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澳大利亚男孩和家人在杭州旅游时被一名瘦弱的本地男孩问好.....

2016年04月09日 墨尔本生活资讯



在1980年,作为澳大利亚的共产党员,54岁的Ken Morley带着他的妻子与一儿一女,前往了当时作为社会主义天堂的中国。他希望自己能通过旅行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给他们更好的教育,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情。

 

他们能来中国旅行真的很幸运,因为中国在1年前刚对外开放。他们一家选择去了有名的杭州,准备在这儿待3天,想要感受一下西湖的美景。



(西湖旧照)

一天早上,他们离开居住的杭州大饭店时,Ken Morley 的儿子David morley被一个奇怪的男孩给吸引了,咦,这个人在说英文吗?好奇怪,这么口语这么奇怪呢?难道是方言?但真的好像英文啊!不行,我得去问问,于是让父亲Ken Morley带着他上前和小男孩打招呼。

 

可他们刚走近男孩,男孩便主动向他们问好,通过一番沟通后,他们知道了这个男孩今年14岁,是一个地道的杭州人,但由于对英文有极大的兴趣,几乎每天都会骑自行车到这个杭州最好的饭店来偶遇外国人。

 

(西湖旧照)

Ken Morley听了之后很惊讶,觉得这个男孩尽管貌不惊人,可却胸怀大志,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当时的中国才改革开放不久,多数人们都相对保守,对外国人有着一种警惕感,他这个男孩却不同!还敢上来搭话。

 

于是接下来的三天,中国男孩带他们去杭州有趣好玩的景点,作为交换,他们一家则教这个男孩说英文。几天下来,不但Ken同这个男孩成了往年交,他的儿子女儿更是在与男孩玩飞盘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David Morley,更是和男孩非常投缘。



三天后,Morley 一家不得不走了,男孩同他们依依不舍的道了别,David向这位中国男孩保证了,回到澳大利亚后,会一直和他保持联系的。

 

就这样,他们这段跨越大洋彼岸的友谊靠着一封封书信维持了下来

 



6年后,即将年满21岁的中国男孩,接受到了Ken一家的邀请,他们希望男孩能在年满21岁之前,来澳大利亚看看。感受一下,西方国家同中国的差别。

 

受到邀请的中国男生,在大学的7月假期前往了澳大利亚。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内,他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差距。本来,他原本以为,中国是最富强的国家,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澳大利亚是需要拯救的,去了澳洲才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

 

(澳大利亚80年代邮票封面)

回国后,见识了西方国家有多发达后的中国男孩,再也不能平静下来了,尽管读的是师范大学,在1988毕业后,在当老师的同时,他还是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翻译社。




1995年,在这个男孩第一次访问美国后,他接触到了一个新鲜的东西,Internet互联网,他被深深的给吸引了。于是在回到中国后。他离开了翻译社。创建了一个中国未来的商业帝国-----阿里巴巴。

 

Ken Morley 当时肯定不会想到,作为无产阶级出生的社会主义拥护者,当年他的一个段中国行,同一个中国男孩的对话,居然无意间,为这个中国资本家马云垫下了一块重要的基石---英语。

 
(马云美国敲钟)

在外国作家邓肯.克拉克的新书“阿里巴巴-马云修建的帝国”一书中,便深入的挖掘了马云当年自学英文的这段经历,向大众曝光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友谊。并暗示Morley一家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现在的马云。


 

马云也在台大的演讲中表示:

 


并坦言,学习英语对他影响深刻。



作者邓肯.克拉克还提到了David morley的近况:

当年我们两兄弟在西湖边相遇,如今大哥腰缠万贯,富甲一方。而兄弟我淡泊名利,只愿意在澳大利亚开一间瑜伽工作室。


 

 不过这个澳洲兄弟的运气也是没准了。中国那么大,偏偏去了杭州。中国人那么多,偏偏遇到了未来中国的首富。


大家以后见到小孩子来搭讪,千万不要拒绝,说不定人家以后就是首富了呢?


好了,不说多了。


小编要去找这澳洲哥们拍照了,说不定下个马云就是我了。


 

推广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