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结构行业学术领军,上海市劳动模范: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敏娟

2016年03月11日 加拿大木业协会


本期人物|何敏娟


献身教育
教坛上的赤子之心

—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敏娟

【上海市劳动模范】


木工程学院,同济大学的金字招牌。1981年何敏娟考进同济的时候,土木学院还未成立。30多年后的今天,当何敏娟回首过往,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与同济、与土木的发展紧密相连,同济给了自己太多的培养与机遇。



在同济求学,1985年获建筑结构学士学位,1988年获结构工程硕士学位,2001年获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她在同济教学,1988年起在同济大学钢结构教研室工作,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先后任同济大学钢结构教研室主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学校教务处处长,并陆续获得上海市劳模、上海市模范教师、新中国60年上海百位杰出女教师等荣誉称号。
说起荣誉,何敏娟只是一笑置之。她说其实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本分。“我并不聪明,取得一些成绩只是因为勤奋执着。”何敏娟微微笑着。从教二十多年,她始终没有忘记初衷,踏实走着每一步路。


干一行就热爱这一行


选择研究结构工程时起,何敏娟就爱上了这个领域;从选择当老师的那刻起,何敏娟就立志要把学生培养成才。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旦投入到某件事中,就用上十二分的热情。


济大学的土木工程是名牌学科,如何在高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卓越人才,何敏娟上下求索。2003年担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后,她致力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使土木成为全校最早推动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学院之一。后任校教务处处长,更在全校积极推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创造更多参加创新活动的机会。较早时期何敏娟对外联系企业资助学生创新项目基金,对内建立遴选机制促成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推动。2009年,由她牵头的教学研究项目“土木工程本科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屡获奖,而何敏娟并不贪功,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是团队的努力”。而提到为学校带来的荣誉,她反复强调,其实更应该感谢学校对她的培养。一句“我太爱学校了,所以离不开她”,从这样一个心怀感恩的人口中说出,实在不足为奇。



可持续发展的木结构
踏上科研路的何敏娟,选择了钢结构和高耸结构为研究方向。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加拿大教授交流时她接触到了现代木结构,之后受邀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做访问学者、学习现代木结构。她发现,中国是最早应用木结构的国家之一,却因为森林资源一度开发过度,木材紧缺,导致木结构发展停滞。木材可再生,比其他建筑材料更为绿色环保,为使建筑业走向可持续发展,她开始重点研究木结构。

2008年汶川地震牵动每个国人的心,何敏娟团队决定发挥自身之长,向灾区震后重建伸出援手。经过层层申请,重建都江堰向峨小学的任务落到他们头上。鉴于木结构低碳环保、抗震性好,何敏娟计划设计我国第一所全木结构的学校。“最困难的不是设计施工,而是项目启动后的协调。”普通人对木结构知之甚少,何敏娟团队耐心推广,化解疑虑。项目启动后,团队一方面联系加拿大木业协会获取了木材资助,另一方面与施工单位积极沟通。最终该项目成为上海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示范工程,也成为何敏娟时常记在心头的牵挂。



科研的难点不在创新
十年如一日钻研结构工程,面对冷冰冰的钢结构、木结构,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的何敏娟仍有一颗热腾腾的心。虽然国外对于木结构领域的深入研究起步较早,但何敏娟着力创新,奋起直追,她说我们和国外没有差距,只是“各有特色”。她研究的高层钢木混合结构建筑,就获得了国外专家的认可。

创新不止| 前行不停

今她已卸任各种行政职位,专心投身于科学研究。她始终秉持科研创新,但她认为,科研真正的难点不在于创新,也不在于研发成果的专利申请,而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成果转化。创新只是一个科研人员必备的素质,对于何敏娟来说,她门下的硕士、博士还需具备另一些基本素质——兴趣、努力、不怕苦、团队精神。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学生都很务实,如今有些已在高校任副教授,还有人成了一流科研设计单位的业务骨干。


寄|语

走得远的人必有初衷


不忘初衷的人方能走远

得远的人必有初衷,不忘初衷的人方能走远。


学与科研,何敏娟二十多年来为之奋斗,也曾面临其他选择,但她坚守岗位不曾后悔。这条道路上汇入一批又一批新鲜血液,如今硬件条件更好了,但勤奋仍是不变的真理。何敏娟相信老道理永远不过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既是对新人的寄语,亦是她自身的写照。

榜样|寻找身边的劳模

教坛上的赤子之心

何敏娟老师,用言语育人,用赤心教人,为周围的人树立良好榜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