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校回国的海归精英们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2016年06月21日 美国留学那点事


文/方辰、王立铭,授权转载

来源:知社学术圈(zhishexueshuquan)


“青年千人”应该是国家层面最成功的一个人才计划,吸引了一大批国外优秀青年海归。2016年申请季在即,有人已经做出了选择,有人还在挣扎和犹豫。到底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发展?事业与家庭,前途与发展,环境和空气,该何去何从?在审视自己的同时,不妨也看看那些已经海归的“青千”,听他们谈谈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亲身感受。





方辰
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


我回国时间还太短(刚好半年),还没有资格大谈回国之后的经历和经验,但是小的感触(自己的和自己周围青千同事的)总还是有一点。正好赶上基金申请的季节,更新会很慢。


“青千”是什么?


虽然这跟问题本身无关,但是考虑到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概念一知半解,索性先按我自己的理解普及一下。


首先,“青年千人”是一个中组部主持的人才基金的名字,奖励内容分为两部分: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同时“青年千人”也常常作为获得了此人才基金的科研人员的头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青千”本身不意味着某一职称,如“正教授”等。其次,“青千”基金针对的是在海外有三年有博士后或更高职位的研究经验的、计划全职回国工作的人。(这一标准在去年被执行得十分彻底。)


那么拿到“青千”的人,回国之后从哪个职位干起呢?对于北大、清华这个级别的学校,或者物理所这样在某专业方面顶尖的单位,青千回国之后的职称是“副高级职称”,相当于副教授,但是对外一般称“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员)。他们与一般副教授的区别,是有指导博士生的资格和独立申请研究经费开展研究的资格。这个“特聘”是有年限的,一般5年左右。之后根据成绩来决定提拔为正教授还是将为一般副教授还是解聘。而在其它学校,有时候青千会直接获得“正高级职称”,也就是教授。和“特聘教授”相比,这个职位没有年限,基本上是终身的。目前这样的学校越来越少了,两年前还愿意直接给正教授的南大、科大,去年也改了政策。这个变化背后是简单的供需关系:这两年回国工作的人变多了,尤其在申请人扎堆的北大清华,每个人新人基本都是青千。


网络上相关的宣传很多,给人的大概印象就是一个相对年轻(比方说30出头)的人,“空降”到一个看似很高的职位上(比如教授、博导等)。报道本身内容无误,但是解读起来还是比较tricky的。其实对美国学术界比较了解的人,都能看出来,给“青千”所设的职位其实就是美国的“助理教授”,是美国终身教职体系的最初级。在美国,最初级的教授也有独立的课题组(实验室),并且全都是“博导”;而在以前中国的科研体制里,这些都是只有正教授才有的权利。因此,国内各学校和研究所发明了“特聘教授(博导)”这个头衔,让青千们虽然身为副教授,却能像美国助理教授一样获得独立研究的自由。可以想象,若非如此,以老体制的副教授待遇,吸引有可能在美国成为助理教授的人才是没有可能的。因此我个人认为,“特聘教授”合情合理。


简单总结一下,青千是拿了中组部的人才基金,回国开展独立研究的,有较多海外科研经验的人。


国内外科研实力


记得我还在读本科的时候(2000-2004),周围有心继续做研究的同学多数认为,只要成绩好到能够去美国读研究生,就一定不考虑国内的学校。而对于找教职工作的人就更是了,那个时候如果有一个美国普通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做,报效祖国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总之,那个时候自己总觉得美国任何一个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水平都秒杀北大清华,申请出国是无脑选。


这些年过去,在我要动身回国的时候,“回国还是留美”已经成为我周围的中国人(MIT的博士后为主)最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起码其中的一部分人,认为美国的普通州立大学的职位,已经比不上国内一线高校的职位的吸引力了(我当然就是这部分人的其中之一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几次强调是“普通州立”,因为要知道有那么几个州立中的战斗机,某些专业的水平一点不逊顶尖名校。)在评价和比较之前,我有两个disclaimers:1. 我只知道凝聚态物理的情况;2. 都是我的第一感觉,没调查没分析没数据,别太认真。


先说结论:美顶尖名校或州立战斗机 高于 国内顶尖名校(研究所) 远高于 美国普通州立


从我观察看来,对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的科研实力的评价体系,大概有两个。


一个我称为“绩点体系”。这个体系是很好理解的,就是用几个指标把学术水平量化之后比较。比方说下面这个例子:首先把学术期刊按“影响因子”分为ABCDF几个等级,设绩点为4,3,2,1,0;然后把一个机构所发表的文章按照发表期刊确定每篇文章的得分,最后加起来算总分,谁高算谁厉害。现在中国各种学术评价体系基本是这个例子的变种。


在“绩点体系”的大力推行之下,我国的科研水平突飞猛进,只要是热门的方向,一定会有很多顶级文章诞生于国内研究机构。从数据上看,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几乎可以和美国顶尖学校平起平坐,把普通州立大学甩下老远。从我回国之后的亲身体验来看,这个数据上的变化确实准确地反映了这些科研机构里面人员的素质和努力程度。物理所里,周围同事工作的努力程度,远超普通州立物理系平均水平,跟顶尖名校相比也不差;学生的科研主动性,也远比我待过普通州立的物理系学生强,虽然跟顶尖名校的研究生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看到这样的老板和学生,没有人再会奇怪那些好工作是怎么来的。


如果“绩点”是唯一标准,那我国就不用再争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而是已经能数出好几个了。而为什么我依然认为国内的顶尖科研机构跟美国顶尖学校和州立战斗机相比还有差距呢?我们知道,科研成果是很难用什么方法完全量化的。很多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太具前瞻性和创新性,出现的时候其重要性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意识到,无法发表在“高引杂志”上。如果套用“绩点体系”的话,这些工作和作出这些工作的研究者,可能就会被埋没而得不到鼓励和重视。从0做到1的创新所要冒的险得不到补偿,大多数人就只好把精力放在从1做到10上了。如何尽量避免这种情况?这就需要引入第二个评价体系,我称为“玄学体系”。


“玄学体系”一听名字就觉得很厉害。这个评价体系简单地说,是基于该方向的资深人士对某项科研工作的意义、创新、前景之类的论断来进行评价。之所以说是玄学,是因为虽然对于内行(所谓“小同行”)来说这个论断有根有据,而且容易达成共识,但是对于大部分领域内的人(大同行)来说,完全不清楚这个判断是怎么得到的,感觉就是在看脸。举个例子,某大神在arXiv(一个公共平台,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工作,不是学术期刊,没有影响因子)上贴了一篇用代数K-理论完成自由费米子拓扑分类的文章,虽然95%凝聚态领域的人纷纷表示完全看不懂,但是几乎所有人在很短时间内就承认这是领域内的重要成就。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平常那些公认很牛的,能看懂此文章的人都表示这个结果很强。


很多时候,玄学体系的判断是比绩点体系的判断要靠谱的。在一个方向浸淫了多年的高手,对于某个工作的意义常常会有一种killer‘s instinct,一下就能嗅出该工作将来的意义和影响,比一般的“客观标准”准确很多。听说,美国顶尖名校在招新人(教授)的时候,就是这样一群高手围在一起,用类似“看脸”的方式评价候选人的工作,然后决定要谁不要谁的,姑且一听吧。


国内外生活


简单来说,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国内比较热闹而美国比较宁静。在国内的时候一直在北京,亲戚、朋友也多,而到了美国就是在大农村支教,一待就是六年,然后又去了下一个地方继续支教……外国人虽然大都友好,想成为真朋友还是太难太难。年轻的时候总觉得美国很闷,没有life,东西不好吃,怀念大学时候的各种好。而等长大些了倒开始喜欢上了安静简单的生活方式,又特别怀念起当年下乡支教的好时光。


客观来说,美国对于30岁以上的、已经成家的人可能比国内有吸引力:自然环境好、社会比较稳定、对妇女和小孩比较友好等等。回到北京之后,最大的抱怨就是空气太差,经常就会想自己回国的决定会不会其实害了孩子。我不抱怨国内的教育,在我看来应试教育必要而且科学,这可能也是因为“支教”的时候见的渣学生实在太多。但自然环境之差对人造成的身体上的无法回避的损害,确实令人心痛又无可奈何。


总之,我的感觉是国内更适合爱热闹的年轻学生,美国更适合有家有口的,虽然自己走的路基本上是反过来的。


我和我认识的青千回国的动力


之前也提到了,大概就从我毕业前后开始,回国工作的人显著增多,同时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门槛也逐渐变高。我周围接触的海归,也大多有“青年千人”这个称号。


大多数青千回国的动力,无疑是因为能在事业上前进一大步。之前也提到,国内顶尖高校很多方向的研究水平已经超过很多美国学校。同时国内学校还愿意为青千提供相对优越的条件:工资虽然直接换算的话比不上美国,但是相对国内平均收入就多很多了;科研经费给的很大方,一次性就给几百万,这对于一般理论研究自然是十分充足。更重要的是,一旦上了车(特指顶尖高校研究所),今后的经费申请也会省心很多。我在美国读博士时,看着有些老板年年写2次NSF写到吐血,但多年只中过一次;而在回国内之后周围的前辈都跟我说在物理所呢,还是要把心思放在科研上,钱不是问题。


这其实也反映了国内科研资源比较集中的问题,但是同样的问题美国也有,只是集中不到我(还有跟我一样的青千)头上。我在Princeton和MIT的老板都是业内新星,明明做的是纯理论,却各种钱拿到手软,相比之下一般州立学校的老板们,即便在组里做出了可观的成果后,经费申请依然举步维艰。留在美国,青千们很多会成为一般州立的教授,五年之中靠着能中一两个基金项目来拿tenure(终身教职);而回国之后青千们就进入了中国的Princeton和MIT,不用太担心钱,只用想着怎么多发文章、发好文章就行了。


上面说的对于大多数青千应该都适用,而下面要说的就不一定了。对于有些人来说(比如说我),首先,不太了解也不太喜欢(我了解的那部分)美国的文化(虽然我很喜欢英语和西餐,但“文化”不止于此),过了10几年了还是不知道金发碧眼的人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因此从来没想过留在美国。其次,80后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进入了退休年龄,身体也会时常来点小恙,因此自己不在国内的话会很不方便;同时,年龄他们又没有那么大,还有很好的自我行动能力,而一旦接到美国大农村,英语+开车使得他们基本丧失了自己行动、社交的可能,待上几个月就受不了了,因此接到美国定居也不是个好办法。能更好地照顾父母,我相信这也是很多“青千”回国的动力。


欢迎回国


收到回答这个问题的邀请之后,一开始犯懒想拒绝,但后来读了王立铭的回答之后很受感召,觉得一来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青千”这个群体,二来可以借此机会向还在国外读书或者博后的小伙伴们宣传一下回国工作的几个好处,于是就开始动手答题了。我本人去年手动劝某个朋友回国,成功了;我一个哥们几年前也曾手动劝一个很牛的人回国,也成功了。希望我这里写的这点东西也能帮助某些人下决心吧!


我真没想到这个答案可以拖上这么久,不过得亏是之前挖坑的时候就把提纲列了出来,要不然肯定会写两句就草草收尾了。回到我最开始说的,我回国时间还太短,很多东西的了解不够,认识也很片面,姑且一读不要认真。





王立铭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简单的背景介绍:我 2005 年本科毕业;2011 年博士毕业;2013 年回国、年底拿的青;2014 年初报道开始建实验室;2014 年夏天全家搬家到杭州;到现在差点儿两年了。


必须说明下面的感受和经历只代表我自己。


先说说为啥想要回国吧。严格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心路历程”,我是在大三的时候加入了饶毅老师的实验室(一开始在中科院上海神经所那边跟一位师兄做暑期研究;结束之后在北京的生物物理所;之后又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现在回想的话,我比较幸运的是从研究生涯的最早期,接触的就是很有“品位”(good taste)的生物学,而且遇到一群对研究很有激情和眼光的同事同学,没事就一起看 paper 聊想法谈谈谁应该得诺奖这种……说这些什么意思呢?就是至少我那个时候在科学上没有觉得到美国读书一定会更好、也没有觉得留在国外做研究是一件多么重要或者光荣的事儿。因此我那时候想法很简单,出去读个书,然后就回来做教授,开自己的实验室做自己的研究。这种心理状态和很多出国读书的同志们不太一样,大家大多数可能还是觉得国外有更高水平的研究、更好的研究环境吧。


于是在研究生院里一直想的就是毕业就回去,最多毕业以后再短暂的做一个博士后就回去,我真的从来没有严肃的考虑过留在美国做教授。


不过这个想头中间还是纠结了一阵子——没错,你们可能能猜到,我家大女儿出生了。看着她长大的时候真是觉得美国各种好啊!人少、空气好,加州(我们家一开始在南加州,后来搬到北加州)气候又特别好,完全没有蚊子(这一条回国以后让我们痛苦不堪),各种公共设施对孕妇婴儿的便利,各种便宜甚至免费的童书玩具……这里头的纠结就不说了,还记得跟老婆还做过一张巨长的 check list,左边是回国的好处,右边是坏处,加加减减。长话短说最后还是一家子回来了。几个最重要的原因吧: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想尽可能照顾爹妈;想孩子有个中国人的认同感;觉得还是愿意在国内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好了进入正题。


首先说说青千这个计划对我的意义


应该说非常重要。怎么说呢,至少当时,在我看到这个项目出台的时候,我还是很激动的。感觉是一个标志:中国在中央政府层面开始大规模、有计划、高强度的试图吸引海外人才了。要知道计划出台那时候应该刚刚是 08 金融危机之后,所谓“帝国主义的形势一天天坏下去”。连纽约时报都在讨论“Brain drain and brain gain”的问题,担忧中国抢了美帝的人才。这时候青千计划确实很鼓舞人心的。顺便插个八卦,当时纽约时报的报道主人公就是饶毅和施一公两位,那篇报道在学术界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学校还组织了专门的讨论组,请了几个学生和教授来谈看法)。而我还莫名其妙的参与了一点点这个相当有历史意义的讨论:那时候纽约时报登了一封读者来信,说对啊对啊是这样,我们必须开始严肃对待“brain drain”(人才流失),我有一个中国学生他就说自己一定要回国,搞得我很惊讶啥的。那信是我老板写的……而那个不具名的“中国学生”就是在下。


而在工作机会层面,青千其实是大大拓展了年轻海归回国的选择面的。


在此之前,像我这样的年轻海归(博士毕业没多久、有些博后或工作经验)进国内学术界的选择空间是非常窄的应该说。科学院有自己的“百人计划”,一方面有了一个成系统的入口吸收海归(百人计划研究员,独立的实验室负责人),一方面也给海归一个说得过去的启动支持(两三百万经费,工资我不是太清楚,二三十万?)。这些待遇现在听起来可能平淡无奇,但是放在青千出台前,很多高校其实压根就没有成系统的招聘年轻海归的程序和惯例!很多人想申请都不知道找谁,给出的 offer 也往往是根本不能独立做研究的讲师副教授,工资是可怜巴巴的几千块一个月,这样的条件除了不得不海归的和真心要回国做事业的,真的很难吸引到什么人。


而青千等于是国家层面推广了中科院的“百人计划”,还大大提高了层次和强度。青千的 title 好歹是中组部给的,高校研究所都比较看重;有 50 万安家费(很多省还有配套);启动一般 200-300 万(很多高校研究所还有额外的)。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像样的高校研究所都有了一套简单明了的招聘年轻海归的系统了,而且他们也因此有了招聘年轻海归的动力(国家认可的业绩、实际经费到账等等)。


因此从海外留学人员和高校研究所两方面,青千都极大地助长了年轻海归回国的趋势。


当然了,反过来我们也得说,这个计划肯定是有歧视性的,为什么国内的研究人员不能申请?为什么必须出国 3 年以上?为什么有年龄限制?为什么集中在理工科?等等。当然这个问题我是有利益冲突的,但是我想也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否认青千的积极意义。最近出台的诸如青年拔尖人才啊、万人计划啊、青年长江学者啊、优青啊,也是试图在平衡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我觉得还是对的。



先说研究环境


这个问题是有点难回答的。首先,一个像我这样的年轻海归,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环境”?我觉得其实要求真不高:


1、开始几年有合理的启动经费能够顺利建设实验室、开始研究;


2、友好的支持系统(财务啊、人事啊、招生啊什么的)让两眼一抹黑的年轻人不会太疲于奔命;


3、比较公平合理透明的经费申请和业绩考核系统;


4、自然开放的学术讨论氛围;


5、广泛的学术合作可能性。


上面几条我觉得要求是从低到高,从基本到奢侈。严格来说 123 基本可以认为是学术研究的必需品,至少在美国,新起步 PI 不需要太太太担心这几个问题。


然后在国内这五条都必须好好考量。其实就和中国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所有侧面一样,中国是个发展状态极其不均衡的国家,有些先进的研究机构这五条都已经能做到国际一流,也有很多很多地方最起码的经费保障和不添乱的支持系统都做不到:承诺的经费可以拖欠收回;一趟报销或者仪器采购申请能让你跑断腿……所以其实抛开具体所在的单位谈研究环境是一种耍流氓行为。


所以我也就只能说说我的所见所闻。年轻海归挑一个靠谱的“老板”,能有效的“保护”年轻人是非常关键的。这里的老板不是说海归头上还有一个真正的实验室负责人哈,而是指相关院系的系主任院长所长,能不能在微观上营造一个相对单纯、公平、有效率的工作系统,让年轻海归不需要为上面说的前三条担心,也能享受到国际化、或者接近国际化的第四条和第五条。这方面,至少我得说,我呆过的蒲先生的上海神经所、王晓东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饶老师的北大生科院、我们这里(浙大生研院,院长是冯新华教授),在保障 123、争取 4 和 5 的方面,做的都很好。当然也听到不少朋友同行的悲催经历……还是必须得说,回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中国太大太复杂太不平衡了,选择要谨慎啊 : )


然后简单说说 45,就是学术讨论氛围和学术合作。这方面我觉得中国总体需要做的更好。年轻海归很多还有生存压力(当然包括我自己),需要在几年时间内做好的研究、发好的论文生存下来。这个时候一般专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不太有热情多讨论多合作,这个我觉得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我觉得真正培养科学土壤,激情四溢的讨论争鸣绝对是必须的——甚至可能比发多少好文章更必须。话说我倒是加了几个微信群,群里的同行讨论的经常是热火朝天。


同时,国内有些政策设置确实对合作不太友好。比如说吧,合作发表的论文,credit / 成绩算谁的?在美国没听说有人要纠结所谓“第一作者单位”,对共同通讯作者和共同一作的纠结也比国内少。按照国内的成绩计算方法,合作研究几乎总是要分出个谁先谁后的,那谁愿意冒着做“后”的风险去做合作呢?


简单总结下:研究环境方面,国内有很大进步、但是发展很不平衡。年轻海归,找好“温室”很重要,我们需要几年时间不受大环境的干扰,好好做自己的研究——这个需要很多地方还是可以满足的。至于学术讨论和合作的风气,可能还真的需要年轻海归们做表率,慢慢的改变风气,什么事情都赖环境也是不行的。


下面说说学生的事情


这里的比较对象只包括研究生,而且主要是要拿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先说结论:至少在我的经历里,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我觉得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在美帝,读研究生院、特别是读 PhD,是一个极其重大的人生选择。读个硕士学位找工作很常见,读专业博士学位比如 MD/JD 这种也还好,但是 PhD 是完全另一个概念。他们会认为这就是给热爱学术研究、希望以此为职业的人准备的。而反过来在国内,还是太多的人(包括学生和家长)觉得读博士就是一个比大学本科更高级别、更有身份、更容易发财找工作等等的那么一段延长的学习时间和额外的一个学位而已。


举个例子吧,我在美国的时候有过一个技术员,是个很聪明能干的华人移民后裔,也是名校毕业(后来她作为共同一作还和我一起发了一篇 PNAS)。但是她毕业之后一直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读博士,甚至我保证她能顺利拿到 offer(那可还是 UC Berkeley 的 offer),她都一直举棋不定,因为她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大的决定和承诺,她需要多作几年研究再决定!而反过来,我也见过太多的父母用我们这些博士来勉励自己的孩子“以后好好学习,一直读到博士”,也有太多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就糊里糊涂的进了研究生院。


国内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是非常大的。一方面,读一个 PhD 绝对不是天然的比本科硕士更高级的学位,也绝对不是说成绩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就应该读博士、或者成绩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才能够读博士。我们应该认识到,读 PhD 本质上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技能训练——这种职业叫科学家,这种训练叫科学研究。如果不是以这个为目标,读博士就有点南辕北辙了——就像你想做医生的话你肯定知道去读个文学硕士法学博士没有用一样。而另一方面,读博士的过程又不绝对不是和大学一样多几门考试多几堂课程而已。大家可能看过一幅漫画: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没看过就赶紧看看去,这就是一个博士训练的过程:必须在某个地方突破了人类的知识边界,带给人类更新的知识积累,你才能拿到这个博士学位——当然,具体突破多少、突破多深,这个因人而异,但是核心是必须突破——也就意味着博士训练的过程其实是没有范本可以模仿抄袭的。我见过太多的大学成绩很好的学生,进了研究生院无所适从,就是因为他们适应不了从“万事皆有准确答案”到“一切皆有可能”的状态变化。


所以我回国之后招的学生,我特别希望的就是在这个方面能够帮到他们。


当然,他们都已经入学了,显然也不需要再退学然后好好考虑读不读博士这个决定了:) 但是我反复和他们讲的就是,在博士五年里需要做两件事:首先,既然还想要这个博士学位,那么至少你应该有那么一段沉浸在科学研究里,找到为了自己面对的这个未知问题兴奋迷惑奋斗然后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博士研究的起码要求,但是也是终极要求。而且事实上沉浸在这个状态里的人有种特别的精神气质,一眼望去就知道是谁!第二,我也希望他们补补课,重新回顾自己的这个决定,在毕业的时候真的知道自己是不是要做科学研究。决定了要做就继续走下去义无反顾,否则就赶紧离开学术研究职业,外面的世界还大得很呢。(这一条对于生物专业的学生更有实际意义,毕竟工作不好找,学术发展道路又比较艰苦。)说起来为了这一条我还干了件估计很少有导师会干的事情:帮他们去联系暑期实习机会,而且我还有意识希望他们去面向市场的岗位去实习。这个事情我也希望能坚持下去。


当然话说回来,我其实经常会羡慕嫉妒他们现在的精神状态:非常单纯、非常纯粹,对这个世界的想法没有我现在这么复杂(怎么说起来有点像描述我家女儿)。这种状态还是很难得的——因为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至少我是没有了。因此,还是很希望他们能在这段时光里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等离开我实验室的时候,他们能把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嗯,我觉得这个差别是最大的。中国教育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是总在不断的推迟人生计划和人生选择的时间,小学读书,中学读书,大学读书,研究生读书……然后打算让年轻人什么时候真的去好好考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样的事呢?没有安排,全凭天意……


至于其他的差别我觉得都是技术性的。比如有人说中国学生更功利啊,动手能力差啊,表达能力不行啊,七七八八的。我自己没有很明显的感觉,而且像表达能力这种事情绝对是可以训练的。


最后有点时间聊聊情怀


其实这个部分回答的是这些问题:回国以后感觉好不好?后不后悔?你还别说,回国三年被问过太多次了。


这部分不得不提到一个叫“归属感”的感觉,可能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明白我在说什么。这是一种我住的(美国)城市出了什么事儿我听到就是“哦”一下,中国哪里有了地震天灾大事故心里就非常难过的感觉。这是一种看到国内各种负面新闻痛心疾首,但是和老美朋友聊天还是忍不住辩解的感觉。这是一种总觉得有意义的事儿,在国内做比在美国做有成就感的感觉……


不多扯淡了,举一个例子吧。我 13 年回国的时候是在上海一家咨询公司上班。第一天上班,西装革履挤地铁 2 号线就去了,上海的朋友肯定知道 2 号线上班时间是啥情景……7 月份天热的要死,我被挤在人群里满头大汗。然后我居然笑了,没笑出声,但是有表情那种。我当时的第一个想法居然是:


在国外呆了那么久(当然其实也没有那么那么久,8 年吧),我终于回来建设祖国了……


嗯,就是这种感觉。


然后我不得不声明,回来以后干事情确实成就感和激情多得多。


然后到了学校也一样,我觉得有更多的感情交给我的实验室、我的可爱的学生们、我们的研究工作。就像这些做好了就能对得起这个国家一样。另外,我这一年多来一直在写科普,介绍各种各样生物学的重要问题。我的另一个念头就是,希望能在中国的第二次科学启蒙中起到一点点作用,哪怕能影响几百个人几千个人也好呢!中国的太多问题,需要科学精神来解决了。



 

相关阅读:回复得失获取文章:

上美国顶尖大学的华裔子弟们的得失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