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做华人移民的滋味,你想来体会一下吗?

2017年02月25日 新西兰微财经


点上方“新西兰微财经”加关注

从2月10日开始,一场记录华夏人移民新西兰175周年历史的摄影展在奥克兰博物馆推出。这场展览目前已经吸引到了不少观众,近100幅罕见的老照片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华人移民的故事……


展览主管人是Phoebe Li,她是一位社会历史学家,之前她已在北京和香港面向中国观众办了这个展出。这次来到奥克兰,她亲自从10000多张记录华人在新西兰生活的老照片中选出了近100张。摄影师的镜头对准了在新西兰的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最早因为一次世界大战来到中央奥塔戈的中国矿工,到奥克利倒霉路路上中国面馆的变迁,还有在奥克兰南部西瓜种植的华人务农场景……


2016年展览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新西兰驻华大使John McKinnon前往参观。


“如果我20年前做这个项目的话,新西兰的普通观众们应该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如今,奥克兰已经变成了一座多元文化国际大都市,人们变得更为包容。”Li历经了西方媒体对华人报道时采用刻板描述的日子,她希望这次展览能够消除人们对华人常见的误解,比如认为华人就一定是坏司机、中国学生就一定是走私毒品的……


“那些都不是华人团体在这个国家的整体形象。人们有时候是无知的,会犯错的,但现在我认为是时候让那些有清醒认知的人,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了。”她表示,“要是没有华人移民,新西兰现在不会和中国有如此的关系。”


今天,就让我们在展览主管Phoebe Li的带领下,一起来追溯一下先人的足迹吧。



黄鹤廷——第一个新西兰华人

拍摄于1876年

1842年10月25日, 黄鹤廷跳船登岸, 成为新西兰的首位中国移 民。现今, 大约1600名新西兰人声称与黄鹤廷有血缘关系。 这位来自广东香山的二十岁的年轻人是尼尔森殖民地最初的居民之一, 他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 并建立起一个马车运输生意。为求买地, 黄鹤廷在1852年申请成为新西兰公民。当时, 他的 “敬业与受尊重程度” 为当地政治人物看重。他一直在摩图埃卡附近的农场生活, 直至大约100岁。


淘金工人与Alexander Don

拍摄于1902年


Alexander Don(最左)是一位传教士。他当时正在试图接近这些中国劳工,但他的传教却并不是十分成功。但至少他是个挺好的摄影师。他拍摄这张照片可能是因为需要给他的传教做年度报告用。

关于中国早期劳工的照片并不多,所以这张弥足珍贵。1980年代后期电影Illustrious Energy的导演Leon Narbey在拍摄时就将这些照片作为演员造型的主要参考资料。


*(Illustrious Energy讲述了两位中国淘金工人在新西兰奥塔戈的故事,他们历经了偏见与歧视、排挤与不公、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为求得生存想尽办法淘金。这部电影在上映时并未引起重视,2011年电影推出了增进版本,开始引起影评人的重视。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有关新西兰华人劳工的电影)



出人头地的华人女性

拍摄于1910年代

玛蒂尔德(阿红)・ 罗 ・ 强(音译)在1873年和她当店主的丈夫 约瑟夫到达但尼丁, 她也许是新西兰首位女性中国移民。作为一名翻译, 她活跃于但尼丁的教会组织, 帮助华工了解当地。玛蒂尔德成功养育了六个优秀儿女 —— 包括第一位华人大学毕业生、 一位牙医和一位音乐教师。 

奥克兰的菜园园丁

拍摄于1898

到了1900年代, 三分之一的华人已经由以淘金为业改为以种植为生。照片显示奥克兰市内新市场和西泉地区的肥沃土壤 变成了食物碗。许多前任矿工来自农家, 他们一直利用金矿场的临时住所附 近种植蔬菜。他们发觉很难在白人世界内找到工作, 因此自雇或者为家族合营的菜园种菜是少数的就业选择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华人接受新西兰政府订单种植蔬菜, 而新西兰则向南太平洋上驻扎的美军供应蔬菜。华人由此所成立的新西兰华侨农业会至今仍然存在。


澳新军团中的华人

拍摄于1917年代

即使曾不被礼遇, 新西兰华人如同其他人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奋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共有55名华人入伍新西兰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参军的华人共计39名。 华人参军受限制的原因如下: 1) 登记条件限制——1916年之前, 没有公民身份的人不能参军; 2) 大多数华人男子当时的年纪太大; 3) 剩下一些人的英语会话能力有限。照片中这位吉斯本的伊昂 ・ 金 ・ 乔豪在1917年参军, 有关文件记录这名步兵 “优异、 英勇、 尽职尽责”。 他的侄子乔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入伍。


华人经营的果蔬店

拍摄于1920年代


从照片来看,这是一家十分典型的家族生意:妻子、孩子们还有丈夫。虽然是个华人店主,但你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货架上并不全都是华人消费品。华人开的果蔬店是新西兰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小镇还是像奥克兰这样的大城市,新西兰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店为当地社区服务,并不仅仅只针对华人。


惠灵顿致公堂乐队

拍摄于大约1925年

1920年代, 惠灵顿聚集着最大的华人群体。 海宁街与邻近的佛 德里克街上集中着华人住宅、 商家、社团组织等, 被称作“唐人街”。随着惠灵顿华人社区的成长, 其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复杂, 即使妇 女仍然很少。社团组织, 例如致公堂, 得以快速发展, 成为一些华人彼此交往、获得资助、并展示中国文化的平台;他们也积极参与中国国内政治。照片中为当时的致公堂乐队集体照。


华联总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拍摄于1937年代

发生在祖国的抗日战争令刚刚成立的新西兰华联总会面临严峻挑战。这个全国性的组织与中国总领事一同说服新西兰政府给予华人家属战争难民身份。1939年, 493名华人妻子与儿女幸运抵达。随后高昂的人头税在1944年废止。


惠灵顿的中文课

拍摄于1951年

1950年代, 华人发现主流社会的新西兰人对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二战期间, 共同对日作战将新西兰与中国拉近。 获得了永久居留权后, 新团聚的华人家庭慢慢与很多新西兰家庭越来越相似。主流社会态度的改变在惠灵顿华人的这些肖像中表现出来。摄影师常以满怀的同情心完成拍摄。


赌马的绅士

拍摄于1959年代

这是摄影师抓拍到一个场景。摄影师也许仅仅是因为看到这两位衣着讲究的华人,他们在欧洲面孔中非常显眼而且有型。我们不知道照片中的两位绅士是谁,也希望通过展览能够找到知道知情人。


富有创新精神的瓜农

拍摄于1960年代


这一家人率先在新西兰种植无籽西瓜,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情况。他们是非常谦和、正直、坦诚的园丁。那时右下角的Fay现在已经是一位老太太了,现在她仍然会在花园里劳动。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都不容易,如果有什么是容易的,那它就什么都不是。”


惠灵顿的孩子们

拍摄于1967年

摄影师Ann Westra 来自荷兰,她刚下飞机在惠灵顿转悠,拍下了这张照片。你可以从照片中看出这些孩子们都留着差不多的发型。Ans也许只是对这些孩子有些好奇,而镜头中这些孩子大概也对这个拿着相机的高个子女人很好奇吧。在新西兰成长起的年轻一代更像本地人。本地优质教育以及学到的流利英语使他们开始享受充份的就业自由。


自家前院

拍摄于1977年

1970年代, 华人充分受益於二战後新西兰经济持续发展的良 好态势, 他们的经济状况稳定。这幅照片中, 一名壮年男子在打理他的花园, 这是一位志得意满、 在郊外安家的中产阶级的真实形象——如果你不看他的脸,会发现他与当时的其他新西兰人没有差别。


缝纫课

拍摄于1984年


摄影师Ans Westra当时接到教育部的任务,要拍一组照片记录新西兰的教育场景。这张照片充分展示了华人年轻一代融入新西兰社会的程度,一位教师正在教一位可爱的女学生怎么缝纫。中国学校并不会开设这样的课程,今天的中国大多数年轻一代都不知道怎么缝纫,但这确实当时新西兰非常典型的课堂景象。


但尼丁的中国园林

拍摄于2011年


徐肇开、黄炳耀与陈永豪等人的名字一直深 深缠绕但尼丁的过去与今天。以营建一座中国花 园并修复华人墓地的方式, 这座城市郑重承认华 人移民在其历史上的地位。 2008年开放的兰园是一座传统式的江南园林, 其精美的工艺正是为纪念那些自1860年代便在这座城市安家的早期中国移民。


参考:奥克兰博物馆资料 / Noted.co.nz


这一华人历史展览目前正在奥克兰博物馆展出,

开门时间:上午10点 -下午5点

欢迎华人朋友前去参观。





新西兰微财经

[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新西兰核心消息推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