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不卖假货,中国却这么多?

2016年04月01日 看英国



曾几何时,“Made in China”是风靡世界的一张名片,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各地。现如今“中国制造”在很多人看来却成了“廉价”、“假冒”、“山寨”的代名词。中国的假货,实在让人有着说不出的痛。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有一半以上的假货都产自中国。社会上频报造假事件,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及老牌企业。小编随手搜索了一下“中国假货”,相关信息可谓触目惊心:

▵“假货”世界第一

▵“假货”猖獗

▵追捧外国货

▵“假货”量巨大

中国的假货涉及领域之广,让人胆战心惊!最近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进入美国大约90%的假货来自中国。在美国海关截获的假货中,不仅有服装鞋帽、奢侈品,还包括汽车配件、医药用品

▵美国专利商标局展示的真假货品

除了输出到国外的大量假货,假货已经渗入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日常的生活用品到高端科技产品都无处不在。中国消费者忍受假货、酷爱山寨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有些顾客买到假货后,即便想维权,也有近四成人并没有采取行动,申诉流程长、商家对付手段多等因素成了大家维权的阻碍。

▵各种假冒名牌的商标

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假货的泛滥程度更是猖獗。客观来讲,一部分农村人(尤其年老者)的辨识能力、品牌意识本来就不高,很多产品他们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却从未曾仔细去辨别。

譬如,伊利改成“尹利”,康师傅改为“康帅傅”、,清风变成“清香”、“吉风”,旺仔成了“旺子”,奥利奥变为“粤利奥”、特仑苏变了“特仑特”等等,屡见不鲜......

国人的假货问题如此猖獗,我们不禁要问:美国等其他国家就没有假货吗?美国的商人就真的高尚吗?

答案是:也有,但是很少!


首先,在美国买东西,大到房屋、汽车,小到各种百货,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退货,这是美国法律规定的。每一种出售的货物都会先给你讲清楚退货的有关规定,这是防止货品作假和价格不实以便保护顾客的最有效的手段;

第二,美国的货物在出售前都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商品检验,出商检证书。没有商检证书的商品出售本身就是犯法。商检不实的,政府有关部门要负责;造成损失的,政府要负责赔偿。这就形成了政府对商品的担保;

第三,美国的商号(公司)在经营的时候都要买开business保险,这种保险就包括对他们产品的保险。如果商号因为产品问题要赔偿顾客损失,又由于某种原因赔不了款(譬如他公司已经关闭或者自己破产),就由他们当时买了保险的保险公司去赔。 美国通过这样的三级保险,层层保护着顾客。 

最后,美国生活品质相对比较高,所以人们都不愿意以身试法,为了赚点钱而去犯法坐牢。美国的法制很严格,犯法要受到法律制裁,人人都一样,没有后门可开。并且美国的电脑系统相当发达,任何犯罪行为记录都要影响你一辈子的方方面面。

▵各种“名牌”包

面对假货问题,日本与欧美一样,在全社会有一个诚信体系,这个诚信体系的维系既包括来自政府的惩罚,也包括来自独立的司法的惩处,更多的是来自自由媒体的曝光,一旦有人制假贩假,被媒体曝光,老百姓就立马知情了,制假的日子就算到头了。

一旦有造假记录,不但不再有人购买他的产品,连他再妄图开办企业也不再可能,他的诚信记录上就有了污点。一个人生活在日本,如果历史记录有污点,这可是一件名誉扫地的大事情,再开办企业是绝无可能的。

反观国内,为什么中国假货这么多?


首先,监管制度问题。

在监管不力的大环境下,市场对高性价比产品的巨大需求使得山寨工厂林立,各色产品层出不穷;互联网络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产品信息的传播,而高速交通网络以及物流网络的发展则加速了产品本身的流通,并使得成本逐步下降;

第二,相关法律不健全。

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每天都在发生。很少有人受到严厉制裁。例如,当年中国奶制品市场发生三聚氰胺问题以后,以国际标准而论,问题企业应当全部破产,其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坐牢。但是,政府却在危机之后不久就让企业复活了。政府并不站在消费者这一边。这是中国消费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三,社会文化因素。

究其根本是诚信制度的缺失。在中国,所有企业都高喊着诚信,但有几家企业能真正做到?造价是普遍现象,一家企业造假,其它企业也跟风造假,在利益的面前,很少有能够坚持自己的企业原则。当造假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其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自身生活体验问题。

我们都知道,有需求基础才会有生产。消费者需要,厂商又能够提供,供求关系的存在。从理论上讲,价钱跟产品的质量挂钩,不同的消费群体会有不同的选择。很多人不太注重品牌质量或是否为正品,假货当然应运而生;

第五,造假成本太低。

在我国,造价成本低但回报很高。上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就已经开始实施了,其中规定对造假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20多年前,10万块可以说是巨款,但是物价涨了这么多年,造假者早已不把这些钱放在眼里了。

面对如此令人堪忧的国内市场,也难怪大家都喜欢去国外蜂拥抢购了......

现在国内的假货环境虽然恶劣,但我们相信,在未来,政府的法律法规会更加健全,中国企业或许会更多的转向自有品牌的建设、自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假货横行的现象或许会有所收敛,但若完全的绝迹,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觉得不错,请点赞↓↓↓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