计划是要到大学读书。大学是来年二、三月份开学。我就利用来Rotorua这几个月的机会熟悉当地环境,锻炼英文,当然也得打工赚钱。因为那是一个旅游城市,工作很好找。我先是在一家旅馆做Cleaner,这是一份on  Call 工作,就是旅馆客人多、人手不够的时候,老板会提前打电话让我第二天去上班。然后朋友介绍我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是在一家专门做海外游客生意的礼品店做服务员。很快,又有了第三份工作,是在Rotorua的一个专门接待游客、介绍新西兰农场生活的旅游农庄爱歌顿(Argrodome)做同声翻译。



台上的人在进行各种农场生活表演的时候,我做同声翻译,华人游客戴着耳机听讲解。 (网络图片)



剪羊毛表演 (网络图片)


记忆深刻的事?那得是新西兰人对生活的态度。


 爱歌顿农场老板的叔叔是个70多岁的老人家,每天都是乐呵呵地忙碌着。当时农场里刚刚建好蹦极跳跳台,他自告奋勇,第一个往下跳。


还有一个洋人老太太,八十多岁了,双眼几乎失明,每周还让朋友带着去游泳,她的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花园里姹紫嫣红,80岁的时候,还一个人独自去欧洲旅行。


我的一个同事来自斐济,她没受过什么教育,但手脚麻利,在旅馆做了三年的清洁工,很喜欢这份工作。她的丈夫在一家酒店做厨师。


她请我去她家玩,看她院子里的李子树,看她给孩子买的二手钢琴。她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说小时候在斐济家里穷,都是睡地板,没有想到在新西兰能拥有自己的房子。她一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还带我去教堂,两个孩子也都是很快活的样子。


慢慢地,我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在新西兰的生活,更接近生活的本质,生活本应当是简单、快乐的、独立的。

 

4、生活中是否有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事情?


答:好像没有。这可能同我在国内大学读的是外语系、学习英美语言和文学有关吧,对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比较了解、也比较认同。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一直在学习,把人家的观念运用到实际中。


例如,西方文化对小孩子很尊重。洋人朋友来我家,会同我三、四岁的小孩子打招呼、握手,就像对待大人一样,不像我们华人,摸下孩子的脑瓜,揪下孩子脸蛋。这个对我来说是比较震撼的。后来我想,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言传身教,你不用对小孩子说什么,他看到别人怎么对待他,就知道应该如何对待别人。

 

5:如何接近和理解移民保持原有文化?


答:这个应该不是问题。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原居地的文化已经融入到你的血液中,那是你的根,你想甩都甩不掉。我觉得对第一代移民来说,更要紧的是如何接受新家园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原有的文化观念和新有的文化观念中取得一个平衡,积极乐观地生活,对新国家有所贡献。


6:当你的价值观不被认可,是否有烦恼?


答:价值观是否被认可,我想这同你在哪儿是没有关系的。在国内,你的价值观也未必会被同事或领导接受;你内心的看法也未必会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


我想不少人出国,其实也是一种价值取向的选择。在新西兰,个人的权益是得到尊重的。你可以有不同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但你不会因此而遇到麻烦,当然前提是不能违法。 


7:哪段时间是移民生活中最苦和黑暗的日子?


答:我想我是挺幸运的,我从未感到苦和黑暗。如果说哪一天最难受,那就应该是来新西兰的头一个晚上,心里很不踏实。但第二天我的心情就很好了。我想我应该是个乐观的人,另外,我的先生比我更开朗和乐观,他对生活的态度给了我很大影响。


8:是否经常想起原居地的生活?为什么?


答:是会经常想起原居地的生活,主要是想念国内的亲朋好友,怀念过去那些快乐时光。像今天是三八节,我就特别想念国内的女同事,我知道她们今天一定又集体去哪儿旅游去了。因为每年三八节,公司都会为女同胞举办特别的活动,最起码也是大吃大喝一顿。不过,今天三八节你请我上电台做节目,这真是非常好的节日礼物,非常感谢你,方华!

 

9:在新西兰,你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


答:最高兴的事情是我现在依旧能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很喜欢写作,现在《中文先驱报》做记者,头天晚上写的稿子第二天就能见报,还是头版头条,还时不时从读者那里得到不错的反馈,这让我很满足。


另外,我一直都很喜欢教师工作,那我现在还在一家高校兼职教中文,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国家,非常可爱,每次上课同学生们交流都很开心。


最烦恼的事情,就是想做的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晚上舍不得睡,早上又舍不得起。


10:在新西兰,做什么最享受?


对我来说,同好朋友们在一起说笑、聊天,吃喝是很享受的事情。


不过,生活中令人享受的事情其实很多,像现在同你一起做节目,我也很享受。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给人带来快乐,关键是你能发现和体会。

 

11:用一句来总结移民生活,哪句最贴切?


答:来新西兰来对了!移民新西兰,你能有更多的生活选择,生命无形中好像被延长了。另外,对西方文化有了亲身体验,你可以用一种不同以往的目光来看呆中国文化、看待世界、看待自己,你的人生体验因而更加丰富。

 

12:如何评价移民生活的得失?


答:我相信人生有得便有失。上帝是公平的,不可能把什么好事情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所以,关键看你喜欢什么、要什么。我觉得人生不能太斤斤计较、患得患失,那样浪费时间,给自己弄得不愉快,生活也不会因此就往好处走。

 

13:最想对亲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我家里有先生和一个8岁的男孩。我非常、非常感谢我的先生这些年来对我的理解、支持和包容。


当初我报考奥克兰大学媒体专业时,周围的朋友都不以然。2000年前后,很多新移民进学校读书,在选专业的时候都会同今后就业挂钩。那时候,男生学电脑、女生学会计很流行。像我这样凭自己兴趣去选择专业似乎是太奢侈了,但是我的先生支持我的选择,虽然他也不知道学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会怎样。 


在随后两年的的读书期间,他为家庭付出了许多,因为我喜欢读书又勤奋用功,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周末还经常泡图书馆。他全职工作、赚钱养家,花许多时间照顾家庭、特别是照顾孩子。我很感激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我相信他此刻也在听我们的节目……。


(本文是2005年3月8日做客电台节目的文稿)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再次同大家分享去年写过的一篇有关新西兰女性的文章。 欢迎点击链接:


*  她的头像,为什么印在新西兰10元纸币上






作者毛芃女士是新西兰资深华人记者,1999年移民新西兰,2002年毕业于奥克兰大学影视媒体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从事新闻媒体工作,工作领域遍及新西兰中、英文报纸、电视、网络媒体,也为香港和大陆专业媒体撰稿。2009年获得新西兰全国传媒大奖 - Qantas Media Awards。


编辑微信号:e2020-news  

电邮:[email protected]

网站:www.nzmao.com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