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一波澳洲快销时尚热点话题!【又倒闭】只想关门走人,GAP连橱窗模特都要sale了!盘点那些被土澳“KO”的品牌

2018年01月02日 WeShining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悉尼

WeShining

最有逼格的公众号


文 | Rain                      

图片部分来源 | 网络 


还记得2017年8月,澳洲媒体发布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


gap要退出澳洲市场 

6个月内关闭所有门店


仔细算起来关门大吉的日子貌似不远了!



于是近日,GAP真的开始了超级大清仓的关店SALE,他们的FACEBOOK上的广告上还写着,设备和橱窗模特也SALE,可想而知这个折扣力度是真的很大! 什么都不要了,只想关店走人。



Gap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品牌,更因其亲民的价格和时尚的设计,使得它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早在1969年,设计简单时尚的潮牌Gap就已经在美国深得人心了!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个美国的小年轻都必须有一条Gap的牛仔裤和几件Gap的T恤!


2010年,Oroton集团和美国Gap集团签订了代理权,全面负责Gap在澳洲的所有业务。


最近几年,Gap的业绩一年比一年差,尤其是今年,直接比去年亏了350万澳币!于是oroton集团决定甩掉这个拖油瓶


电子商务的崛起对于实体零售商来说是沉重的打击,而且几乎所有经济数据都显示,澳洲国民经济的疲软已是事实,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人们不再有很大一部分的闲钱可以用于购物,因此近年来许多品牌纷纷倒闭。


今天我们就来细数那些被土澳“KO”的品牌!



01

Forever 21


10月份,forever 21(澳洲)持有者——阿联酋公司Sharaf宣布,他们放弃了抵抗。在业绩连连亏损的情况下,这家已经在全球拥有700多家分店的国际快销巨头,打算永远离开澳洲这片伤心的土地。


回想刚开张那几天,简直人满为患,悉尼人都是冒雨来F21排队的!每当F21打折的消息传出Pitt Street都会被挤爆,每个人十几件十几件地扫货!简直疯狂!但热度褪去后,消费者也纷纷开始抱怨:



H&M

02


今年,H&M也表示它在澳洲撑不下去了,决定离开这个养不起时尚的地方。H&M集团表示,尽管全年销售维持增长, 但是该公司四季度表现未达到预期。其中实体店客流量持续下滑,导致销售低迷。因此,四季度销售录取得10年来最大跌幅。

 

而Hennes&Mauritz AB(海恩斯莫里斯集团)第四季度的收入是584.54亿瑞典克朗,换算成澳币就是120.72亿澳币…同比下跌了4.3%,所以决定关闭在澳洲的一些门店来减少支出。


03

Topshop


今年年中的时候,国际上最知名最牛逼的高街品牌之一TOPSHOP,在澳洲宣布破产。这家英国公司一共在澳洲本土拥有760名员工,9家门店和17个入驻商场的专柜,他们甚至还开了澳版官网。然而在债务日益增多之下,Topshop澳洲分公司目前已进入自愿管理程序——也就是财产清算。


从那以后,TOPSHOP就开启了长期的疯狂折扣清仓活动。根据澳洲媒体报道,负责topshop在澳洲经销权的公司austradia,年销售额截至去年12月的六个月内亏损300万澳元。




而被土澳所嫌弃的品牌还不仅仅只限于服饰!在餐饮行业也有很多品牌如今奄奄一息!例如在国内非常普遍的星巴克和赛百味。


星巴克

04


多年来,星巴克作为咖啡巨头争夺中国版图。使得如今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都有了星巴克“照相馆”。然而在澳洲,星巴克却一直无法站稳脚跟,甚至不得不在一年内关掉61家店面。在目前仅留的少数几个店中,也是以小规模经营为主,有的甚至只剩两个高脚椅。


澳洲人对于咖啡的热爱恐怕在世界范围内榜上有名,但在澳洲的咖啡文化中,他们将这种视为一种生活状态,咖啡厅是一个聊天、沟通的休闲场所,快餐式的美式咖啡形态被淘汰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05

Subway


据澳洲新闻集团报道,赛百味向《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提供的数据显示,其全球门店从去年的44485家减少到今年的44014家,总计关闭419家。


而在澳洲过去的5年里,赛百味客户人流量下跌25%,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赛百味已不是消费者眼中的“实惠食物”。为了与麦当劳竞争,赛百味(澳洲)决定以$4.5的低价出售六英寸三明治,然而此举遭到特许经营者的反抗,因为“根本无利可图”。一位许经营者抱怨称,“现在根本挣不到钱,甚至欠了一屁股债”,目前已有400多家店主签署了请愿书。


所以,你可以看到土澳越来越多的赛百味基本都没啥生意,也是被逼上了绝路!




而土澳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这一众大品牌为何频频被淘汰呢?细细一想,也许真因为澳洲得天独厚的“土味”而造成!


•租金名列前茅,无利可图


澳洲的租金成本可以说是在全球名列前茅,导致“快消”品牌在澳洲开店成本昂贵,这对这些实体店的经营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负担。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流量,选址往往更倾向于市区的购物中心以及老牌购物街,但长期来说,没有足够的销售额来支撑,难以维持运营。


•消费者信心疲软


2013年开始,澳洲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13年开始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明显放缓,拖累了澳洲消费者在非必需消费品上的开销,因此,对整个零售行业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 产品更新速度慢


澳洲位于南半球,季节气候与其他国家相反,这就导致了一种结果——产品更新速度慢,款式老旧。澳洲注定享受不到和原版一样的待遇,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海外电商网站购买新款,而这也是消费者所一直在关心的问题。况且,开在澳洲的这些时尚服装品牌,大多都存在价格偏贵的问题。


所以,这些国际零售巨头依照惯例,把澳洲市场这块大蛋糕瓜分完毕后,这些“水土不服”的问题就出来了——消费者往往只是图个新鲜,开业火一番后,马上就归于平淡了。最终谁也没有逃出这个怪圈。


我们寻找最靠近生活的热点

为您提供更多样的观点


WeShining

您身边的热点线人



呐,别犹豫

快快关注我们Shining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