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祝你以后的道路,不幸并痛苦着--一个“扎心”的毕业演讲

2017年07月11日 加拿大帮帮堂咨询



"I wish you bad luck"

每逢学校毕业季,网上都会流传各式各样的毕业演讲,有之前的“美国的空气都是甜的”来自马里兰大学的一位中国女学生,还有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哈佛大学的毕业演讲等等。


相信小伙伴们看了都会被激励、鼓舞到热血沸腾的。此时此刻,堂主还要给小伙伴们推荐一个演讲,这是现任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出席儿子初中毕业典礼时,所发表的演讲。


和那种“激励鼓舞型”的演讲不同,这个却是“扎心型”,直击人性的弱点。类型虽不同,但相信小伙伴们看完后,一定也会“热血沸腾”。

视频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zu9S5FL-Ug


约翰·罗伯茨-何许人也?

1955年生于纽约州水牛城;


197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哈佛法学院毕业;


1979年,获得哈佛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


2005年9月由小布什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通过,就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17任首席大法官,是美国两个世纪以来最年轻的首席大法官,也是现任美国首席大法官;


美国《时代周刊》的“时代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两次荣登杂志封面。


约翰演讲中文翻译大致如下: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平的对待,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所在;


愿你们尝到背叛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

我还希望你们时常会有孤独感,这样才不会将良朋挚友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进而理解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们遭遇失败时,愿你们的对手幸灾乐祸地嘲讽你,这才会让你们理解有风度地竞争的重要性;


愿你们被人忽视,这样才能知道倾听的重要性,同时才能包含同情心的理解别人。


毕业典礼的致辞者习惯给出很多建议。最常见的建议是“做自己”。


但你得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你并非完美,就必须作出改变,必须不断自我完善。别人说“做自己”,是希望你抑制住随他人意愿随波逐流的冲动。但如果连你都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不可能“做自己”的,而如果不思考这些,你也不可能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后以美国音乐家鲍勃 • 迪伦的《永远年轻》最为结束:希望我这些期盼是美好,是永恒的,也是普世的。


这里,你还会觉得这是篇“打击型”的致辞吗?不,你会深受感动,因为这里面充满了父母对于孩子的挣扎与期盼。挣扎地是怕孩子以后一帆风顺不懂世事无常,也怕孩子遭遇太多,从此被现实打压一蹶不振。但同时期盼着我们在狂风暴雨中成长与坚强。


所以,堂主觉得,这篇毕业致词,足以被评为本年度最佳毕业演讲,当之无愧。


“狠话”的深刻反思

近些年,中国留学生因学业、工作与生活上的压力,在外国频频被曝出,生活奢侈放荡,不遵守当地法规,报复杀人等事件。


之前网上的一篇名为《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文章,讲述的是一名在美国西雅图留学十年的中国女学生,在第一次尝试吸食“笑气”后便上瘾,仅半年的时间,身体机能失衡,肌肉萎缩,大小便失禁,最终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国。


还有26岁的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伊利诺伊香槟分校附近失踪后被杀害,此事牵动了海内外华人的心。


出国留学不易,生活肯定也不会平坦,学业与事业的重压下,我们需要排解、疏导与理解。


当我们想到父母所付出的心血,那期载着殷切希望的眼神。你就会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后面还有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所以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不能让他们伤心,更不能让他们失望。


世间的勇者,莫过于,明知生活的残酷真相,还依然热爱它;


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文章素材来自:搜狐教育

更多精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