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刚学摄影,别轻易被人带到沟里去了...

2015年03月02日 澳洲视界


我之前大学的时候自学摄影,后来申请来了美国念摄影硕士,在硕士期间给本科生的摄影入门课当过助教,这几年不断对摄影这件事进行反思,慢慢懂得了一些道理,可能对初学者比较有用,便写在这里。

第一,初心不忘。

摄影是一个含有简单技术的艺术,有快速入门的方法却没有达到高峰的捷径。这是一个心态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永远都不要想“摄影法力大成”这件事,对自己对别人都一样。几年前我想的是,“我怎么就能快点学会摄影呢”。感觉摄影学起来不难,光圈快门、镜头后背、胶片数码、打光印刷,无非就是这些。就像一部完结漫画,你知道面前有两百多本需要阅读,但是你知道你早晚能读完,甚至你可以读一读故事梗概就完全理解了。


当我真正入学了才发现摄影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并不是努力拍出一张“好”照片就足够。会有人说,你艺术思想表达的不够清楚;会有人说,你技术足够但是你没有好好运用;会有人说,你会拍但是你拍的太 literal(引自美国著名女摄影家 Linda Connor,她曾这样评论了她所教过的中国摄影学生)。我觉得 literal 这个词用的很准确,就是说你按下快门之前就想好了要呈现出怎样的画面,表达的思维完全可以用语句讲出来,太具有文字性。这种照片只能说是好照片,但不是有意思的、有艺术感的、吸引人、给人期待的照片。

Linda Connor 的摄影集封面照片,她站在人家家房顶拍的。

并不是说每看到一张照片你都要说出个所以然,“这个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质朴的原始的野生的怀恋”这种东西还是留给电影评论家吧。好的照片是难以说出所以然的,它唤醒的是你脑中不管语言的那部分神经,会有一种共鸣在心中。世界上那么多好照片,你却愿意多看两眼这一张。它给你的美感,可能是由于对某个真实事件的映照,可能是由于你的记忆中有一些类似的影子,可能是由于你对你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而这种美感的物质基础,才是照片外部的前后文(context)、呈现方式(屏幕、纸质、投影等)、尺寸、画幅、策展方式、照片内部的色彩和光影等等。

第二,接受不同。

学习一门艺术,除了自己学习练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人给你做批评(critique)。在我助教本科生摄影入门课的时候,老师宣布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讲喜欢的地方,要加上喜欢的理由”。

Ansel Adams on a critique session. 安塞尔亚当斯给学生们做批评。

看起来这件事跟我上面说的那一点很冲突,既然好照片讲不出来又如何能做 critique。其实不然。好照片的好是讲不出来的,但是你可以形容,哪一部分你有共鸣让你想起了谁谁的作品,哪一部分你觉得对呈现思想过于生硬,哪一部分对你来讲比较有张力,哪一部分对你来说需要调整一下角度。摄影师并不需要全部听从,但是听取多方意见对以后的创作一定是有帮助的,能让你考虑更多的因素,注意更多的问题,同时了解自己所忽略的优点。只有一年时间,我就看到当初我辅导的那些连相机快门都不知何物的大一新生,变成了有创作风格、有思考、有实验性、作品成体系的小摄影艺术家了。

很多时候你会注意到你并不喜欢别人拍的东西,太矫揉造作,太虚假,太初级,太没有意义等等等等(不管是不是所谓“专家”)。这样想的危险性在于,你很容易固步自封就不再注意别人的好处,自己也拒绝尝试一切新鲜的东西。一开始自学摄影的时候,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小清新、大风景和纪实。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看到能被归类到这三类的作品时,我就拒绝去认真品评,拒绝去体会。直到某一天我开车在加州一号公路上,海雾翻滚而来淹没了海边的森林和农场,农场上有很多隐隐约约很有诗意的黑牛在慢慢走着,我果断停车开始拍照,拍完了之后看着自己照片高兴地时候,突然意识到这种照片是曾经的我最不爱的类型。有了这种体会,之后再去看拍 Landscape 同学的作品时,自己仿佛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感受当时拍摄的情境,渐渐就懂了这种照片的欣赏乐趣,也同时渐渐能够分辨哪些是更出色的作品。

Photo by Francesca Woodman. 非要打标签的话,按照造作程度和光影效果,这个可以算是小清新了。摄影界里这样的小清新比比皆是,却都是值得学习的摄影艺术家作品。

如果你觉得某些人拍的很差但是又备受赞誉,那你需要了解一下为何,再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懂得他所受夸赞的那一部分,不懂的学习一下,懂得了就让它随风去吧。

接受不同的意思,就是既要接受审美和趣味的不同,也要接受对构图、光影等硬条件的理解的不同。接受了不同之后,就不要在磕绊于这些条条框框中,给自己创造一个最大的、可能性最多的自由创作状态。我觉得很细节的讨论是没有必要的,要不要后期、要不要胶片、要不要这个那个镜头、要不要拍这个那个题材,这些虽然具体却因小失大,丢了最重要的“创作自由”。拍照是自己的事儿,完全可以任性的。

第三,认清技术。

关于技术问题,我觉得摄影可以跟绘画类比一下。如果一个人学画画,ta 如果大费周章的跑来问,用猫牌铅笔和耗子牌橡皮这样的组合可以吗?肯定有人说雨点儿不大响声儿倒是不小。

大家小时候都学过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达芬奇画蛋用的什么笔这个问题重要吗?当然人人都知道画蛋肯定需要一支好笔,但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是人家大师小时候画了好几百个蛋,而不是人家研究了半天画画器材、画画技法、画画构图之后画了一个蛋的故事。现在打开中国摄影网站,探讨的无非都是那些,镜头、机身、成像品质、光圈快门、后期技术这种过于电子、过于硬件、过于片面的问题。我觉得这些并不值得大肆探讨,因为基本上玩摄影的都知道了理应理解的部分,更多需要探讨和传播的应当是某些快要失传的摄影技法、创新性的实验摄影和以技法为中心思想的艺术作品。如下这位。

Photos by Christian Marclay. 这两张照片是蓝晒工艺做出来的,被摄物是磁带。这种摄影的一个亮点就是它所使用的技法和化学染料。另外说一句,Christian Marclay 是个非常优秀的多媒体艺术家,他曾做得艺术作品,时长 24 小时,与外界真实时间同步,看电影的时候就知道现在的时间。曾在 SFMOMA 展览造成排队排好几个街区的盛况,是 SFMOMA 的闭馆之展。

当然学会技术是必要的,你得知道相机怎么用才能拍照,这其实是学摄影最简单的部分了,白纸黑字都写在书上、网上,跟打游戏有攻略一样看一遍就会了。这种能写明白的东西一定是最简单的。而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错误在于认为这部分是最难的,因为他们看不到往后有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困难了,因为往后的困难都没法定义且很难解决。多拍多看,祝你早日越过数码技术这道最浅的门槛,也祝愿其他“摄影硬件控”们早日脱离“低级”趣味。

第四,享受看图。

没有几个人是为了当文学家而去读书,摄影也一样。既然你喜欢拍照,那就要想办法喜欢上看别人的照片。既然想拍的越来越好,就要想办法去看摄影艺术家的照片,或者其他渠道的非功利的好照片(不要去那种很喧嚣的“摄影论坛”,好照片会被舆论埋没,要直接去看进了博物馆登了艺术杂志的照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照着摄影史把书上提到的每一个人的名字都记下来,然后把他们所有的摄影书都看一遍。

这个方法很粗暴却很有用,附图三张是我当时学摄影史的时候整理的“笔记”。

一个 folder 的外观

黄色和绿色都是 index pages,白色的是我复印的摄影书里的图片。

Mike Disfarmer 的某本摄影集封面

看摄影书最好是能直接看书,而不是上网搜索,因为书里照片有特定的顺序(sequence),照片与照片之间有特定的表达,而且打印的质量肯定是比看网上搜图来的好很多,能看到很多容易忽略的细节。就像听音乐要听一张专辑,不同的歌之间会有呼应一样。

当然我知道摄影书非常贵,而且普遍来讲中国人心中有一种“文字情结”,就是对全是图片的书不感冒,觉得书里必须有字才值,于是造就了目前微博很红的台湾摄影师阮义忠在大陆发行的书里全是软文的局面。好好的照片印在了廉价粗糙发黄的纸上,有的还被分成两瓣,反倒是不重要的照片故事占了绝大部分。这样对训练自己的图片思维是有不良影响的。好照片无法用语言传达,所以看照片的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背景故事,有时候只是看那一瞬间发生的画面比啰啰嗦嗦的充满了地名和人名的一页纸有意思的多。

摄影书很难大量接触到,国内几个地方可以看到较多的摄影书,比如国家图书馆,美术学院图书馆,或者三影堂这类画廊,总体上是很难的。那只能想办法克服了,订阅杂志或者网上搜索资源。之前我和朋友做过一个非盈利线上摄影图书馆,分享一些国外原版摄影书的图片,希望能够帮助到一些看不到国外优秀摄影书的爱好者,主要在新浪微博活动,叫“栗子街摄影图书馆”(http://weibo.com/chestnutstreet),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一眼。

最后附赠一句启发我的话。

我去耶鲁大学学摄影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图书馆看珍藏的大师原版照片,我指着一张说,这张图构图不好,它把背景的地平线放在了前景人像的脖子那里。

老师跟我讲,Photography has no rules. If you like the picture, that's a good one.(摄影无规则。你若喜欢,便是晴天。)

Photo by Williams Eggleston


内容VIA知乎



继续关注微信订阅号VieworldAU

带领你浏览千般澳洲风情

体味万种海外华人生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