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没有屏蔽烦恼只是屏蔽沟通

2018年02月09日 TIMEZONE


本文授权转载自:霍老爷

微信公众号id:ddz_233


信息化时代让我们和陌生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但跟爸妈的距离却渐行渐远,甚至发个朋友圈都会屏蔽掉爸妈。


腾讯新闻近日发布了《朋友圈年度亲情白皮书》,52%的子女表示父母看不到自己的朋友圈。



大部分的原因是父母不能理解自己,还会瞎操心。


曾经我的一个读者姑娘,她在朋友圈发了一个“爸爸不开心了”。结果她的真·爸爸在下面回复,没有没有,宝宝,今天爸爸很开心。看来令尊可能还不知道“爸爸”已经有新的含义了…


我们之所以要在朋友圈屏蔽父母,真有那么几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一曰:小题大做。

我有个朋友单身多年,她妈妈看微信运动,如果有人跟她步数相近,头像是男性头像,就怀疑她跟别人一起散步了,总要电话把她盘问一番,气得她直跺脚:妈妈,人家在美国我在北京,怎么可能一起逛街?再说,您闺女每天步数都不一样,一天换个男朋友也太频繁了吧。

 

于是一气之下,把她妈给彻底屏蔽了。


二曰:莫名其妙。

前不久,我写的那篇《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转发到朋友圈,我妈直接在下面回复,36属狗,今年本命年,要记得穿红内裤。


这都什么跟什么??

 

三曰:价值观不合。

有个读者有次在朋友圈发表了对同性恋的看法,表示支持同性恋。


结果他妈妈慎重地给他在朋友圈回复了一大段长文,大意是,别人是不是同性恋我管不着,但是你可是你们老陈家一根独苗,你妈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不是让你搞同性恋的。


 

四曰:好为人师。

年轻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生活,还有生活方式,但是很多父母却屡屡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态度,无论懂与不懂,都上来指点一番。

 

五曰:盛情难却。

很多人在朋友圈屏蔽父母,是因为父母对自己过度关注。很多父母无从了解子女的心思,只能从朋友圈的只言片语去推断揣测,如此则往往过度揣测。

 

六曰:画风不对。

比如说,有人在朋友圈发一条:葡萄美酒夜光杯,这时候马上他爸给他回了一句:养生穴位按几回,合辙押韵,他妈回的是 : 葡萄酒怎么不泡洋葱呢?

 

七曰:不懂网络用语。

一发“我单方面宣布和李泽言结婚”,被父母看到了,结果老两口电话就打过来跟炮筒子似的问,谁是李泽言,什么时候的事?这么大事你居然不告诉我们,你眼里还有没有我们了?



上面总结起来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长大成人,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态度。


二是父母的爱有时成为了一种负担。


在很多人看来,父母眼里的最好的自己,和朋友眼里最好的自己,以及自己眼中最好的自己,有着极大的差距。

 

自己眼中的独立、时尚、个性,可能在父母眼里就是叛逆,没有上进心,瞎胡闹,自己的兴趣根本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在朋友圈把父母屏蔽掉,或者只选择性展示一部分朋友圈给他们看。

 

腾讯新闻选择6对亲子做了一个名为《圈内人》的实验,来测试“亲子心理距离”。通过一些日常问题,如果答案是“是”,就向前一步,如果答案是“否”,就后退一步,结果绝大多数的亲子距离越来越远。

 

 

其实,父母在试图以他们的方式理解我们,只不过因为他们并不谙熟互联网的使用技巧和规则,才有这样那样的笑话。

 

父母远比我们想象的开明,我有一个做游戏直播的朋友,他从小到大一直被父母说玩游戏是不务正业,所以他做游戏直播一直瞒着父母。


他想,有一天父母知道自己做游戏直播,一定会跑到上海把他杀掉。

 

可有一次他的爸爸打电话给他,很兴奋滴说,儿子,我在手机上看到你了,你游戏玩得不错。没想到父亲提醒他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为了赚钱太拼。


后来回家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父亲的笔记本,记着游戏的术语和流行词。那一刻,他泪流满面,只能感觉到温暖和理解。



朋友圈,其实是两代人之间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修建高墙,而是修筑桥梁。

 


关于朋友圈是否屏蔽爸妈没有所谓对与错,但如果你迎难而上,把朋友圈变成了彼此交流的捷径,你的父母就不会成为被网络抛下的一代人,他们能够有更好的网络生活。

 




  投稿给小编 [email protected]

扫码下载“留学时区”APP

参与问吧互动赢福利吧!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霍老爷(id : ddz_233),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霍老爷在人际相处、个人管理及成长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文章被收藏数百万次,曾创作数十篇100000+阅读量文章,文章被其他公号转载累计超过上万次,点击下方卡片即可关注这位优质大咖。

收藏 已赞